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1 16:34
1948年12月至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等部的协同配合下,在豫皖苏三省交界的重要节点陈官庄乡,采取包围压缩、围而不攻、诱降瓦解、分进兜击等战法,对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发动了一次村落攻坚战。此役,全歼国民党军第2、第13兵团共26万余人,活捉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标志着淮海战役的胜利结束,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海战役期间,蒋介石面对战局失利,黄维兵团又处于被围歼的困境,为挽救败局,计划再从武汉抽调5个军,但除蒋系第20第28军外,白崇禧拒调其他3个军。蒋介石一筹莫展,于11月28日电召杜聿明到南京商讨对策,采纳了杜的建议,决定撤离徐州,避开徐州以南华野防御正面,从徐州西南经萧县、永城南下,先解黄维兵团之围,然后会合黄维兵团一起南撤。刘峙率“剿总”少数人员飞赴蚌埠,指挥李、刘兵团北进接应杜聿明集团和配合黄维兵团突围。
中央军委、毛泽东在蒋介石决定放弃徐州的同一天,即11月28日已判断杜聿明有放弃徐州,向武汉或两淮方向逃窜的可能,指示总前委预作准备。总前委令华野以一部参加围歼黄维兵团和监视蚌埠李、刘兵团,主力转为准备对付徐州撤逃之敌,华野首长立即采取措施,加强对徐州之敌的监视,并于11月30日发布《全当面之敌,争取淮海战役全胜》的政治动员令,要求各部队做好连续作战的思想、组织准备,以我们的战斗胜利,争取全国胜利提早到来。
11月30日,杜聿明令孙元良、李两兵团在前,邱清泉兵团后,加上国民党党政人员和裹胁的部分学生,约30万人,由徐州沿徐(州)永(城)公路向西南方向撤退。华野首长发现敌弃城西撒,即令第1、2、34、8、9、10、11、12和鲁中南、两广等11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3旅,采用多路多梯队平行追击,和尾追及多次超越拦击相结合的战法,实施猛追猛打,堵截抓住杜聿明集团。渤海纵队于12月1日进占徐州。各部队在“路标就是路线,枪声就是目标,追得上就是胜利”、“不让敌人逃向江南,彻底干净消灭它”等口号鼓舞下,不顾敌机轰炸,不怕劳累艰难,多路齐头并进,勇猛追击。蒋介石恐杜聿明一意向西南逃跑避战,坐视黄维兵团被消灭,当杜率部退到永城东北的孟集、李石林、袁圩一线时,12月3日又手令杜聿明改变方向,向潍溪口方向攻击,接应黄维兵团。杜聿明即采用三面掩护一面突击的战法,向南攻击,企图与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兵团协力解救黄维,但遭到华野各部堵击。经过3天的勇猛追击,华野共歼敌两万人,俘敌1.4万余人,于12月4日拂晓,将集团包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5日,杜明召集邱、李、孙研究突围办法,未向蒋介石报告即自行决定当日黄昏各兵团同时各自向河以南突围随后,杜聿明怕突围失败,担负责任,又取消了自行突围的决定。但孙元良已抢先于当晚向西南突围,其主力即被华野第8纵队和冀鲁豫军区、豫皖苏军区地方武装分别歼灭于永城附近之黄瓦房、张老窝和毫县地区,残部缩回包围圈内,孙元良率少数随从人员逃脱。蒋介石一再督令杜聿明向南攻击前进,以解黄维兵团之围。12月7日至10日,杜集团数次以其主力在坦克重炮掩护下,向东南方向突围,均未得逞,伤亡不断增加,阵地逐渐缩小,遂即调整部署,固守待援。
歼灭黄维兵团后,被围困在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已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此时华北战场我军已发起平津战役。中央军委决定对杜聿明集团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使蒋介石难下从平津撤军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抑留全歼傅作义集团于华北战场,12月16日中央军委指示总前委和华野“我包围杜聿明各部,可以10天时间休息,整并集中华野全力,然后发起攻击”,“向杜、邱、李连续不断地进行政治攻势”。华野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决定担任围困杜聿明集团的各纵队于16日转入战场休整。以后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延长休整时间到1949年1月初。休整期间,各部队进行了以下各项工作:
第一、恢复和整顿战斗组织,提拔补充干部,并从地方动员一批干部参军,充实基层。将18个地方团升级编入野战军,动员翻身农民参军和补充大批新解放战士,充实兵员。通过诉苦和团结互助教育,从思想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部队。
第二、深入进行1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形势教育,学习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使指战员提高认识,树立决战到底的信心与决心。广泛开展立功创模运动,通过火线入党、火线评功等各种形式激励部队斗志。
第三、开展群众性的对敌政治攻势,广播毛泽东为前线司令部写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通过广播喊话、发射传单、释、送饭等多种形式瓦解敌军。被围之敌处于连日大雪,空投中断,饥寒交迫的困境。在我军强大的政治攻势下,大批士兵和下级军官、整连整营携枪来降。从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20天中,向我军投诚者达14万余人。
第四、开展军事民主,召开“诸葛亮会”,发动群众献计献策,摆沙盘论战法,讨论作战方案和对付敌坦克、地堡及毒气等方法。针对敌人防御特点,进行敌前练兵。同时,展开规模巨大的近迫作业,为总攻作充分准备。
第五、各级支前组织和军队后勤部门,向前线运送大批粮食、副食品、弹药和药品。并在以阵地为家过好新年的号召下,改善伙食,搞好战壕生活。
杜聿明集团内无粮弹,外无援兵。12月20日起雨雪连绵,天寒地冻空投困难。偶尔空投一些食品,官兵争抢,甚至相互残杀。不少官兵宰杀骤马充饥。大批伤病员冻死、饿死无人过问。官兵惊慌不安,悲观绝望。许多高级将领包括杜聿明在内,一筹莫展,终日情绪消沉、沮丧,但仍执迷不悟,拒绝投降,企图在获得大量空投物资后,以空军轰炸、施放毒气作掩护,率部突围。
华野各纵队经过20天休整,充实兵员,补足粮弹,总结经验,鼓足士气,做好了总攻准备。此时,平津前线已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惊弓之鸟”变成“笼中之鸟”。1949年1月初,经中央军委批准,华野决定以10个纵队和军区部队组成东、北南3个突击集团,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击。东集团由第3、4、10、渤海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第1、3旅组成,由宋时轮、刘培善指挥,向敌东部阵地攻击;北集团由第19、12纵队组成,由谭政林、王建安指挥,由北向西南攻,南集团由第2、8、11纵队组成,由韦国清、吉洛指挥,南向东北攻击。另以第67、13、鲁中南、两广等纵队,第35军,豫皖苏独立旅(指挥骑兵团),及冀鲁豫3分区部队,为外围拦截部队,拦截可能突破之敌。
中野部队按照中央军委指示,集结在宿县、蒙城、涡阳地区休整,进行战斗总结,抓紧补充兵员,溶化俘虏,调整战斗组织,并担任战役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加入对杜聿明集团作战或阻击蚌埠北援之敌1949年1月6日下午3时30分,华野按照预定部署,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突击部队像一把把锋利刀,从各个方向勇猛插入敌纵深。当日晚,即攻克敌人13个村落据点,1万余人7日又攻克李弥兵团司令部驻地青龙集等20多处据点,灭李兵团主力,以及邱清泉兵团的第72军大部,李弥率残部逃向邱清泉兵团防地。我军强大攻势,迫使杜聿明收缩兵力调整部署,妄图伺机突围。8日,华野总结前两天作战经验,调整部署。9日,在更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再次发起攻击。杜聿明集团残部在飞机掩护下,施放毒气,拼命反扑,企图夺路西窜。华野东集团攻击部队,以猛打猛冲的动作,在北集团配合下,迅速攻入敌指挥中心陈官庄阵地。残敌失去指挥,陷入混乱状态,纷纷向我军投降,敌6辆坦克突出重围向西逃窜,被我骑兵团追获。10日下午,肃清残敌,战斗结束。杜聿明被生俘,邱清泉被击毙,李弥潜逃,淮海战场上兵力最多,包括蒋介石“王牌”第5军在内的最后一个重兵集团,全部就歼。
战役第3阶段,华野经过20多天的战场休整后发起总攻,仅经4夜激战,就全部、干净、彻底地歼灭了包围圈里的敌军。这一段共歼敌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2个兵团部(不含孙元良兵团)、8个军部、22师、1个骑兵旅,共计17.6万余人。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