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2 16:29
陈庆宣(1916年4月4日—2005年10月2日),出生于湖北黄陂,地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16年4月4日,陈庆宣出生于湖北黄陂。1922年,上小学。
1936年,进入武昌私立大学读书。
1937年,考入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两个月后由于“七七”事变爆发,平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被迫南迁,在湖南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当年11月1日正式开学,陈庆宣便转到长沙临时大学。
1938年1月,长沙临时大学被迫制定迁往昆明的方案,师生分三路赴滇,陈庆宣被安排在第三路,名为“湘黔滇旅行团”。在西南联合大学读完化学系一年级后,转到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
1941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毕业,到经济部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测勘处工作。
1945年,调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担任李四光的助手。
1949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构造室副主任。
1956年,奉命组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1962年,响应李四光的号召,离开兰州,来到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工作。
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后,受李四光部长委托,赴抗震救灾第一线调查,监测地应力变化趋势,编写了《邢台地震地质调查报告》。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陈庆宣作为北京地震地质会战的顾问,组织指挥了3年的北京地震地质会战。
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被聘为地质矿产部高级顾问。
1986年,提出开展“地域地壳稳定性和地质灾害”的国际性研究项目,担任该项目的国际工作组主席。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5年10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陈庆宣首次在实验构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条件和过程以及长期应力作用下岩石非弹性变形。研究了东西向构造带形成的力学机制及其发生的优先纬度。发现铜官山外围铁帽,扩大了铜官山铜矿储量为包钢找到优质耐火粘土首次发现西康系中含三叠纪菊石化石的海相复理石沉积,确定了地层时代发现酒泉盆地早第三纪火烧沟组与白杨河组间不整合,重新厘定了第三系地层,为该区石油远景评价打下基础首次发现祁连山震旦系和海相三叠系,为该区区测找矿作出贡献。
陈庆宣主要著作有《青海东部黄河上游地质》《东西构造带形成机制和有关问题的探讨》等。
1996年,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陈庆宣与美国专家一起主持“地质力学在重大工程场区地壳稳定性评价、构造控矿和矿产预测研究中的应用”报告会。
1991年,陈庆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陈庆宣长期担任《地质学报(英文版)》编辑、名誉主编;还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地质经济》和《地质力学学报》主编。
陈庆宣的父亲曾经是公派留日学生,回国后在武汉工作,因为对时政不满回乡从事教育工作。受其父影响,他家中的四兄弟日后都从事工程、科研或者教育工作。
陈庆宣为中国西南地区地震地质、重大工程选址,北京、深圳等城市地壳稳定性评价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陈庆宣为中国的地学基础理论和地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评)
陈庆宣是中国地震地质、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质灾害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