陆益龙

更新时间:2023-04-17 16:20

陆益龙,安徽枞阳人。1966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

人物生平

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法学学士,200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博士,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研究兴趣

中国乡村社会研究、中国户籍制度研究、法律与社会研究、水与社会研究、定性研究方法、文化与民俗学研究。

出版图书

成果

代表性著作

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嵌入性适应模式——韩国华侨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

中国历代家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译著类20世纪中国的社会学本土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5)

代表性论文

超越直觉经验:农村社会学理论创新之路 天津社会科学 2010.3

制度创新、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 江海学刊 2010.3

关系网络对乡村纠纷过程的影响——基于CGSS的法社会学研究 学海 2010.3

发展与滞后的并存:中国农村建设60年——一种农村社会学的视角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1

乡村居民的阶级意识和阶层认同:结构抑或建构—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10.1

中国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六十年的变迁:回眸与展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

水权水市场制度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南京社会科学 2009.7

社会主义市场转型中的文化矛盾 北京大学学报 2009.3

建构论与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 学海 2009.2

“门当户对”的婚姻会更稳吗?——匹配结构与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 人口研究 2009.2

转型社会的农村各阶层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 学习与实践 2009.1

纠纷解决的法社会学研究:问题及范式 湖南社会科学 2009.1

户口一元化改革:问题与对策——对四省市试点改革经验的调查 江海学刊 2009.1

城乡体制改革:下一个改革目标——体制改革30年经验总结 甘肃社会科学 2008.5

转型社会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教学与研究 2008.6

“小皇帝”会提高婚姻稳定性吗——中国城市离婚风险的实证分析 学海 2008.3

流动的村庄:乡土社会的双二元格局与不确定性——皖东T村的社会形态中国农大学学报 2008.1

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 中国社会科学 2008.1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及影响因素——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分析人大学报 2008.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 北京大学学报 2007.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比较——凤阳县小岗村和赵庄的经验 江淮论坛 2007.4

新农村建设的制度需求与供给 天津社会科学 2007.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构性困境——安徽凤阳县的经验考察 江海学刊 2007.3

法律性的社会学建构——评尤伊克和西尔贝《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社会学研究 2006.6

嵌入性政治对村落经济绩效的影响——小岗村的个案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5

社会需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均衡点分析 江海学刊 2006.3

同化抑或认同的多元化?——韩国华侨的经验验证 湖南社会科学 2005.5

影响农民守法行为的因素分析——对两种范式的实证检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 江海学刊 2005.3

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 学海 2005.2

法律社会学:历史与范式的建构 江海学刊 2004-1

《进城做工人员的法律偶遇》,《郑州大学学报》2004-1《精神文明导刊》04.3转载。

《正义: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国户籍制度》,《湖南社会科学》04-1。

《户籍立法:权力的遏制与权利的保护》,《江苏社会科学》04-2。

《转型的初级群体与社会安全问题》(与郑杭生合作,第二作者),《安庆师范学院学报》04-2。

《转型社会的财产观念》,《财产》04-5

《初级社会群体的裂变与社会安全》,《走向更安全的社会: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生育兴趣:农民生育心态的再认识—皖东T村的社会人类学考察》,《人口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4转摘

《先富与共同富裕:对转型期贫富分化问题的反思》,《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人大复印《社会学》2001.93、《农民负担问题的再认识》,《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制度供给不足与农民的收入和负担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5转摘

5、《户籍隔离与二元化通婚圈的形成—基于一个城郊镇的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人大复印《社会学》2002.16、《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学海》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人口学与计划生育》2002.37、《理论社会学的意义和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社会学》2002.38、《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4转摘,人大复印《人口与计划生育》02-39、《政治腐败的社会“并发症”效应》,《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期

10、《社会学要走出经验主义的困境》,《光明日报》理论版2002年3月26日

11、《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2.7,人大复印《社会学》02-3,与郑杭生教授合作第二作者

12、《西方学者眼里的中国农民与乡村社会》,《浙江学刊》2002年第5期

13、《人口问题》,郑杭生教授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跨越学科边界,促进理论创新》,《光明日报》学术版02-7-915、《论农民对法制系统的支持程度》,《学海》02-5,人大复印《社会学》03-116、《粘附与剥离:基层户籍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人口研究》00-317、《历史中的户籍制度》,《21世纪》00-918、《生育分析的社会人类学框架》,《人口学刊》1999-619、《一条路线,两种理论:韦伯和舒兹社会学理论之比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7-120、《现代社会学教程》“社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 《法律社会学的前沿问题》,《学习时报》174期2003年。

22、《基于水资源管理的水利扶贫》,《中国水利》03-4,《社会学》03-11转

课题研究: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社会分层与流动,郑杭生教授主持“九五”社科重大课题,撰写两章(5万字)

2、永定河何以断流?-华北水资源保护政策的社会学考察,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1年资助项目

3、Premoting Sociology of Law in China,福特基金资助项目第1期、第2期,课题主要成员,调查设计、组织和实施者

4、北京特色: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2001年资助项目(已结题)

5、制度供给与乡村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安徽省教育厅2000年资助项目

6、城市农民工的生活史,林克雷教授主持的基地项目:“城市弱势群体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7、中国水行业发展项目,水利部中英合作项目,2001-2004年中方社会学专家

8、转型期户籍政策改革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2年资助项目(已结题)

9、定性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04

10、韩国的中国移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韩国高等教育财团2004-2005年高级研究项目。

11、全国综合性调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11项目(参与者)

12、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国家发改委2004年研究课题。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