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8 15:33
陈振夏,1904年出生于崇明县。1925年参加革命,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边区石油工业的开拓者,曾任军工局五厂工程主任、厂长。他团结五厂的全体职工,排除困难,艰苦创业,发展生产,为支援战争提供了石油。
1925年参加著名的“五卅”大罢工,被推选为上海中华电气制作所罢工委员会委员长。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陈振夏投身于抗日救亡斗争,参加江阴沉船封港行动。同年底,他离开上海,奔赴延安。
1938年2月,他受中央军工局的委派,来到延长石油厂了解情况,收集内战时期散落在各地的设备和器材,着手恢复生产,并留任工程部主任。他苦心钻研石油采炼技术,先后在永坪、烟雾沟加深了10井和18井。又在延长县西山洞打成新19井。1940年春又在19井打出了旺井。该井日产量达到1600公斤,被职工称为起家井。1941年,边区完全断绝了外援,军工局制订计划,要求延长石油厂的产量比上年增长三倍以上,并任命陈振夏为延长石油厂厂长。从此,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石油战线上的第一任厂长。
在他的领导下,延长石油厂在延长县七里村先后打出了五口井,其中第一井和第三井为喷井。该年度延长石油厂以增长11倍的产量超额完成了军工局下达的任务,受到上级嘉奖。
在抗战时期,陈振夏带领延长石油厂的广大干部职工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努力发展生产,使原油产量由抗战前的1934年44吨,增长到1943年的1279吨,为建矿以来最高纪录。1939年至1946年,共生产原油3155吨,汽油163.943吨,煤油1512.33吨,蜡烛5760箱,腊片3894公斤。实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增加煤油生产,保障煤油供给,并争取一部分出口”的指示,使煤油产量“足供边区,消费而余”。
1944年5月25日,毛泽东亲笔为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以表彰他的功绩。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4年5月和1945年1月,两次给陈振夏颁发了奖状,他被誉为“特等工业模范工作者”,成为边区八个特等劳动模范之一,并被选为边区总工会委员。1945年2月,陈振夏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陈振夏带病先后在河北石家庄农机厂、石家庄动力厂和保定机床厂任副厂长、厂长,为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继续奋斗。1972年陈振夏退休。
陈振夏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常委、保定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崇明县第五届政协常委等职。
1981年8月21日,陈振夏因病逝世,终年77岁。
1972年,陈振夏退休时要回崇明老家,很多人劝他去北京,便于女儿照应,但是他认为不再工作了,不能给国家和社会增添负担。一天,妻子整理晾晒衣物时从箱底翻出来一堆本子和纸张,原来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给陈振夏颁发的奖状,还有一些在保定工作时颁发的奖状。妻子问他得了这么重大的奖怎么也不说一声。他说,那都是过去,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荣誉要归功于集体,归功于延长石油厂全体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