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9 04:08
陈庆年(1862-1929),江苏丹徒人,我国近代史学家、教育改革家和国家图书馆事业创建者。
陈庆年(1862—1929),字善余,自号石城乡人,晚年又号横山,祖籍皖南徽州,宋室南渡后远祖肇昌始迁镇江丹徒西石城村;父樊恒,清太学生,一生任塾师。
陈自幼随父读书,12岁就师于高公书院,好研究文学,经史百家无所不读。21岁补县学生,寓居金坛,常在书店看书,发现多年企求而未得者疾读牢记,返寓苦忆而录于纸。
清光绪十二年(1886),录取江阴南菁书院,为院长甬东大经师黄元同、清末著名学者王益吾所赏识。取得优贡生后,不复追求功名,以热中科举、猎取富贵为可耻;而悉心治学教书,终身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先后在江苏、湖南、湖北讲学近40年。清光绪二十三年至武昌,见两湖总督张之洞论学,张大喜,对左右说:我今天才真正实现延揽人才的心愿,遂聘至两湖书院讲史。陈撰史作多部,均属上乘,尤以《兵法史略》为最。张通夜研读,击节赞赏。时京师大学(即北京大学)初创,张冶秋尚书函聘北上主持,被婉言谢却。
清光绪三十年,端方任江苏巡抚,以桑梓之义劝其东归,而陈苦于久在异乡,遂返镇江。张挽留不成,怏怏若有所失,曾说“他人以湖湘子弟失名师为惜,吾以良史中断为可惜也”。次年,端方调任湘鄂,聘其为湖南省学务提督并筹建长沙图书馆,推辞未准,锐意经营,是我国最先以图书馆命名的藏书机构。
他后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规划校事,不遗余力;亲主财务,不私一文。学部大臣奏调入学部办事,辞以亲老不能远离。曾对人说:我一书生,百事还可勤奋对付,唯独不会做官,官场的逢迎屈节,我做不来。不久辞湘事东返,于焦山松寥阁为端方编《列国政要》。
清光绪三十三年,主江楚编译局和江南图书馆事,著《辽史讲义》、《陶隐居年谱》、《西石城乡土志》。时日本人在中国境内四处窥探,争购中国古书。适杭州丁氏欲售其藏书,陈闻讯捷足先得,使丁氏数十万卷免沦东瀛。端方主两江总督时,日商占我东沙岛,清政府与之力争。陈愤疾之余,遍阅海道各书,终得雍正间陈伦炯《海国闻见录》的沿海形势图,证明此岛雍正间已属中国区域,遂上书端方;端方据此陈述,日人始折服。辛亥革命后,其学生黄兴留守南京,挽其仍主江南图书馆兼南京图书局局长,以体衰亲老辞之。
民国8年(1919)得中风,赖举家悉心护理,次子健侯精心治疗,得以维持10年。病中犹学习撰述不辍。后因急性心肌梗塞,医治无效,于民国18年6月3日晨逝世,葬于丹徒白兔山枝赵家湖祖坟,唐文治撰《陈君善余墓志铭》,柳诒徵书墓志铭文。
其生平著书校籍共千余卷,尤以《西石城风俗志》、《润故述》、《丹徒农事述》等,对研究丹徒县历史、经济文化、风俗人情,都有一定参考价值。生前曾于镇江市磨刀巷住宅东首建“传经楼”,又名“横山草堂”,藏书数十万册,惜于“文化大革命”中遭劫殆尽。
陈庆年先生主要著作有《古香研经室笔记》《尔雅汉注辑述》《司马法校注》《两淮盐法志》《兵法史略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五代史略》《知亡录》《补三国志儒林传》《京口掌故丛编》《风俗史料》《明史详节》《辽史讲义》、《元代疆域图》《外交史料》《列国政要》《横山草堂集》《横山乡人类稿》等。
其有关家乡文献的整理贡献尤多,他曾从丁氏八千卷楼藏书中辑出大量的乡邦文献,先后对其中价值极高的十二种唐人诗集,宋人诗集,元人日记,明清文集等详加考证,撰写序跋,汇编成《横山乡人丛刊》二集二十四种,为之雕播。编刊陶弘景,苏颂,沈括,杨一清,吴棠等人的年谱;以及朱元正《江浙沿海图》欧阳季香《蒙古史》等数十种约数百万言。
所著集名《横山乡人类稿》。并筑有传经楼,藏书不下二十万册,多有善本,居江南藏书前列,惜多毁于文革,所剩无几。
1907年初(清光绪33年),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国主义者继取得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后,又进一步阴谋劫夺中国领土。日本驻北京公使日置益向清政府总理大臣衙门提出交涉,称东海里的东沙诸小岛旧属琉球国,日本将琉球归入本国版图,清政府未持异议,故而东沙诸岛亦应属于日本。日方还提出:日本商人西泽幸二早在几十年前就在东沙岛上雇土人打鱼晒盐,筑堤坝、蓄淡水,围垦土地,岛上早就飘扬着日本国旗,这些都是东沙诸岛属于日本的证据。对此,执掌朝政的醇亲王载沣等人感到很难办,日本人也太贪婪了!东沙诸岛离琉球很远,靠近中国江浙海域区,怎么会是琉球群岛的旧属小岛?
但他们胆小无能,于是上奏慈禧太后,请予定夺。昏庸的慈禧太后本身就缺乏海洋地理知识,又早被西洋人、东洋人吓破了胆,她拿不出个主意,只好下旨给两江总督端方,令他兼管东海沿海交涉事务,与日方周旋应付,“相机办理”,最好能保全海疆领土,实在不行就拖一拖再说。
不过一个月,日本代表矢野志三郎带领随员三人,自日本来到南京,住进日本领事馆,日日与两江总督衙门交涉,逼得很紧,限期解决这一问题。
端方身为封疆大吏,却无心管理政事,庸碌度日。日本谈判代表步步紧逼,咄咄逼人。端方急得团团转,终日长吁短叹。一日,他突然想到自己的好友陈庆年,心想陈庆年学识渊博,有真才实学,或许能想出对付日本谈判代表的办法。端方遂立即发电报给陈庆年。陈庆年接到端方的电报后顾不上休息就赶到南京总督衙门,以正式谈判代表身份参加谈判。日本人的颐指气使蛮不讲理激怒了陈庆年,他在激烈的谈判中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令矢野志三郎一时下不了台,取出英国人金波尔(来华传教士,同时又是个海洋地理学家,以传教士身份为掩护,搞过江浙海域的地理测量,为英帝国提供情报)出版过《东海图说》一书(共三卷),这就是证据,因为书中根本未标明东沙诸岛是中国的疆土,又何来主权之争?陈庆年沉着应付,表示当以证据回应之。
他赶到龙蟠里江南图书馆,带领助手们遍查了馆藏的史志和古代海洋著作,经过两天的努力终于找到一部清雍正五年(1727年)出版的《海国闻见录》。这部专著的作者为陈伦炯,浙江海盐人。对航海甚有兴趣,当过乡试秀才,在他编著的这部书的“沿海形势图”中清楚地标明了东沙诸岛为中国领土,早在宋代东沙群岛被称作云山岛,置于宋朝官员的有效管理之下,岛上建有码头、蓄淡水池,防浪石堤及卫军堡塞等,还在岛中心山丘上建有航海信号灯塔。陈庆年当即向日本谈判代表出示了此书,矢野等人顿时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陈庆年在清末极力提倡新学制,开设近代科学课程,编写教科书,改进教学方法,参加科学实验,主张对青年进行性教育。其一生淡于仕进,潜心研读著述,以治学广博精深名于世。在学术上,于经史,教育,兵史,方志,地理,图书馆学无所不精,且多有创见,成果丰硕。
他研究的领域之广,取得的成就之大,留下的著述之多,刊刻的书籍之富,曾与刘师培,梁启超齐名。人称“江苏学者”,以“学术雄长海内”。张之洞评为“才识开通,学问渊博。贯串无遗,洵为杰出”;吴稚辉评为“冠民国儒林之军”;唐文治誉为“学贯天人”;柳诒徵赞为“精博冠时”;黄兴赞为“学识优长,士林推服”;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张冶秋推为“近时江左史家第一”。
其长子陈裕菁(南屏)(1898-1963),少承家学,饱读诗书,通晓外语,有《蒲寿更考》一著传世。
七孙陈登颐(1928—)精通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保加利亚语等多门外语,是著名翻译家,主要译著有《世界小说100篇》(上、中、下)、《月亮宝石》、《希腊棺材之谜 》、《神秘的鹰鸦谷》及音乐作品等近三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