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08:21
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余姚,中国画家,工艺美术家。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工业专门学校染织科机织专业,后留校教图案课。1918年留学日本,学习图案,次年入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1923年回国后从事工艺美术教育,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中央大学(49年改为南京大学)艺术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教授兼图案科主任,上海艺术大学教授,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科主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中国杂志》编委 。擅长图案设计和书籍装帧,后转入中国画,长于工笔花鸟画,作品造型生动、准确,色彩清丽、典雅,画风清新、冷逸。后期曾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1931年在中央大学艺术系讲授图案、美术理论和美术史,先后出版《图案ABC》《图案构成法》《中国陶瓷图案概观》《西洋美术概论》等书,许多著述均为中国美术界出版史上的首创。主编有《中国工艺美术史》,著有《表号图案》《图案教材》《艺术人体解剖学》《西洋美术概论》等,出版有《陈之佛画集》《陈之佛画选》等。
22岁考取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科官费生,有作品在日参展获奖。
28岁学成归国,创办上海图案馆,同时受聘上海东方艺专图案科主任,并为《东方杂志》等书刊担任装帧设计工作。
32岁南下广州任市立美专图案科主任,首开国内图案作品展之先河。
两年后返沪任上海美专图案系教授,35岁赴宁执教中央大学艺术系之图案、色彩学、艺术人体解剖学及美术史,开课著述,颇多建树。1935年有感于五代、两宋以来写实花鸟的盛衰之变,立志重振斯艺,专心从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抗战内迁,举办花鸟画个展于重庆,为世人瞩目。
一度出任国立艺专校长之职。胜利后随中央大学复回南京,代理艺术系主任,受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兼美术组专员。
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开设染织、装潢二科,教学著述,成绩斐然。
曾随团出访波兰、匈牙利,介绍中国美术,参加人民大会堂江苏厅的设计布置。
抗战爆发后,北平艺专、杭州艺专内迁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2年陈之佛出任校长,二年操劳而病倒不得不辞职返回中大。陈之佛在中央大学执教的岁月最长,原中央大学七个院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师范学院改为南京师范学院,其中艺术系改设南京艺术学院,并由陈之佛担任副院长。1956年他60岁时出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又应聘为江苏省丹顶鹤纪念邮票一套三枚。
并应文化部之邀,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1962年初,当编撰告一段落,回南京休假,终因操劳过度,突然脑溢血急救无效,于1月15日病逝,享年66岁。
观、写、摹、读四字诀,是陈之佛律己教人的金科玉律。陈之佛工笔花鸟创作,无论在构图上、线条上、设色上都有独到之处,别具一格,尤其他对色彩的运用,融合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色彩精华,艳而不俗、淡而有味,让人有百看不厌的舒畅感,被视为当代中国十大名家。1983年精选陈之佛、傅抱石、潘天寿、齐白石、吴昌硕等大师每人十幅杰作,远赴欧、美巡回展出,轰动一时。
陈之佛是近代中国艺坛与美术教育界,非常重要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生前对美术教育的奉献、身后对艺坛遗留的风范,都让我们大家敬佩。他不仅是中国图案画的拓荒者,也是提升、发展中国工艺美术松龄鹤寿》,已由苏州刺绣研究所将它绣成双面绣,布置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里。
地窖保险库保存,不仅种下南京博物院和陈之佛家属连绵不断的关联,也为全世界喜爱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人们保留下珍贵的艺术品。陈之佛的遗作一直没离开过南京博物院。
1961年,受文化部委托,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材》。
1962年1月15日,因脑溢血逝世于南京,享年66岁。
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文联副主席,
出版:《陈之佛画集》《陈之佛画选》《陈之佛工笔花鸟画集》《图案构成法》《西洋美术概论》《艺用人体解剖学》《中国历代陶瓷图案概说》《西洋绘画史话》等。
早年本“振兴实业”之愿致力工商图案的设计创作和教学,兼及工笔花鸟画的研习;中年后专攻工笔花鸟一路,于五代、宋、元写生花鸟之意境、气势、章法、造型、笔墨、设色极为用心,深得三昧;又专辟小圃家中,种花养草,饲雀喂兔,风情雨雪,日夕观察其间,生态神情莫不了然于胸,遂以“雪翁”为名,款署其得心之作。
初期作品多追求淡泊、宁静、雅洁、清幽的情调,孤芳自赏,寄托画家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则情调趋向欢娱明快,反映了作者心境上的变化,间有巨幅作品问世,而清新典雅是其全部创作的基本特征。
善于构图、设色,讲究形式美感,一般规律之外,每每在动静、冷暖、松紧上做足文章,不落俗套。
笔下的喜鹊、鸽、鹤之类,皆有独具一格的表现,成为典范。常以图案配色方法融入笔墨之中,采用不同底色的色纸表现主题,造型则勾染并施,或用水渍法作古干虬枝,益显作品的丰满大气。
亦能山水,偶尔为之。
陈之佛作画非常严谨,一生仅完成了500余幅工笔花鸟创作,以淡薄名利的心志终其一生,生前他常常和家人说,杰出艺术家的画作乃是国家的文化财产,捐献给政府方能久长妥存。直到两岸开放探亲,90高龄的陈之佛夫人亲自主持,与子女们共同筹划陈之佛未了的遗愿将90幅遗作正式捐赠给国家。
当局为鼓励捐赠,曾颁发奖金人民币南京博物院南博已将这笔基金,用于《陈之佛全集》的编纂工作。
江苏省接受,因为陈之佛一生的事业均在江苏省,正式将存放在南京博物院数十年之久的90幅遗作捐赠给国家,由江苏省文化厅,永存南京博物院典藏。南京博物院已将这批艺术佳作编印成非常精美的《陈之佛画集》。
中国工笔花鸟画大师陈之佛先生的故居——养真庐,地处繁华热闹、高楼林立的慈溪市中心,闹中取静,别有洞天。 养真庐主体建筑是一排七开间平屋,营造于清道光年间,青石铺檐阶,粉墙乌瓦,古朴而雅致。房子坐西朝东,房前庭院有数株粗壮高大的水杉,另有紫藤、爬山虎,倒挂低垂,情趣盎然。大堂一排纵横格镂花门,上悬红木横匾,“养真庐”3字是陈之佛门下高足邓白手书。厅堂内摆设红木桌椅、搁几,上列陶瓶素笺、文房四宝。正中挂有陈之佛画像,乃一广额长须黑框眼镜美髯公,两侧分挂其门人后学的书轴画卷。
养真庐厅堂左厢房辟有陈之佛生平和作品陈列室,右厢房为起居室。故居房舍之西为一小园,栽有芭蕉数茎,绿阴如盖,扶疏可爱,乍一望去,如绿衣佳人,长袖舒展,婆娑曼舞。一旁的围墙,满壁藤萝,或牵藤引蔓,或穿石脚,或翻墙垂檐。墙跟旁,翠竹遮映,水杉高耸,海棠、梅花等点缀其间。园地虽没奇花异草,却全是陈之佛笔下喜爱之物。
养真庐虽然不大,却闻名遐迩。文人墨客,来至慈溪,谈及雪翁,无不景仰。养真庐内藏有全国各地的名人高士拜访后留下的珍贵墨宝。这些珍品映衬着陈之佛先生的传世名作,使小小养真庐成为文化人观摩学习、切磋技艺的好去处。
2012年8月24日,陈之佛书画作品捐赠暨“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设立仪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陈之佛后人将珍存的《雪雁》《飞雪迎春》《梅花鹦鹉》《睡鹊》等13幅陈之佛遗作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并向国博基金会捐款100万元设立“陈之佛艺术史论研究奖金”,用于奖励我国优秀中青年艺术史和理论研究工作者。
陈之佛是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理论与实践先驱,20世纪最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之一。他的花鸟画继承了宋、元以来工笔画优秀传统,将西画方法与图案规律融会贯通,形成了既有民族传统又不落窠臼的独特风格。作为艺术教育家的陈之佛桃李满天下,为中国艺术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9月30日,刘海粟、陈之佛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召开。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同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龙同志,省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同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杨承志同志,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同志,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著名画家邵大箴同志,陈之佛学生代表、著名画家喻继高同志以及刘海粟先生的女儿刘蟾同志、陈之佛先生的女儿陈修范同志等出席会议。
会后,省长梁保华同志专程赶至江苏省美术馆,与其它领导及嘉宾一道参加“刘海粟、陈之佛绘画作品展”的剪彩,并观看了画展。
2006年3月16日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南京艺术学院前院长刘海粟先生诞辰110周年;9月14日是中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的先驱者、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家、南京艺术学院前副院长陈之佛先生诞辰110周年。值此之际举行并召开一系列纪念活动,对缅怀两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和卓越的艺术大师有着特殊而又深远的意义。
和平之春图:此作品篇幅宏大,石青石绿色的假山石颜色浓烈,与大红的重瓣碧桃花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呼应,在视觉上给人以很强的冲击与震撼,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视线。在以鲜艳的色彩吸引住观者的同时,画面上许多细微之处又是妙不可言,显露出作者的独特匠心:红彤彤的碧桃之间点缀着许多晶莹如雪的单瓣桃花,使红的更红,白的更润;朵朵盛开的月季中还夹杂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一派浓浓春意跃然纸上,使观者在欣赏这幅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愉悦与欢畅。工笔画的构图往往因为流于呆板而出现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陈之佛的这幅作品在构图上却从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画中景物虽然繁杂,但主次分明、动静相应、虚实相生,从而形成一种繁而不乱、平中显奇的独特韵味。
作为近代著名的工笔画画家,陈之佛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工艺图案家,所以,他对于作品的色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实践。在他的作品中有的颜色相当浓艳,却把握得当,像这幅作品中对山石与桃花的处理,能够做到艳而不俗,重而不滞,给人的感觉依旧是明净柔和、格调高古,有着富丽堂皇之美,没有丝毫的“火气”与“匠气”。有些地方的颜色又很淡,但是淡而不薄,比如那几只浅颜色的鸽子,依旧是滋味隽永,空灵蕴籍。
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与传统绘画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果要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应该属于“新工笔画”的范畴。他精心研究临摹过黄荃、徐熙、崔白等人的大量作品,熟悉各派的技法特点,对于传统绘画有着扎实的功力,又不一味地继承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与发展。加之他早年曾留学日本,谙熟西方绘画中解剖、透视、色彩等知识,就使他的作品呈现着兼融中西的独特风貌。
2023年5月,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颁布1911年后已故书画等8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的通知》,其代表作不准出境。
陈之佛先生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多珍贵的艺术品,供我们欣赏与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