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

更新时间:2022-08-27 11:23

陈嘉庚纪念馆(原名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位于厦门市集美区嘉庚公园北门东侧,2003年10月奠基,2008年10月建成开馆。占地面积104484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5平方米。建筑主体秉承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风格,与集美鳌园、嘉庚公园和谐统一,交相辉映,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旅游纪念胜地。纪念馆是陈嘉庚文物资料的主要收藏机构,是研究、宣传陈嘉庚爱国爱乡事迹和嘉庚精神的中心。

概况

陈嘉庚生平事迹陈列馆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由故居、陈嘉庚生平事业陈列馆、集美学校校史展览馆、陈敬贤生平事迹陈列馆、集美学校校史展览馆、陈敬贤生平事迹陈列馆、归来堂、归来园、集美鳌园、嘉庚公园组成。

地理位置

故居展示先生简朴的生活风貌。生平事业陈列馆展示先生光辉的一生。校史展览馆展示先生教育报国的业绩。归来堂是根据周恩来指示,为实施先生遗愿而建。归来园中有先生铜像,建于1983年。嘉庚公园内有解放纪念碑、先生陵墓和尊师重教荣誉碑(燃烧蜡烛造型)。纪念胜地内有众多精美的青石浮雕,展示历史,呈现百业,堪称石雕博物馆。

全馆利用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突出介绍了陈嘉庚“经商南洋,情深乡国”、“倾资兴学、百折不挠”、“赤诚爱国、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充分展示了陈嘉庚先生作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高贵品质。

介人物生平

陈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著名爱国华侨领袖、教育事业家。

清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二日(1874年 10月 21日),陈嘉庚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9岁人读南轩私塾,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不久,其父破产,陈嘉庚独立经营后首先偿还父亲的全部债务,获得良好信誉。此后事业顺利。在新加坡,陈嘉庚最早引进橡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首先加工橡胶制品并投人大规模工业生产。同时兼营菠萝罐头厂。又把业务拓展到泰国、马来亚及厦门等地。鼎盛时期开办30多家工厂,100多间商店,垦植橡胶和菠萝园 15000多英亩,雇佣职工32000多人。民国 14年(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

兴学报国

陈嘉庚致富后首先想到的是兴学报国。他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就捐献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民国3年3月创办集美高初两等小学校,此后又相继创办女子小学、师范、中学、幼稚园、水产、商科、农林、国学专科、幼稚师范等,并逐步发展,在校内建起电灯厂、医院、科学馆、图书馆、大型体育场。在昔日偏僻的渔村里建设起举世闻名的集美学村。民国8年,他开始筹办厦门大学,认捐开办费100万元,常年费分12年付款共300万元,而当时他所积存的资产也仅400万元。民国10年4月6日,厦门大学在五老峰下正式开学,设师范部(文、理两科)和商学部。到民国25年,厦大已发展到文、理、法商3个学院9个系,成为当时国内科系最多的5所大学之一。民国26年陈嘉庚因企业破产,无法负担厦大经费,才请国民政府收为国立大学。在承担集美、厦大两校庞大开支的同时,陈嘉庚还于民国10年联络新加坡华侨,组织同安教育会,支持同安县创办40多所小学。民国13年,陈嘉庚把同安教育会改为集美学校教育推广部,至民国24年,先后补助本省20个县市的73所中小学,补助总额达193227银元,全部由陈嘉庚承担。在侨居地,陈嘉庚竭力倡办华文学校,曾任新加坡道南学校总理。民国4年在新加坡捐资创办崇福女校,民国8年又捐资3万元创建南洋华侨中学,后来又捐40多万元作为该校基金。民国36年3月,创办南洋女子中学。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