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更新时间:2023-03-04 11:08

陈杰(1894—1951),字剑侯,乳名高科,丰顺留隍镇下栅村人。历任广庚舰、海瑞舰、飞鹰舰等军舰上校舰长及参谋长,广东第四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汕头海军接收办事处上校主任。

人物经历

陈杰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从小过着贫困生活,使他养成朴素、耐劳苦的品德。他自幼天资聪慧,酷爱读书,以优异成绩考进省立潮州金山中学。他性刚毅,重情义,善交友,中学毕业后博得同乡亲友陈勉吾的信任和资助。他胸怀习武救国的大志,瞒着家庭,奔赴广州报考黄埔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黄埔海军军官学校)。在学期间,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迪,深为孙中山政治主张的影响,决心献身革命。毕业后,他参加了清政府新军,加入中国同盟会,自此,便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传播革命火种,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民国4年(1915),他偕同水师学堂新旧学友,发起讨伐袁世凯斗争,一举缴获北洋舰队的海圻舰、海探舰、海瑞舰等大型军舰及大小舰多艘,旋即宣告成立广东海军舰队,隶属国民党军海军总部,称第四舰队。陈杰出任海圻舰中校舰长,后调任永丰舰上校舰长。

民国11年(1922)6月16日,陈炯明背叛孙中山,炮击观音山总统府,孙中山星夜撤往沙面白鹅潭,登上永丰舰脱险离开广州。其时,陈杰肩负保卫孙中山安全脱险的重任。由于是突发事件,该舰深夜仓促启航,来不及做好远航准备,故舰上缺水、缺燃料,不能远洋航行。军舰抵达葡属澳门后,孙中山才转程北上。陈杰护送孙中山一行安全脱险后,即带领永丰舰全体官兵驶回虎门,参加声讨陈炯明斗争,直至翌年春把陈炯明部赶出广州。以后几年,陈杰在广东海军总司令陈策部任职,历任广庚舰、海瑞舰、飞鹰舰等军舰上校舰长及参谋长等职。在任职期间,他忠心耿耿,认真负责,屡立战功。

民国19年(1930)夏,粤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独霸两广,割据一方,自成西南皇。海军总司令陈策不满陈济棠之行径,故将能驶出深海的舰艇全部集中到海南岛,并培训一支海军陆战队,由陈杰担任舰长的飞鹰舰作为旗舰(即指挥舰),与陈济棠对抗。不久,陈济棠派遣丁纪徐率空军战斗机疯狂炸沉飞鹰舰,由此瓦解了广东海军舰队的实力,迫使陈策下台。接着,海圻舰、海探舰、海瑞舰、中山舰等军舰全部调往上海归属中央领导。陈杰也受到牵连,被迫离开军旅,避居香港。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候,陈杰抗日救国心切,再次从戎,出任广东第四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负责策划粤桂两省各江河之防务事宜。在职期间,他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为确保两广江河防务的安全做出了突出成绩。1940年,因不满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主义政策,而辞官回乡,经营小农场,凭自己的劳动谋职。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恢复军职,被派往汕头任海军接收办事处上校主任之职。翌年夏,接收日本海军事务结束后,他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深恶痛绝,乃决心退出仕途,故又解甲归田。他回到家乡留隍镇后,尽力为乡民办好事。他倡建球山中学图书馆,命名为“大泉图书馆”,自己捐赠图书近万册,直到现在,还保存着盖有“剑侯藏书”印章的图书。他关心、支持游击队,经常送枪送粮,对人民革命事业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他对亲友乡人有事而求于他时,他总是尽力帮助,对乡亲贫困疾苦,还常常解囊相助。此外,他为保护乡民的安全更不遗余力。时值解放前夕,国民党喻英奇部借剿共之名,到此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部属马大大队准备围剿老苏区仙蜂村和割布村,村民闻讯人心惶惶,四处逃生。在这危急关头,他挺身而出,跟喻英奇及其部下交涉,为民请命,冒危难于生死存亡之秋,不畏艰险,舍已救人。他据理力争,一言九鼎,而保全了两个村近万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为共产党的政策所感动,被推选为丰顺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被评为开明士绅。

陈杰一生清廉刚直,嫉恶如仇,不阿谀逢迎,不取非分之财,不收非公之礼,不准下属对百姓敲诈勒索,滋扰惹事;对待官兵则十分体恤,爱护民众,深为士卒、百姓所敬重与爱戴。由于他一生戎马倥偬,身心劳瘁,终因积劳成疾,于1951年6月在留隍镇外街住宅猝然去逝,终年58岁。他的旧友、亲友闻耗,哀痛殊深。

陈杰的子孙辈们在他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熏陶下,为国家的兴亡和民族的振兴而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义无返顾,其中为国捐躯者有3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