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7 11:43
陈埭丁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初,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毁于兵燹,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和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修。
陈埭丁氏宗祠始建于明初。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毁于倭乱。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建,并加以扩大。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修。
1985年,宗祠辟为陈埭回族史博物馆,展示陈埭回族形成、发展的历程,以及丁仪、丁炜、丁拱辰等“六试七联捷,四闱十登科”诸辈出的历史名人。
陈埭丁氏宗祠始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回廊围合成院,布局形式上采用前前厅,后后殿,中间偏后置设主体殿堂,东西廊庑回围。砖、石、木构造,占地面积1359平方米,建筑面积653平方米。宗祠中轴线自南至北为泮池、门埕、前厅、前庭院、中堂(主殿)、后庭院、后殿,逐次增高,蕴含着宗族“蒸蒸日上、步步高升”之意。泮池和门埕绕以围墙,与前厅主体墙壁连接,门埕以石板平铺,两边各开设一门。
廊院式建筑,使宗祠整体布局构成汉字“回”字形,尤其是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转角顿笔象形;宗祠悬挂的三方匾额分别蕴藏“瞻”“思”“丁”三字,提醒丁氏后裔勿忘得姓先祖,是丁氏回族把强烈的民族意识融人宗祠建筑形式中的最好体现,彰显出别具格的民族特色。
前厅面阔五间,硬山顶三川脊。中间塌寿为三开间四柱门廓,中间设正门,即主人口大门,左右两开间各设一门,正门楣上方高悬“丁氏宗祠”匾额。左右廊心墙上对应各嵌砌两幅青石石雕以及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裔孙廷兰敬题”的诗两首。
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面阔三间,人口处内凹为门廊,两侧保留为廊心墙。大厅共有四部梁架,与山墙相接的采用穿斗式,明间部分的梁架则采用抬梁减柱法式。大厅设神龛供丁氏列祖列宗神主,上方悬挂“百代瞻依”匾额,为祭祀、礼仪场所。中堂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阿拉伯文组字装饰,特别是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传说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子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
后殿面阔三间,殿内悬挂“绥我思成”匾额,是整个建筑群的收尾,与中堂构成“前朝后寝”。值得一提的是,后殿东北稍间削角砌筑。回廊在东西两侧,与前厅和后殿连为一体。
丁氏族人承袭汉人文化教育,重视科举,人才辈出,宗祠里有记述历代科第功名、褒奖先进、彰扬祖先功绩的匾额18方,描绘宗祠风水、历史渊源和人物事件的石刻、漆书楹联近30对。“人文蔚起, 代有簪缨”,是陈埭丁氏宗族历史上的一大亮点。据统计,明清两代丁氏族人登进士12人、举人21人,贡生26人、秀才105人。其中以授“名达九重”匾额褒奖的爱国军火科学家丁拱辰功绩最大。1984 年,丁氏宗祠辟为“陈埭回族史馆”,作为晋江市博物馆分馆,展出珍贵文物100余件、图片近200幅。
陈埭丁氏宗祠是福建省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回族祠堂。整座建筑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既承袭了汉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又显现伊斯兰文化特征,是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和阿拉伯人籍华的实物见证。
1991年3月,陈埭丁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陈埭丁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埭丁氏宗祠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
乘坐晋江市公共交通晋江37路、晋江4路至陈埭卫生院站下车,步行710米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