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0 15:45
陈永江出生于1928年12月,家庭贫困难以维持生计,但从小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得以减免学费,由于家中六口人负担加重不得已于1943年辍学,随母亲领取难民粮度日,为求生计曾进入纺纱厂与工人同吃同住,赚取口粮。
陈永江并未放弃求学,坚持复学并在一年后考取新民中学第一名减免所有学费,至初二下学期因为中学老师不公正待遇误判试卷,需要多交两袋面粉作为学费,所以不得不转学,并在暑假考取培华中学第一名免去所有费用。
升至公立高中后,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授课老师教学水平有限,并且校长蛮横无理拒绝更换老师,陈老先生联合其余两位同学带领全年级同学提前交卷造成轰动,被扣以学潮帽子,并在高二遭受到不公正待遇不得不转学至私立圣路中学继续求学,并代表学校参加篮球比赛获得西安市冠军。
1949年由于战火蔓延至西安不得不辗转至兰州,错过当年西安会考并于同年考取兰州大学数学系第一名,但机缘巧合,同年西北工业学院由于学院重组统一进行招生考试,陈永江老先生参加会考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入学,从兰州返回咸阳继续学业,但是入学不久(1949年10月)坐骨神经痛发作(前期已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学习,四处求医无果无奈赴北京治疗,次年5月结束,但由于耽误学业过久又重新参加高考,于1950年10月考取大连工学院继续求学,此时坐骨神经痛并未根治,在上学期间反复发作,以至于陈老先生只能站立上课,并长期接受康复性治疗,最后在校医疗主任推荐下再次赴北京求医,进行坐骨切除手术才得以根治疾病,于1953年3月出院。
复课后由于学校兼并,大连工学院造船系并入交通大学造船系,成立造船学院,至此与交通大学结下不解之缘;期间由于1957年“反右”运动不得以延迟毕业至1958年,历经波折,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交大毕业生。
陈永江于1958年毕业后,随同届三名本科毕业生被调入西安交通大学向苏联专家学习制冷低温学,毕业后留任西安交通大学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陈永江在化工部部属全国56家大型化肥厂压缩机会议上多次发言,受邀多家化肥厂进行其压缩机设计改造任务。
1979年10月,陈永江在全国大型压缩机技术会议上对河北宣化化肥厂所用东德压缩机连杆断裂进行分析,用H/D数据法进行分析,所改进的32根连杆8年无事故,直接经济效益20万元以上。
1980年—1983年承接蚌埠空压机厂W-6/7降低功耗任务,设计新气缸,阀腔,气阀管道,经过改进其比功率显著下降(由6.89降至5.87kw/m^3/min),单台年节能17.5KW,厂方年产200台,并由此获得蚌埠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3年—1986承接蚌埠、许昌、南京压缩机厂三项技术合同,创收3.5万元。
1986年11月—1988年承接河北宣化化肥厂“解决建厂16年的产量提不高”的科技任务,经过半年时间完成新二级和新三级气缸各四台,日增产34.3吨,年增产123480吨,经济创收229.7万元,农业增产3.7万吨粮食,创收1850万元。
1988年承接江苏省小化肥厂增产用新型中型高压机设计包括热力动力、强度计算,承接全部零件图纸绘制包括机身、曲轴、连杆、十字头、活塞、气缸等,合同价值20万元。
在1989年退休后,由于中国国内30余家大型化肥厂所使用的国产大型压缩机H22Ⅲ-165/320,存在三大缺陷(产量低,耗能大.六级活塞环寿命短)的严重问题,陈老作为化工部压缩机技术顾问代表交大对所有化肥厂的上述国产压缩机进行逐一改造,直到2004年才告一段落,此时陈永江已是76岁高龄,退休17年了。
在陈永江教学期间,与其他同事共同参与翻译苏联《活塞式压缩机》14余万字供本科生学习使用,曾编写西安交通大学《容积式压缩机原理结构设计》,并铅印4000余册。
1980年年底,陈永江因为突发心肌梗塞住院治疗,不得不中断教学,但他仍未离开教学岗位,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最大限度的身体力行,1983年复课继续参与教学,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1987年,带领毕业班赴沈阳气体压缩机厂设计中国最大活塞力“45吨氮氢气压缩机4M45”整套热力动力强度设计,1986年指导本科毕业生6人,1987年指导本科毕业生5人,连续六年平均授课近86学时。
陈永江老先生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因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西迁副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默默耕耘,俯首甘为孺子牛,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浇筑在交大的每一寸土地上;陈永江老先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家门贫寒,傲骨倔强,饱受疾苦,命运多舛,坚持求学,所以才能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与底线,反抗传统,抵制造假,这不尽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那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平凡而又传奇的老教授构筑了交大经久不衰的魂魄,为吾校之光,为世界之光。(西安交通大学评)
陈永江等西安交大六君子像六位坚强的战士一般无所畏惧,为的就是让年轻的教师从泥沼中清醒过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明白为人师表的意义。(《感动中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