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11:13
陈文杞(1904年—1941年05月09日),福建省莆田市常太乡(今城厢区常太镇)岐尾村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参谋长,抗日英烈。
1904年,陈文杞生于福建省莆田市常太乡(今城厢区常太镇)岐尾村。少年时代,勤勉好学,聪慧过人。就读于莆田中学时,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多次考试都成绩优良,深为校方喜爱和同学敬佩。
1923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他生长的年代,正是中国深受欺辱和压迫的多难之秋,帝国主义横行,军阀政府腐败无能。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决心投笔从戎,投身民主革命,救民救国。
1925年,加入南下革命青年队伍,千里迢迢赶赴当时国民革命大本营——广州,考入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学习受训。由于革命形势发展需要,次年他就中断学业,在军校教育长邓演达先生率领下加入北伐军,编入工兵营第三连。一路上,他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直至北伐军攻占武昌,才得以就地继续其军校学业。
1927年,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返回北伐军,在南京任第二十二师少尉排长。不久,参加龙潭战役,一举击溃北洋军阀孙传芳所部,因英勇奋战而立功。
1929年,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先后任第一旅第一团连长、营长、大队长、团长和中校参谋主任等职。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他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请缨上阵,要求保卫国家。之后,随部队参加抗战,转战各地,并且在多次与敌作战中,建立战功,受到上峰赏识。
1941年,被上级选拔派送到陆军大学学习深造,正要赶往学校深造学习之际,日军在华北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他立刻放弃学习深造的机会,要求参加作战,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少将参谋长,率领部队开赴黄河防线,布置对敌防御。
中条山抗战根据地,日军早就想将其拔除,但是日军多次军事行动都没有成功。为消灭中国军队在华北地区最大的游击基地——中条山根据地,进逼中原地区,突破黄河防线,打通平汉铁路,肃清中国军队对其交通运输线及其侧背威胁,日军制定进攻中条山根据地的方案,秘密调集主力师团部队七万余人,准备大举围攻中条山根据地。陈文杞奉命随新编第二十七师渡黄河北上增援,曾在永济一线与日军接战数次,成功挫败日军进攻。
1941年5月,日军主力部队在陆、空优势火力配合掩护下,向中条山根据地发动疯狂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与敌展开激烈战斗。中国军队利用有利地形,顽强阻击进犯的日军。双方拼死搏斗,死伤惨重,为了争夺阵地,多次展开残酷的白刃肉搏,中国军队成功打退敌人数次进攻,但是自身消耗巨大。由于根据地孤悬黄河北岸,中国军队难以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补给。日军在数次进攻之后,重新集结,中国军队虽然奋勇杀敌,终因实力悬殊,没有后援,难以支撑,渐成残局。
陈文杞率部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打击和飞机轰炸,据守阵地,与敌对峙,宁死不退。他为了鼓励将士奋勇杀敌,亲自来到前线督师,鼓励全军官兵,誓与阵地共存亡,坚决不让敌人得逞。在他的带领下,全军将士顽强作战,成功守住阵地,打退敌人多次进攻。
然而,友军阵地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之下,战局危急,阵地逐个被敌突破,整个战斗情况愈加激烈、复杂。虽然中国军队部分阵地被敌突破,但是全军将士还是凭借顽强的抵抗,阻击进犯的日军。日军为达到消灭根据地抗战军民、占领阵地的目的,不断向中国军队施放毒气。由于毒气的影响,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日军趁中国士兵受毒气影响而昏迷之际,占领阵地。在这危急一刻,陈文杞镇定如常,鼓励部队誓死保卫阵地。他高呼:“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不成功,便成仁,此其时矣!”陈文杞率领部队,奋勇冲杀,与阵地上的日军反复搏斗,在战局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阵地三昼夜。与敌血战底,最终弹尽粮绝,日军再次组织进攻,阵地被敌攻破,中国军队为保卫阵地,与敌展开白刃战,双方陷入混战。陈文杞将军在与敌拼杀过程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为国捐躯,将星陨落于阵地上,时年37岁。
1946年10月,国民政府在岐尾村为陈文杞建忠烈祠和纪念碑。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亲笔为陈文杞题写挽联:“陈文杞将军为国捐躯断吾右臂,中条山血战牺牲军魂流传千古。”
1958年,新建的东圳水库淹没了陈文杞忠烈祠和纪念碑以及整个岐尾村,陈文杞子孙移民至东青村。
2014年9月1日,陈文杞将军名列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014年11月28日,陈文杞将军长孙陈海华手捧骨灰盒,次孙陈海山手捧陈文杞遗像,带着陈家30多人缓缓步入闽中革命烈士陵园。因陈文杞骨骸已无处可寻,陈家人以故乡东圳水库边上的土替代,加上其遗像一并葬入烈士墓。按照莆田习俗,陈家人上香、拜祭。陈海华双手颤颤巍巍地从地上抓起一把土,撒入陈文杞的墓中,哽咽地说:“爷爷,安息吧!”
陈海山说,爷爷生前为民族抗战英勇杀敌,牺牲后忠烈祠和纪念碑在家乡修建东圳水库时无偿淹在水库底。生前身后,于国于乡,爷爷都作出贡献。如今,爷爷的“衣冠冢”能安放在闽中革命烈士陵园,英魂得以告慰,也了却家人数十年的一桩心事。家族老少30多人听闻此事,从福州、建瓯等地请假回到莆田参加。此次抗日英烈陈文杞“衣冠冢”能得到重新安置,他们家人要特别感谢市民政局等相关单位的积极帮助,使英烈精神得以褒扬。
上午近11点,雨还下着。破土、祭拜过后,陈家人在烈士墓前排好队,鞠躬、行礼。前往闽中烈士陵园参观的市民静静地站在一旁,向这位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英烈默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