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9 15:28
1929年,在上海出生,母亲曾参加过周恩来在上海组织的三次武装起义。而父亲陈赓那时正奉命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
小时候,陈知非对父亲的了解多是从外婆和舅舅那听到的,说父亲又到哪了,父亲又打了什么胜仗了。由于很少见到父亲,陈知非甚至认为父亲不爱他。直到有一次,舅舅将他特意打扮一新,带他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说是父亲想念他,特寄钱来要舅舅寄张相片去,他才真切地感觉到父亲对他的爱。由于家境贫困,童年时当过报童,后又进入工厂做工。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时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的父亲陈赓把他接到身边。以后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
1946年,17岁的陈知非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山西阳城,阔别13年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父亲。到这时,他才真正开始了与父亲在一起的生活。父亲对他的到来很高兴,也很愧疚没有照顾好他,同时为他的前途操上了心。父亲认为抗战即将胜利,祖国更需要大批建设人才,建议他学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进入了当时地处山西长治的北方大学(现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就读。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刚开完会回家,就找他谈话,鼓励他勤奋好学,学到真本事。父亲还说:“七分学德,三分学业,要做到德学兼备。”
不久,父亲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父亲读党校,知非读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一对父子学员。父亲在延安学习时,常鼓励知非要在勤字上下功夫。“他在信中教诲我,先打牢基础,学习就像打仗一样要有牢固的工事和良好的装备。”有一段时间,父亲还提出与他在学习上比赛。那时,在父亲的激励下,知非深深懂得学习的来之不易,对学习如饥似渴。谈起那段经历,陈知非激动不已。他说,那是他与父亲贴得最近的一段时间,也是留在他记忆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2020年9月13日22点5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2岁。
“父亲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我们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甘当人民公仆。”陈知非说。在父亲那儿,他从来没有得到过半点特权。他清楚的记得,50年代初,他从北方大学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了长春第一汽车厂工作。陈知非心里很不情愿,多次写信给父亲要求调回。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并强调不管在哪里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
父亲很爱家乡,对乡里的乡亲大众,对乡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浓厚的感情。所以在他去世前的一年,即1960年3月,父亲即使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也要带着医生来到生他养他的家乡。他深入农家,检查农家的粮仓和穿的冬衣、棉被。看到农民翻身后的喜悦和变化,他感到由衷的高兴。可他更多的是为农村仍然存在的贫困和落后担忧。家乡是父亲一生永远的牵挂。
父亲爱唱京剧及家乡的花鼓戏,孩子们虽然都听不懂,可父亲唱得来劲。他自己改后的唱词里分明表达了对家乡和往事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朝鲜战场回来后,父亲尤爱唱《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就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父亲一生乡音不改,直到进了北京,除与人交往外,在家里总是说湘乡话,弟妹们听不懂,他就耐心地教。过年过节,一家人团聚时,他总要讲祖上的故事,故乡的乡土民俗及自己童年的趣事。父亲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对故乡的描绘,经他的口蹦出来从来都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
父亲:陈赓
母亲:王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