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6 12:01
陈唯一,名士昶,字唯一、未一,号东空、拙然、乐涛、磨道人,1925年5月生于兰州,2008年2月13日晚9时25分因病在兰州辞世。
陈唯一的祖父和父亲均热爱传统书画艺术,母亲工于民间刺绣,耳濡目染,陈唯一自幼便喜爱传书画及民间艺术,14岁开始治印,19岁学习刻葫芦。曾参加过抗日后援会艺术培训班,学习木刻、美术字、图案设计和剪纸等,后又自学金石篆刻,在兰州马坊门开设“琢磨斋治印社”,以刻印章、雕刻葫芦为营生。新中国成立后,就读于西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西安美院),后供职于景德镇陶瓷研究所设计室、甘肃省工艺美术厂、兰州搪瓷厂、甘肃省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单位。
因其在雕刻葫芦艺术方面的深厚造诣和卓越贡献,1991年陈唯一被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1999年被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家。
他虽历经磨难,生计坎坷,但毕生勤于好学,多才多艺,对书法、绘画和雕刻葫芦颇有研究。他继承和发展了兰州雕刻葫芦的传统技法,守巴书法、绘画和雕刻巧妙地融为一体,能在一个小小的葫芦上,刻划出画面复杂、字数众多、透视难度大的场面。如他刻画的诸葛亮“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字数分别有633字和628字,并配画了三国故事图案;还有“王羲之兰亭集序”和“兰亭图”; “陶渊明桃花源记”和“桃园问津图”;“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和“五柳庄山影图”; “陶渊明归去来辞”和“归去来辞图”;“苏轼前赤壁赋”和“东坡观赤壁图”,及“后赤壁赋”和“赤壁山水图”;“王勃滕王阁序”和“滕王阁图”;“范仲淹岳阳楼记”和“岳阳楼山水画”等,都以娴熟的书画,苍劲的刀法,给人以美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他的雕刻艺术别开生面,独具匠心,图文并茂,出类拔萃。刻山水不用稿本,很多配画都是自创、自补、自配诗稿,表达形式活泼自由,才高意广。如他的“唐诗配画”、“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百子图”、“聊斋故事”、“山海经故事”、“红楼梦”、“西厢记”、“白蛇传”、“列国故事”、“太真外传”、“刀马人物三国志”、“水浒”、“薛仁贵征东”、“封神榜”和少儿教育故事“孟母断机”、“孟母三迁”、“封角读书”、“陈宫牧猪”、“岳飞沙盘练字”、“枪挑小梁王”、“木兰从军”、“梁红玉”、“凿壁借光”、“映雪读书”、“程门履雪”和“映月读书”等,均是传世之作。他爱动物,刻画动物是他的拿手好戏,尤其是刻画老虎,堪称一绝。他的“十二属相”、“八骏马”作品中的各类动物,形神兼备,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他的作品时代气息浓郁,除创作了大量的古典作品外,还创作了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如他和王德山合刻的“小二黑结婚”、“千山万水”、“地道战”,及他独立创作的“白毛女”、“抗美援朝漫画”等。他的雕刻葫芦作品精于书法,擅长人物,既有描写,又有雕刻,构图严谨,形象凝重,线条洗练,刻画细腻。1957年他与著名雕刻葫芦艺术家王德山合刻的“红军长征万里图”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1992年参加在京举办的“中日传统工艺品联合展”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
1980年代初他对雕刻葫芦传统工具进行大胆的革新,新创制三面刀,使用这种新型刀具使葫芦上的雕刻文字具有了立体感,使传统的兰州雕刻葫芦艺术有了新的突破。
1990年代初他研制开发了雕刻葫芦套色新工艺,改变了传统雕刻画面色彩单一的局面,使雕刻葫芦作品色彩分明,层次感和艺术感染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丰富了传统工艺手法。此外,他的许多作品还被日,新,港,奥,台等国家和地区的人士收藏。
他将高超的雕刻葫芦传统技艺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他的两个女儿陈红、陈兵现为甘肃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其孙辈陈尚,陈强,陈蕊,陈小鱼等业已崭露头角,目前共有三代15人从事雕刻葫芦的创作和经营,而陈唯一和其女陈红、陈兵被社会誉为“三陈”,他们的雕刻葫芦已走出国门,行销海外,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