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7 19:42
陈子褒(1862-1922),名知孚,号荣衮,又号耐庵,江门外海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光绪三年(1877年)考取秀才,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取广东举人第五名。他在中举后,潜心学习,准备参加会试。然而,在他中举的第二年,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他痛感屡遭外国侵略,丧权辱国;又见日本明治维新后,转弱为强,因而萌发出变法图强的意识。1895年,陈子褒赴京会试时,参加了康有为、梁启超组织的“公车上书”行动,并加入“保国会”,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他逃往日本。
1901年,陈子褒赴澳门,开办灌根学校,从事启蒙教育工作。他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从教育妇女儿童入手,而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身上。当时我国还在使用文言文,他认为这种书面语言和口语相距过远,初学文学者难以理解和运用,于是他自己编写了粤语白话小学教材,内容有科学常识、帝国主义侵华史等。在儿童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讲文言文。他编写的课本有《七级字课》、《释词》、《简易信札》等30余种。
陈子褒于民国初年,在江门外海发布《通启》,倡导外海陈姓四大房互通婚姻。这是中国第一份赞成同姓结婚的倡议书。
外海陈氏于元朝至正十年(1350年)由外地迁入,到民国初年,经560年的繁衍,已成为族大人多的大姓。而外海陈氏中,历来功名鼎盛,书香门第特别多,按照当时“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的婚姻观念,不少陈姓子女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即使破格迁就,外姓人家也不敢高攀
,因而不少人家特别是世家子女婚配困难。陈子褒认为,只有打破同姓不得结婚的限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他指出,在遥远的古代,由于人们刚有姓氏,故此同姓者血缘相近。“同姓婚配,其生不蕃”是符合优生要求的,而外海陈姓四大房之间,已历经二十几代,已非近亲血统,通婚已绝无问题,对后代决无不良影响。由于这份通启理据充份,外海知识分子陈仲伟、陈德芸、陈辑五在通启上签名支持,印发全乡。可惜当时把持乡政的人是封建顽固派,他们认为陈子褒等人背弃礼法,是罪人。他们以大逆不道为由,革去陈子褒及签名支持者的胙肉(祠堂祭祖后分给各人的祭肉),以示开除族籍,从而使这一合理的倡议,在几十年内得不到推行。
由平民教育家陈子褒创办的塾馆。创办于1898年。先在澳门设馆,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教授生徒。1918年,由澳门迁校至香港,设子褒学塾于坚道31号,后来又设女校于般含道25号,男女学生人数大约有300人,是当时香港最具规模的学塾。陈子褒亲自执教,并且编纂教材。以后,子褒学塾改名为子褒学校。据1921年的《子褒学校年报》记载,子褒学校有男教师14名,女教师6名,所授课程除了体育与手工2科欠缺外,与现代小学课程相差无几,而且还包括了部分中学课程。
1922年停办。
《改良绘图妇孺三字四字五字书》是民国初年流行于粤港澳的启蒙识字课本。作者陈荣衮,字子褒 (1862--1922),自号妇孺之仆,是清末民初广东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出版家。
陈子褒的课本中以《妇孺三四五字书》最为普及,他以“早起身,下床去”的《妇孺三字书》代替“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宇经》;以“同台食饭,手胯莫横”的《妇孺四字书》代替“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千字文》;以“记得细时好,跟娘去饮茶”之《妇孺五字书》代替“天子重贤豪,文章教尔曹”的《幼学诗》,是清末改良教本与教法的先驱。现在看到的陈子褒最早的启蒙课本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第三版的《改良妇孺三字书》。还有光绪二十九年再版的《改良妇孺三字书》,以及民国二年(1913年)出版的《妇孺三四五字书》。民国建立,政体更新,广东革命政府认为陈子褒的书“共和适用”,批准继续通行。民二年版删去光绪二十九年版赞扬光绪皇帝的句子“愿我皇,无灾害,愿我皇,万万岁”,增添了共和民主的新内容。 《妇孺三字四字五字书》内容浅显,富于广东地方特色,分修身、趣味、名物三部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开扩儿童视野,培养爱国主义思想。课本还有图画。今天着来,这些图画确实相当粗糙,当时却大大吸引了妇孺们的学习兴趣。课本内容读来如同歌谣,朗朗上口。现今广东七八十岁的人,不少人尚能背诵书中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