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璞如

更新时间:2024-04-15 00:07

陈璞如(1918年2月-1998年12月11日),原名霍树桂,又名霍国栋,山东博兴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中共山东分局第一区党委巡视团主任,冀鲁豫湖西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兼任地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敌工委员会书记、湖西战勤指挥部政委,湖西地委书记兼湖西军分区政委,南下支队三大队政委,江西浮梁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兼景德镇市委书记、军管会副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贵州省遵义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军管会主任,贵州省工商厅厅长,省财经委副主任、省计委主任,贵州省副省长,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1972年恢复工作后,任贵州省革委会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省工交办主任。1975年到国家计委工作。1977年后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辽宁省省长。1982年4月,他调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陈璞如同志是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在党的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人物生平

陈璞如,1918年生于山东博兴县。

1932年4月,陈璞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霍家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同年8月,他参与了博兴县党组织发动的“八・四”暴动。

1938年7月,陈璞如进入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岸堤军政干校学习,任军事队党支部组织委员。同年11月,受党组织派遣,到国民党六十九军新六师三旅八团做统战工作。

1939年1月,陈璞如任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巡视员、干事。同年10月,调任山东第一区党委巡视团主任。

1941年1月,陈璞如任中共冀鲁豫湖西地委组织部副部长,同年4月任部长,并兼任地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敌工委员会书记、湖西战勤指挥部政委。

1942年7月至1943年8月,陈璞如进入中共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后负责组织领导湖西地区的整风学习。

1947年8月,陈璞如任中共湖西地委书记兼湖西军分区政委。

1949年1月,陈璞如任南下支队三大队政委,同年5月任江西浮梁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兼景德镇市委书记、市长,同年9月,陈璞如随二野进军西南,11月任贵州省遵义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军管会主任。

1950年4月起,陈璞如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政委,直接领导军事斗争和统战工作。1950年10月,陈璞如调任贵州省工商厅厅长,后任省财经委副主任、省计委主任。

1956年,陈璞如任贵州省副省长,后任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等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管贵州省的计划、工交工作,兼任贵州三线建设指挥部党委第二书记。

“文化大革命”中,陈璞如受到迫害,被监禁长达6年多。

1972年恢复工作后,陈璞如任贵州省革委会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兼省工交办主任。

1975年,陈璞如到国家计委工作。

1977年后,陈璞如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辽宁省省长。

1982年4月,陈璞如调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8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陈璞如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丁关根、田纪云、李铁映、李长春、吴官正、姜春云、万里、宋平、邹家华、韩杼滨、曹志、李贵鲜、白立忱、王文元和段君毅、谷牧、吕正操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以各种形式向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人物作品

陈璞如:《游击区初步整理支部的经验》,《工作通讯》1947年第34期.

陈璞如:《保证重点 加强协作》,《团结》1958年第4期.

陈璞如:《当前执行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几个问题》,《团结》1959年第5期.

陈璞如:《继续跃进 更好地跃进》,《团结》1960年第2期.

陈璞如:《农村人民公社的伟大胜利:纪念农村人民公社成立两周年》,《团结》1960年第8期.

陈璞如:《深入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团结》1960年第11期.

陈璞如:《大搞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79年第5期.

陈璞如:《在辽宁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1980年第3期.

陈璞如:《恢复和发扬我党的好学风》,《共产党员·辽宁》,1981年第8期.

陈璞如:《恢复和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1981年第12期.

《人大代表陈璞如谈经济调整给辽宁带来的五个变化》,《新华社新闻稿》1981年第4328期.

《平凡的岗位,光荣的职责(铁道部长陈璞如给养路工人的一封信)》,《复印报刊资料(工人组织与活动)》,1982年第6期.

陈璞如:《飞驰吧,四化建设的火车头:实现铁路现代化主要靠青年》,《中国青年报》1982年第9期.

陈璞如:《铁路要有一个好路风》,《复印报刊资料(交通运输经济)》,1982年第12期.

陈璞如:《我国铁路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铁道知识》1983年第4期.

陈璞如:《加强铁路建设,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 复印报刊资料(交通运输经济)》1983年第8期.

陈璞如:《以严治路,搞好路风》,《复印报刊资料(交通运输经济)》,1983年第9期.

陈璞如:《新时期铁路建设的指针-学习<邓小平文选>有关铁路建设的论述》,《人民铁道报》1983年第31期.

陈璞如:《在全路行车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铁道运输与经济》1985年第1期.

陈璞如:《新中国三十五年的铁路建设》,China Today1985年第2期.

陈璞如:《认真学习和推进铁路管理现代化》,《人民铁道报》,1985年第24期.

陈璞如:《深深植根群众之中永远当好人民公仆》,《遵义市党史资料通讯》1991年第2期.

陈璞如:《湖西抗日根据地创建时期的回顾》,曲青山,高永中主编:《抗日战争回忆录》2,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11.

陈璞如:《湖西地委概况》,中共铜山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铜山党史资料》8 铜北风云录,1992.08.

陈璞如:《贵州三线建设锁忆》,陈石主编:《穿越 :贵阳工业历程亲历、亲见、亲闻》,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12.

陈璞如:《回忆解放革命历史名城遵义》,贵州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编:《贵州文史资料选粹》政治军事篇 下,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12.

陈璞如:《忆潘复生同志在湖西》,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办公室:《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资料选编》第4辑 下 怀念文章部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12.

陈璞如:《难忘的岁月——景德镇市解放初期回忆》,政协江西省委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江西文史资料选辑》 第32辑 红土地的曙光,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04.

陈璞如:《回忆郭超同志片断》,《郭超同志纪念文集》编辑委员会:《无私奉献的一生:郭超同志纪念文集》,1995.12.

陈璞如:《怀念影秋同志》,《郭影秋纪念文集》编委会编:《郭影秋纪念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04.

陈璞如:《实事求是的楷模深入实际的典范:忆三线建设中的子华同志》,《纪念程子华》编委会编:《纪念程子华》,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05.

人物事迹

在贵州的统战和建设工作

陈璞如对待国民党将字号军人,颇善于统战工作,开会座谈时,他称陈铁是“志坚兄”(陈铁学名永楨,字志坚)。称王家烈为“王绍公”(王的号叫绍武)。“志坚兄”在抗日战争时和中共领导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有过交往,所以他没有惊讶之感。“王绍公”和红军打过仗,他算败兵之将,一听这位一号首长叫他“绍公”,心中不安。在牟琳先生家相见时,他问我:“陈政委叫我王绍公,那是军阀时代的称呼,该对我没有什么问题?”我说:“统战工作,对您这位将军的为人谅解,不咎既往。我想是这样的。”牟先生也说:“是这样的”。他才笑起来。

1950年初,遵义县属各区乡的各界代表几百人聚集在老中学礼堂,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陈璞如走进会场,看见一张“打倒一切封建势力”的标语,纸张虽不大,却贴在礼堂右边打眼的墙上,陈站在这张标语面前严肃地说:“谁这样写的,撕掉!”我在一旁有所领悟,此时此刻还在剿匪阶段,不宜提这样的口号。

有一天,陈政委走到潘名挥家去,正有些青年朋友在议论,相约到龙坪乡去办一个苏联式的集体农场。陈璞如说:“你们这是俄国‘民粹派’的理想,目前谈这些还不现实”。经他这一说,再去翻《联共(布)党史》来读,对照一下,只好自已笑道:“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时的狂热”。

到了1950年初,陈璞如叫我写一篇《黔北地区争取联络工作总结》后,要转到市里去担任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工作。我把总结交去几天后,杜芳义科长对我说:“陈政委,苗部长(春亭)都看了,说这是一篇中立者态度写的总结,陈政委把他的《毛泽东选集》借给你看了再写。”我花了几天功夫读完这部东北版的《毛泽东选集》,上面还有关于“遵义会议”的报告。经过学习,我重写《总结》交去,才批准了。陈政委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令人难忘。

“文革”结束后的政治贡献

1978年11月10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陈璞如,风尘仆仆地从沈阳乘坐12次列车来到北京,参加在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他在200多位与会者中属于年轻的一位,当年整60岁。

这次中央工作会议,陈璞如分在东北组,召集人为王恩茂 ( 吉林)、任仲夷 (辽宁)、唐克 (冶金部)、杨勇 (总参谋部)。陈璞如衷心拥护党中央提出的“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1月11日,他在东北组发言中结合辽宁的实际说,在党中央领导下,辽宁“揭批查”工作已基本结束,经济上从濒于崩溃的边缘扭转过来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要实行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从辽宁的情况看,明年一是解决农业为基础的问题; 二是优先发展能源、动力; 三是解决城市住房和多余劳动力的安排问题; 四是搞好科技队伍的培养。

11月17日,在东北组讨论农业问题时,陈璞如发言指出:以农业为基础这个道理讲起来很明确,但做起来就很困难; 要按农、轻、重次序安排计划,这条原则谁都承认,但每年安排计划又很难做到。辽宁农、轻、重不相适应的情况长期解决不了,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原则不能落实,农业的投资比例太低。

陈璞如充分肯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坚持解放思想,批判“两个凡是” 。12月2日,他在东北组发言时表示:热烈拥护陈云、邓颖超、胡耀邦、王震同志进政治局,陈云同志任中央副主席的意见我非常赞成,这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愿望。他说,这次会上许多同志谈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这是非常必要的,如不承认这一点而继续支持“两个凡是”,邓副主席就不能出来工 作,党中央就不能解决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12月21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简报刊出任仲夷、陈璞如的联合发言 我们认为邓小平副主席关于让一部分地区和单位先走一 步,发展快一些,使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以及权力下放,给下面以机动权的指示,是完全适用于整个经济工作的一项大政策,计划安排和体制改革都应体现邓副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12月24日,陈璞如在京参加了彭德怀、陶铸追悼会,25日返回沈阳回到辽宁后,他投入了传达、贯彻三中全会与中央工作会议的紧张工作中。

陈璞如从1980年1月后任辽宁省委书记、省长。

1982年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万里通过电话,紧急约见陈璞如到北京有事商量。当晚,陈璞如乘154次列车赴京.2 日晚,万里约陈璞如到中南海谈话,说中央已决定调他任铁道部部长。陈璞如说自己快65岁了,万里说你身体很好,还可以干两年,并说这事中央已经决定了。

1982年4月1日,陈璞如离沈抵京,就任铁道部部长。他是共和国的第七任铁道部部长,任职3年多。1985年6月18日退居二线后,他担任国务院大秦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历时8年,协调领导,终于“引巨龙出晋,运乌金下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