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坤

更新时间:2023-11-30 00:31

陈卓坤(1908—2002),又名李福如、呈陆,别号陈广,广东兴宁人。曾任汕头市文教局局长及汕头市文联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办公室主任。

个人简介

1928年就读于西湖国立艺术院(1929年更名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中、西绘画及图案。

1929年与同学陈铁耕等组织西湖一八艺社。

1930年5月与部分思想激进的同学另立一八艺社。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曾主办团中央《少年直理报》,江苏省团委机关报《先锋》。

1931年参加鲁迅创办的木刻讲习班,为13名成员之一,参与创办上海“一八艺社”。参与主持美联及春地美术研究所、野风画会的工作,同时长期深入工厂开展基层工作。

1930年至1933年参与主持中国美术家联盟工作。期间,发表有《评庞熏画展》、《美术大众化与大众美术》等长篇论文,创作第一幅鲁迅木刻像。1933年被捕。

1937年于南京出狱奔赴延安,入陕北青训班学习,后因病返回家乡,参加东江纵队,长期在革命部队工作。

1949年后历任汕头市文教局局长及汕头市文联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办公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五十年代始致力于中国画创作,擅花鸟画。

人物生平

陈卓坤,又名陈焯文堃、陈广,别名李福如、伯昂,兴宁市和山两口塘村人。他家境贫寒,7岁入私塾,能熟背千家诗。10岁学写字、习画,得到艺术熏陶。13岁就读县城义正小学,擅长图画,能为父亲画像,今存。15岁就读兴民中学。后考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勤学素描、速写,技法大进。林风眠院长盛赞陈卓坤将会不得了加上了不得的。在校期间,1929年1月,他与陈铁耕、顾洪干、李可染等发起组织西湖一八艺社,在杭州、宁波举办作品展,得到蔡元培先生的大力支持。每次,他都有多幅作品参展。

1930年,他加入共青团,受左翼文艺思想影响,与陈铁耕、顾洪干等发起改组西湖一八艺社,另立一八艺社。是年5月22日,陈卓坤到上海北川路鲁迅家,请鲁迅先生写《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是年秋,他由于参加了左翼美术活动,被学校开除。随后,他与顾洪干等奔赴上海参加左联,发起组织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吸收江丰、黄山定等人参加,并与夏衍等人筹备成立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积极参加新兴木刻运动,加入我国第一个木刻团体——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木刻部。是年8月17日至22日,他与陈铁耕、黄山定、郑启凡、钟步青(以上均是兴宁人)等13人参加鲁迅举办的木刻讲习班。在木刻班课堂上,陈卓坤刻出了中国第一幅鲁迅木刻像。结业时,木刻班全体学员与鲁迅一起合影留念(照片见《鲁迅全集》第4卷)。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和木刻部毁于战火。陈卓坤与江丰、艾青等人发起组织春地美术研究所。7月,江丰、艾青被捕,卓坤因去公园开会脱险。后来他与倪焕之、顾洪干成立野风画会,听鲁迅先生演讲。1932年底,野风画会被破坏后,陈卓坤离开了木刻界,转入党的地下工作,任上海沪东区委书记,自画自印马克思像,秘密发行。1933年秋,在沪东被捕。1937年出狱后,投奔解放区。解放战争时期,他随军转战南北,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1949年4月,上海解放,老友江丰等人特邀他参加上海美协成立大会。尔后,他随军南下,历任东江军分区后勤处副政委、紫金县武装部长等职。

1954年转业到地方,任金山中学副校长,后到汕头市文化局工作,重拾画笔,第一幅作品《荷鸭》在《文汇报》刊登。此后,作画不辍。1959年,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与西湖一八艺社的老同学胡一川院长共事。在文化大革命中,陈卓坤受到冲击。粉碎四人帮后,他一直热衷于美术教育事业,并多年从事国画创作。广东美术馆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并出版了当代艺术家丛书《陈卓坤bull;苍凉的天真》。他的中国画以花鸟为主,兼及人物、山水,受海派任伯年、赵之谦、吴昌硕以及齐白石、潘天寿等影响较深,但能自创新意。他的画,行笔劲挺,真率纵逸,豪迈狂放,有明显的运动感和跳跃感,充满着勃勃生机,具有急似风,烈如火,重是铁,响如雷的刚劲本色。

社会荣誉

其影视作品,曾获得欧洲商业摄影之父、中国汉皇国际文化传媒中心主席邹凌先生的高度评价

代表作品

陈卓坤的代表作品有:鱼游春水,金鱼图,荷花,丝瓜,竹雀图,鸭戏,映日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