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1 11:10
陈沆(1785年-1826年,一说1825年),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室名简学斋,又名白石山馆,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蕲水(今湖北浠水县)人,中国清代诗人、状元、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
陈沆原名学濂,字太初,秋舫其号也。母某氏,梦月入怀而生沆。年十二,应童子试,鲍学使桂星才气雄骜,陵轹一世,得沆卷惊叹曰: “天才也。”首拔之,由优贡中癸酉乡试, 沆清标玉映, 虽再屈公车,而词赋声隆隆起。 越六载,己卯始成进士,以第一人及第,授修撰。其学渊博,握要经史,旁徵流略,多所阅览。其诗文以独到为宗,虽天资儁拔,而思力刻憯,至数易其稿,故所作高奇,华妙卓然,为一代大宗。著《近思录补注》十四 卷,深得其奥。壬午年典试粤东,癸未充会试,同考官号为得士。卒年四十一。陈沆去世后,弟陈沄护送寿棺回老家蕲水巴河,安葬在与状元府隔湖 (望天湖) 相望的调军山。
所著《诗比兴笺》四卷,《简学斋诗存》《诗删》若干卷,《馆课赋》若干卷。
魏源在其挽联上写道:“血泪无多哭知 已,天公何遽丧斯人。”
龚自珍作哀诗曰:“读书先审器,陈君虚且深。荣名知自鄙,闻道以自认。闻道且独难?信道千黄金。遂使山川外,某某盈君襟。幸哉有典则,惜哉未酣沉。手墨浩盈把,甄搜难为心。”叹息陈沆怀更定之志闭门修书,却寿命不济死于英年。
民国诗人陈衍称其“用人人能识之字、能造之句,经匠心熔铸,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
父:陈光诏
弟:陈沄
长子:陈廷经
次子:陈廷柱
陈沆于嘉庆后期至道光初年“以诗文雄海内”(周锡恩《陈修撰沆传》)。他对龚自珍十分倾倒,称其所著古文为“奇宝”(陆献《简学斋诗存跋》),又与魏源为“讲学最契之友”,“有所作必互相质难,期达于精而后已”(陈曾则《先殿撰公诗钞后序》)。他著《诗比兴笺》,着意推求古人通过比兴手法言志讽世之意,主张“文字非苟作,有物乃足尊”(《杂诗》)。陈沆的诗较富有现实内容,反映了嘉庆年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如《朝城》、《河南道上乐府四章》、《濮州道中》、《兰阳渡》等,揭示了吏治的腐败,民生的凋敝,贯穿着作者济世悯民的胸怀。赠答之作,也富有真情实感。不过由于作者中年以后锐意朱熹之学,诗作多有性理色彩。
陈沆的诗既不墨守古人,也不随俗转移,其诗造意刻苦而出以自然,语言琢炼而达于质朴,才情流溢而气韵沉深。陈衍论道光以来诗学时,将陈沆列为“清苍幽峭”一派之首,说他“用人人能识之字、能造之句,经匠心熔铸,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当时嗣响,颇乏其人”(《石遗室诗话》卷二),指出了他在晚清诗发展中的地位。
陈沆著有《近思录补注》十四卷,《简学斋诗存》4卷、《简学斋诗删》4卷,共收诗360余首,《白石山馆遗稿》,《诗比兴笺》四卷,《简学斋集》六册,《简学斋诗存》四卷,《馆课赋存》一卷,《馆课试律存》一卷,《馆课赋续钞》一卷,《白石山馆诗》则是作者手录诗稿的复印,其诗均见《诗存》。《蕲水县志》卷二十二《艺文志》录《咏史乐府》13首,为集外诗。
清朝嘉庆年间,陈沆去黄州赶赴选拔举人的乡试,求取功名。刚行至巴河岸边,不巧渡船刚刚离岸,船上早坐满了各乡秀才。陈沆恳求艄公行个方便,将船开回岸边,一道渡他过河。那艄公见站在岸边的是位文质彬彬的书生,便乐呵呵地说:“相公前往赶考,必是满腹文才。如果你能作一首包括十个‘一’字的七言绝句,老夫即刻拨转船头,渡你同往彼岸。如若不能,那就请相公耐心等待,待老夫先此船才子送往黄州,上岸再喝上二两老酒,慢慢过来接你。”陈沆一听急得直跺脚,忙说:“小生遵命,乞求贤翁先将渡船撑回头,我好赋诗,贤翁也好听得清楚,给予指点。”老艄公捋须微笑:“也好。”随即把船撑回岸边。陈沆一脚跨了上去。这时,恰好江心划过一条渔船,只见一个渔翁坐在船头,身边搁着一根钓竿,双手划着桨,身子一俯一仰地悠然自得,还乐呵呵地唱着渔歌。陈沆举目四望,见江心秋波,正随波荡漾。陈沆灵机一动,当即高声吟道: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艄公和满船秀才无不拍掌称赞,高兴地让出座位让陈沆坐下。后来,陈沆不但乡试中举,而且连中进士、夺取状元,官至四川监察御史。嘉庆二十四年,陈沆得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元年(1821),陈沆出任广东乡试主考官。道光三年,充会试同考官。不久,调任四川道监察御史。陈沆在京师就与魏源中书友善。有人说你何必失身份与贵不如你的人相交。陈沆不听他人之言,与魏源结为挚交,不论官职卑微。魏源也很赏识陈沆。故人称陈沆的为人如金石一般。其实,陈沆诗文早已闻名海内。上门与他接触的人非常多,而他交友也是十分慎重的。陈沆还曾与董桂敷、姚学塽、龚自珍等讲学论道,交往甚密。道光六年,卒于任上。陈沆性格清纯,孝顺父母。母亲患病,他变容失色。早晚煎药,服侍不休;他甚至常常萌生弃官回家侍奉亲人的念头。陈沆文采亮拔,诗文以独到为宗,学识渊博,把握经史,无所不窥。他认为“为学之道,静虚为本,深密为要”。陈沆诗文独辟路径、自成一派。且大多扬善惩恶、关心民间疾苦之作。人称其怀抱深远、立心忠厚;读之,令人孝悌之心油然而生。
《孝感途中》
半日山中路,车声听不喧。野云多在树,春水不离村。
诘屈乡音换,艰难战垒存。麦田含宿雨,作意向人翻。
《项师竹张馥亭自麻城来访欣然有作》
快雪天易晴,萧然成独醉。梅间一雀噪,双双故人至。
知我相念深,感君远来意。前夜江上风,舟来亦不易。
相逢且为欢,谁问别后事?空山不知寒,星月同寤寐。
《灵泉寺》
万树结一绿,苍然成此山。行人山际寺,树外疑无天。
我心忽荡漾,照见三灵泉。泉性定且清,物形视所迁。
流行与坎止,外内符自然。一杯且消渴,吾意不在禅。
《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
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三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
谁知先生杖,为我山中来?七十犹好学,无人知此心。
虚怀发高论,独许吾知音。夫子下山去,梅花香满林。
《有感》
传闻南海事全非,十室炊烟九室稀。须识治兵先治吏,自来防盗在防饥。
鳄鱼大可为文遣,沙蜮终难出水飞。寂寞江湖风雪里,有人投笔念征衣。
《九日登黄鹤楼》
自从十岁题诗后,不上兹楼二十年。吟到雨风秋老矣,坐来天地气苍然。
大江帆影沉鸿雁,下界人声混管弦。寂寞繁华千感并,浮云郁郁到樽前。
《扬州城楼》
涛声寒泊一城孤,万瓦霜中听雁呼。曾是绿杨千树好,只今明月一分无。
穹商日夜荒歌舞,乐岁东南困转轮。道谊既经功利重,临风还忆董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