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2 14:54
陈龙韬(1876—1964),原名赓韶,字仲皋,同盟会员、孙中山侍从官。广东高州大坡镇圩队村人(原为和福坪村)。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两广高等实业学校攻读,结识朱执信,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秋毕业回乡。中华民国成立后赴穗,后被派回高州收编民军游勇。民国三年(1914),与海康杨学伸在遂溪组军参加讨龙济光活动。民国七年(1918)奉孙中山之命,赴漳州协助粤军援闽。次年,受粤军第一师邓铿密派返穗,从事驱逐桂系军阀的秘密工作。民国十年4月,陈龙韬随侍孙中山于总统府,兼任侦辑处主任。同年10月到次年4月,随侍孙中山辗转于桂林、梧州、韶关等地,督师北伐。民国十一年6月,陈炯明叛变,陈龙韬参与火力掩护,护送孙中山脱险。翌年,孙中山挥师讨伐陈炯明,陈龙韬随孙中山赴前线视察、督战。民国十三年(1924)6月16日,陈龙韬出席孙大总统蒙难纪念会,荣获宋庆龄亲授金质奖章。孙中山为北上和谈,派陈先北上探路,10月随孙大总统北上,途经上海、香港抵天津。12月底,孙中山扶病入京,命陈龙韬返穗。孙中山逝世后,反感蒋介石而辞请不就。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寇陷广州,陈携眷流亡澳门、越南等地。民国三十年(1941)折返合浦廉州定居,以行医和当文书雇员为业。1957年受聘为广东文史馆任职,仍居合浦。1961年10月,应邀赴穗出席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大会,荣获中央人民政府辛亥革命纪念奖章。1964年病逝。
陈龙韬原名陈赓韶,字仲皋,1876年出生于广东茂名的一个农耕家庭。小时候就跟随叔父到广州读书。14岁那年,陈龙韬得了肠胃病,遍请医家均无明显效果。而当时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穗城双门底(今广州北京南路)开设了一间西医,名曰孙逸仙医务所。陈龙韬的叔叔得好友介绍,便带陈龙韬到逸仙医务所就医。由于孙中山先生氏对贫民就医经常赠药相助赠医,所以很有名气,求诊者极多,有时更是门庭若市。虽然诊务繁忙,但孙中山先生海是热情应诊,认真诊断,详细讲明服药时间与药量。陈龙韬在孙中山先生的医治下,很快就解除了肠胃之痛。同时,对身穿长衫马褂的“孙医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宣布废除科举。陈龙韬听从叔父的安排,改学中医,这使的他有机会再次接触孙中山先生,并当面向孙中山先生请教。有一次,他向孙中山先生请教中、西医的优劣之别,孙中山先生告诉他:“中、西医各有千秋,但看学医者是否精益求精,你既学习中医,只须去关心自己的中医知识学得精不精,而不必去关心孰优孰劣。”孙中山先生还赠给他西医的参考书及多种进步新书,使他在学医的同时,也开始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后来,孙中山东渡日本开展革命工作。陈龙韬留在广州继续读书,但仍与孙中山先生保持着通信联系。1909年,孙中山授命黄克强在广州设立革命机关,并函荐陈龙韬与黄克强见面。黄克强不时的派他利用来往港澳经商作掩护,购运枪械。
此间,陈龙韬经常利用星期天到朱执信(朱执信1885年生,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1905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任评议部议员兼书记。1906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先后在广东高等学堂、法政学堂、方言学堂任教员。1910年在广东顺德一带发动军民响应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27日,朱执信参加著名的黄花岗起义,在激战中负伤而到香港休养。同年,在武昌起义中,其负责策动民军会攻广州。广州独立后,出任广东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4月,袁世凯篡权,朱执信随孙中山参加“二次革命”。1915年加入中华革命党。负责起草《建国方略》。1920年9月21日,被桂系军阀杀害于广东虎门,时年35岁)的家中听革命的道理,深受感染,于是改名为陈龙韬,并加入了革命组织。
1912年陈龙韬由凌霄(凌霄,钦州人,1925年曾任合浦县县长)介绍,参加了黄明堂的军队,当时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号召南方各省组团支援北伐。陈龙韬受命潜赴阳春一带策动起事,几天时间便策动了七百人枪集结,准备届时起义响应北伐。谁知行踪泄露。被地方土豪劣绅以其“通匪谋反”的罪名向官府举报并通缉陈龙韬。更恶毒的是,官府还以陈龙韬是聚众叛乱首要人物为由,放火烧了陈龙韬的家。陈龙韬无家可归后,更加坚定了革命的信心。
1914年,陈龙韬参加了朱执信任总司令的广东革命军第四军,开始了职业军人的生捱。同年,奉命到遂溪、海康做清军的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清军统领骑义响应讨伐龙光济。1918年,陈龙韬奉孙中山先生之命,赴漳州为粤军入闽做前期地下策应工作。1919年,陈龙韬又奉孙中山先生之命,秘密潜返广州开展地下工作。1920年,孙中山回到广州,国会召开非常会议推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陈龙韬先生被任命为总统府侍从兼总统府侦缉室主任。1921年,陈龙韬随孙中山返粤途中,至韶关时遭遇广州商团叛变,孙中山当即命陈龙韬参加肃清叛匪的战斗。同年六月,陈炯明率叛军攻总统府,孙中山由四名卫士保护上船脱险,陈龙韬与总统府参军、侍从副官等三十多人殿后掩护,总统府则由薛岳率全营死守。此役战况激烈,史称观音山战役。
1924年元旦,孙中山先生为了奖赏1922年6月16日观音山粤秀楼抗敌有功卫士,在大元帅府举行盛大的颁奖仪式,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亲自主持,孙中山先生对全帅府官兵卫士训话,由秘书记录,训话完毕,开始颁发功牌(即奖章)每个受奖卫士须发金质圆型功牌一枚,由宋庆龄亲手将功牌挂在每个人的胸前表示祝贺。受奖的有卫士队长姚观顺,侍卫副官马湘、黄惠龙、陈暄,侦缉员陈龙韬连同卫士共62人。
1924年6月16日,陈龙韬出席孙大总统蒙难纪念会,荣获宋庆龄亲授金质奖章。随即,孙中山为北上和谈,派陈龙韬先行北上探路,陈出色地完成了使命。10月,随孙大总统北上,途经上海、香港抵天津。12月底,孙中山扶病入京。不久,为了及时了解广州方面的情况,孙中山命陈龙韬返穗。陈龙韬回广州后,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不幸在京病逝世。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专为观音山战役的有功者决议给予永久恩饷,每月十五元大洋,陈龙韬是其中之一,成为民国功臣。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勾心斗角,帮派争斗日甚。陈龙韬因反感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坚持辞去本身所兼各职,称病不出,与夫人苏雪卿靠每月恩饷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倒也轻松闲适。
但是好景不长,1934年后,蒋介石国民政府中断了“永久恩饷”的发放,集中财力去“剿共”,实行“先安内后攘外”的不抵抗政策,招致日寇长驱直入。1938年日寇攻占广州,陈龙韬携妻室子女怆惶逃难,流亡澳门、越南等地。经过两年多的转辗移徙,于1941折返合浦,在廉州镇水洞口2l号定居,以行医和当文书雇员为业。一个功勋卓著,享受国民政府“终身思饷”,获孙中山亲颁,宋庆龄手授“革命有功金章”的民国功臣,就这样被蒋介石政府视如敝屐,沦为难民流落他乡。陈龙韬先生能急流勇退,甘守清贫,洁身自好,也不愿与蒋、汪之辈同流合污以图富贵,其志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