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镜湖

更新时间:2024-07-23 21:59

陈镜湖(1901年—1933年5月12日),男,字印潭,号小秋,化名李铁然,热河建平(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

人物生平

1901年,出生于热河省建平县(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建平高等学校,因文章写得好,被老师和同学们誉为“铁杆文章”。

1918年秋,考入天津直隶省立第一中学。

1919年,加入中学学生救国团,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冬结识李大钊,与韩麟符等组成“向明学会”。

1922年8月,中学毕业,考入南开大学文科,学号为325。

1923年1月,创办《天津向明学会半月刊》,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1月,被选为直隶省代表,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被派到冯玉祥部国民军任支队长,到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1924年10月,任国民军热河民军司令。

1924年底,受中共北方党委指派,作为孙中山的北上特派宣传员,奔赴热河开展工作。

1925年初,被中共北方区委指派任中共热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领导建立发展热河地区党的组织,积极开展促进国民会议的群众运动。

1925年冬,出席在张家口召开的农工兵代表大会,被选为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春,率内蒙古特别民军第二纵队配合国民军攻打反动的“讨赤”联军。不久任国民军骑兵旅旅长。

1926年9月,参加国民联军五原誓师,率部参加南下东征作战,曾兼任陕西省蒲城县县长。

1927年,担任新的内蒙特委书记,改名李铁然,领导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继续组织和发动蒙、汉各族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同年被选为内蒙中共组织代表, 赴武汉出席4、5月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在天津参与组织中共临时工作委员会,任负责人之一,到热河地区开展地下斗争。

1930年,因组织被破坏,徒步去苏联境内找到共产国际接上党的关系。不久回国被中共中央指派为中共内蒙临时特委书记兼管组织工作,领导恢复发展党的组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领导发动内蒙古特别是热河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群众性“民众抗日后援会”组织。

1931年10月,中共内蒙古特委正式成立,被选为书记。

1932年,奔走在热河、察哈尔、绥远地区,指导各地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斗争,曾先后两次书面向中央报告情况,同年底赴上海向中共临时中央汇报请示工作。

1933年初,在北平主持召开特委会议,传达中央指示,决定成立蒙汉抗日同盟军事委员会,组织抗日武装打击日寇。

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热河后,率特委机关大部分人员奔赴张家口,参与领导发动长城内外各县民团参加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民众同盟军总司令部参议。

1933年5月12日,奉命去张北地区点验抗日武装部队,途中遭反动民团袭击,不幸牺牲,年仅32岁。

后世纪念

1983年1月7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陈镜湖同志为革命烈士。

1985年5月,建平县委、县政府将陈镜湖烈士遗骨移址安葬于县城北郊,辟为陈镜湖烈士陵园,并建碑纪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