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45
1976年8月,陆莉出生于长沙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小时候身体体弱厌食,陆莉的父母经过商议后把5岁的陆莉送入长沙市业余体校,接受体操训练。
凭借着身体条件和扎实的基本功,9岁的陆莉于1985年被周小林教练看中,陆莉借此成为湖南省体操学校提高班的首批学生。在训练中,陆莉每天清晨五点起床投入训练,每次练习都会连续持续七至八个小时。
1988年,陆莉进入湖南省体操队。1989年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开赛前,陆莉便已经能够在日常训练中可以作出3个D组相连的动作。
198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和1990年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陆莉在高低杠项目上先后获得冠军。199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陆莉在高低杠和女子团体项目中收获两项冠军,并在女子全能项目上收获第四名,同年12月,陆莉入选中国国家体操队。来到国家队后,陆莉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该病是传染病,因此陆莉并未被列入集训名单。后来陆莉时任的教练熊景斌被调去国家队,上级要求陆莉和熊景斌必须呆在一起,因此陆莉也得以在集训队中训练。
1992年巴黎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陆莉参加高低杠项目比赛,虽然在下法时没能站稳无缘奖牌,不过陆莉独创的高低杠动作组合引起了国际体操界的关注,国际体操联合会也将她的“三D相连”命名为“陆莉动作”。世锦赛结束后,陆莉被国家队安排为替补队员。
1992年进行的巴塞罗那奥运会,陆莉的队友李燕和张文宁在开赛前意外受伤,陆莉因此获得参加该届奥运会的资格。高低杠项目中,陆莉预赛位列第六名,8月1日进行的决赛上,陆莉整套动作发挥完美,当值6名裁判全部打出满分,陆莉最终以满分10分的成绩夺得该项目金牌。陆莉也成为湖南省首位获得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除了在高低杠项目上收获金牌外,陆莉还在平衡木项目上收获银牌,并跟随中国女子体操队获得女子团体第四名。同年,陆莉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3年全运会,陆莉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高低杠项目上收获冠军。
1994年,年仅18岁的陆莉因为伤病原因宣布退役。
2008年,陆莉成为美国女子国家体操队教练,带领队员参加了同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上,美国女子国家体操队取得2金5银1铜的成绩。
家庭
陆莉父亲名为陆光荣,母亲名为张月娥。陆莉的丈夫名为肯姆·加森霍温(美国体操运动员),二人育有一子。
2002年12月15日,陆莉接到了家里的电话,得知母亲病重的消息后,陆莉在第二天返回长沙回到母亲身边,不过她的母亲却在陆莉返回长沙后离开人世。
退役后生活
退役后的陆莉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习。1999年年底,毕业后的陆莉前往美国,转型成为教练。转型教练的前三年,陆莉在北加州的一家私人俱乐部中担任体操教练。2002年12月15日,陆莉因和老板在问题中发生分歧而离开俱乐部。随后陆莉在旧金山的一家体操俱乐部任职教练。
2003年美国体操世锦赛比赛期间,陆莉从旧金山驱车六个多小时来到阿纳海姆的中国体操队驻地,探望陈雄教练等老友,不过由于当时陆莉有教学任务,因此陆莉在见面后不久便赶回学校。
2004年年初,陆莉在美国成立个人俱乐部,名为AAC(all-around-champion,意思为全能冠军俱乐部)。在谈到名字的由来时,陆莉解释该名字由美国体操协会推荐,原因是自己带出的学生在美国国内的比赛经常获得全能和团体项目冠军。
2008年1月,陆莉现身湖南省体操队五十周年庆典,并在庆典中被授予“最佳贡献奖”,陆莉在得知获奖后表示:“很高兴在国外这么多年家乡人民还记得我,祝愿中国体操代表团在奥运会上能够获得更多的金牌。”
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她省劳动模范,省总工会给她记特等功一次,共青团湖南省委、省妇联分别授予她“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总工会授予她五一劳动奖章和优秀运动员称号。
2003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城市运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贺龙体育场开幕,作为湘籍奥运冠军之一的陆莉成为形象大使,参加点火炬仪式。
陆莉的成长过程非常曲折,因为国家队对这个病比较忌讳,所以她也没有被列入集训名单,当时她的处境确实比较尴尬。(陆莉教练中国女子体操队教练组组长熊景斌评)
安排给陆莉的训练任务,她都会加倍完成。(陆莉教练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燕呢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