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坚

更新时间:2023-01-11 10:50

陈毅坚,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入选者(2016年),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入选者(2014年),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获得者(2006年),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犯罪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物经历

法学学士(中山大学,国际经济法,1997年9月-2001年7月)。

法学硕士(中山大学,刑法学,2001年9月-2004年7月)。

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2004年9月-2007年7月)。

德语培训(上海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2005年9月-2006年9月)。

中德联合培养法学博士、访问研究员 (德国慕尼黑大学整体刑法学暨法哲学、法信息学研究所,师从Bernd Schünemann教授,2006年10月-2008年9月)。

“德国法基础”证书 (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院,2007年10月-2008年9月)。

广东省法学会医疗食品法研究会理事(2010年)。

中山大学法学院人权法研究中心研究员(2010年)。

《广东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管理规定》立法评审专家 (2009年)。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编辑组成员(2009年)。

主讲课程

刑法学、经济刑法、罪刑各论、刑法学经典著作选读、犯罪学原理。

代表作品

学术著作

1.黄京平主编《刑法总则案例分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黄京平主编《妨害证据犯罪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342页。

3.黄京平主编《刑法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190页。

4.黄京平主编《新版以案说法(刑法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252页。

5.王仲兴主编《经济犯罪形态与对策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5-607页。

学术论文

1. “预备阶段共同参与行为的性质:以共谋为例”,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2. “正犯概念及其发展”,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第128-130页。

3. “‘共谋共同正犯’——一个多余的法范畴”,载《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第11卷第1辑,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10年版,第239-263页。

4. “共同正犯的未遂”,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1期,第111-118页。

5. “规范与解释:彩票犯罪比较研究”,载《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64-68页。

6. “‘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正当性评析”,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8卷第2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7. “对等型共谋的德国问题与路径选择”,载《刑法论丛》2010年第3卷(总第2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53-377页。

8. “作为组织支配的正犯后正犯:支配型共谋的德国理解”,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年第3期,第32-38页(《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

9. “短缩二行为犯的竞合:以骗取出境证件罪为例”,载《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10. “正犯与狭义共犯的界分及其评析”,载《公民与法》2010年第5期,第29-31页。

11. “共同正犯的未遂:德国刑法释义学史考”,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7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3页。

12. “赌博犯罪处罚的比较研究”,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8-12页。

13. “共谋共同犯罪研究”,载《法学之道——中山大学法学院复办30年纪念文集》,北京:法律出版2009年版,第201-241页。

14. Kuhlen,“刑事政策的原则”(译文),载谢望原,肖中华,吴大华主编:《中国刑事政策报告》(第三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04—717页。

15. Eiden,“法学与文学之间——约翰·彼得·黑贝尔文学中的法”,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Joachim Eiden于中国人民大学“法理论坛”第40讲的讲演论文,将收录于论坛文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6. “法条竞合犯的类型及其法律适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年第4期,第20-24页(第二作者)。

17.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法规制”,载王家福主编:《人身权与法治》(中国法治论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358页(第二作者)。

18. “试论我国犯罪构成中的违法性认识”,载陈忠林主编:《违法性认识》(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第2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02-214页(第二作者)。

19. “共谋共同犯罪引论”,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总第15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283页。

20. “陈某受贿案——受贿罪犯罪构成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载赵秉志主编:《刑事法判解研究》(2005年合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304页。

21. “我国刑法构成中的共谋辨析”,载刘星主编:《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总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268页。

22. “国际刑法中的‘一事不二审’原则研究”,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93-200页(第二作者)。

23. “赌博犯罪比较研究”,载于志刚主编:《刑法问题与争鸣》第8辑,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204页。

24. “国际刑事法院中的被害人保护研究”,载高铭暄、Basil Fernando:主编《国际刑事法院专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362页(第二作者)。

(英文版“Taking Victims Seriously:Protections of the vicitms in ICC” 收录于Treatise of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Major Issues Relat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25. “共谋共同犯罪相关问题研究”,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总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262页。

26. “法条竞合的概念和本质辨析”,载《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总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241页。

27. “海上货运人货物留置权浅析”,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1期,第105-109页。

28. “论善意取得制度”,载《河北法学》2000年第3期,第115-120页。

科研项目

1. 主持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刑法上的产品责任研究”(2009年-2012年)。

2. 主持2009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刑事法视域中的产品责任”(2010年-2011年)。

3. 主持2009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育苗工程)项目“共谋共同犯罪研究” (2010年-2011年)。

4. 主持2008年度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资助计划 (2008年-2010年)。

5. 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项目(2006年-2008年)。

6. 参加广东省立法规划项目一类项目《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2009年-2012年)。

7. 参加广东省立法规划项目一类项目《广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2009年-2011年)。

8. 参加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理论·立法·司法:法条竞合研究”(2004年-2008年)。

9. 参加2004年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重点项目“政府官员问责制下的刑法问题研究”(2004年-2008年)。

10. 参加2002年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WTO与中国刑事法治”(2002年-2006年)。

11. 参加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对策研究”(2000年-2004年)。

立法活动

1.参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广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起草工作(2009年-2012年)。

2.参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委托《广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起草工作(2009年-2011年)。

获奖记录

1.论文《预备阶段共同参与行为的性质:以共谋为例》获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1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

2.论文《预备阶段共同参与行为的性质:以共谋为例》获“广东省2010-2012年法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14年,广东省法学会颁发)

3.入选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2016年,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

4.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八批培养对象(2014,广东省教育厅

5.获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2006年-2008年)

语言能力

英语,国家英语等级考试六级;国家英语口语考试:B等。

德语,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中级、初级德语证书(gut);慕尼黑大学德语水平考试(B 2);德国高校入学语言考试(DSH-2);慕尼黑大学德国法基础硕士证书(德语授课:优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