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山沱组

更新时间:2022-06-21 12:43

陡山沱组是以组为岩石地层单位的地层结构。陡山沱组原称“陡山沱层”,属中国南方震旦系上统中部,分布于滇东、桂北、黔东、川西、湘北、鄂西及大巴山等地。最初命名地点在湖北宜昌北陡山沱。故名。为浅海—泻湖相沉积:富含炭质页岩或石煤层,碳酸盐岩、泥质—硅质岩为主的韵律性互层沉积。别名为夫子垭石灰岩(鄂)、潭坪页岩(赣)、铜岭桥组(浙)、蓝田组1、黄墟组(苏,皖),洋水组、松林组(黔),观音崖组、鲁拿寺组、王家湾组1、纳章组(滇),斗底山群(豫)、尚家店组(鄂)等。

命名

以黑色页岩、泥岩、泥灰岩、砂页岩等为主。个别地区顶部含磷块岩,部分地区底部以碳酸盐为主,如黔、湘、鄂西一带,为浅肉红色白云岩。川东北城口一带暗灰色的薄层灰岩普遍含磷质。石门一带上部产迭层石。本组厚多200—250米,最厚处可达400余米。与下伏长安组呈假整合接触

李四光、赵亚曾1924年命名,长江峡东地质及三峡之历史。中国地质学会会志,3(3—4)。 命名地点为莲沱镇西面之陡山沱。命名剖面位于湖北宜昌县莲沱镇大桥东端之山坡,参考剖面位于宜昌县三斗坪镇田家园子。

沿革

1924年李四光、赵亚曾命名为陡山沱统;1962年全国地层委员会所编之《中国的前寒武系》一书称为陡山沱层;1963年刘鸿允、沙庆安改称陡山沱组,沿用至今。李四光、赵亚曾在1924年命名时未指明标准剖面,但在其文中附有两个震旦系自然剖面图,其一为“南沱溪”东岸山坡,即今莲沱大桥东端之山坡;另一剖面当为与莲沱镇隔江相望的今日之南沱所处的位置。此两处剖面,现今已被农田覆盖,出露不好。1973年湖北地质局等单位测制了宜昌县三斗坪镇田家园子剖面(湖北省地质局三峡地层研究组,1978)。该剖面出露良好,顶、底界线清楚,生物化石丰富,1982年邢裕盛等选定该剖面为陡山沱组的标准剖面。

特征

层型

正层型 宜昌县莲沱田家园子陡山沱组实测剖面。

构成

该组为一套含泥、砂质成分的碳酸盐岩。主要为灰、褐灰及灰黑色泥质白云岩,底部常有含锰白云质灰岩与下伏南沱组灰绿色泥砾岩接触。下部白云岩含较多硅磷质结核和团块,微层理发育;上部白云岩夹燧石层并含燧石团块,顶部有一层黑色炭质页岩与上覆灯影组白云岩分界。全组厚度一般为100—200m,个别地区厚仅数十米。在鄂西、 黔中、黔东等地该组含磷块岩;黑色页岩中含,局部成。陡山沱组位于南沱组之上,灯影组之下,与下伏南沱组呈假整合接触。部分地区可发现页岩气,2017年7月7日,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湖北宜昌鄂宜页1井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成果研讨会上透露,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的鄂宜页1井,在地层形成于约5亿年前的寒武系水井沱组,获得了6.02万立方米/日、无阻流量12.38万立方米/日的高产页岩气流,并首次在形成于约6亿年前震旦系陡山沱组发现页岩气藏——迄今全球发现的最古老地层中的页岩气藏。

所含化石

已知者有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后生动物。微古植物有20余属,以刺球藻群中一些属、种的出现为特征,如 Micrhystridium, Comasphaeridium, Tianzhushania 等;宏观藻类有:Enteromorphites, Doushantuophyton 等;蠕形动物为:Sabellidites; 海绵骨针有:Eospicula yichangensis, Hazelia liantuoensis等。

该组是南沱冰期冰川消融后引发的广泛海侵初期的产物, 广泛分布于扬子地层区范围。当时扬子古陆大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但各地水深不同。其命名剖面所在地区长江三峡宜昌一带,可能为碳酸盐台地的斜坡末端,海底位于浪基面之下,水深近于广海陆棚。陡山沱组的Rb-Sr法全岩等时线年龄为 (691±29)Ma。

分布

该组广布于湘、鄂、黔、桂、赣西北、皖东北、滇东、陕南、 川东北等地。

分段

依据其岩石组合特点自下而上可大致分为四段:

最下段为白云岩段,上覆于南沱组冰碛砾岩之上,有明显层理发育;

第二段以薄层泥岩与厚层灰岩的互层为典型特征,夹杂砂岩岩层,含磷、硅质结核,至下而上泥岩岩层厚度逐渐变厚;

第三段主要由含硅质结核白云岩构成,普遍含磷质;

最上段由黑色硅质泥岩,炭质泥岩组成,与灯影组,长安组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突变。

备考

编撰者 :邢裕盛

作者1 :李四光

年份1 :1924

作者2 :赵亚曾

年份2 :1924

作者3 :刘鸿允

年份3 :1963

系名: 新元古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