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01 16:03
陵云台是洛阳城魏晋至北魏宫城中的重要高台建筑,见于许多文献。虽然所记陵云台的位置比较混乱,但其始建于曹魏文帝黄初二年却是一致的。对这个问题以往学者们多有论述,且认为所记位于汉代北宫故地的北魏宫城中陵云台的位置更符合实际。
笔者也曾根据北魏宫城中发掘出一座圆形建筑遗址,对其建筑结构、遗迹特征、遗物时代等加以分析,结合对文献资料中陵云台位置、性质及使用时代的考辨,认为该圆形建筑基址就是由曹魏文帝始建的陵云台,台中建有称为古旧藏冰处的八角形冰井,北魏孝文帝在台上还曾建有避暑乘凉的殿宇凉风观。由此,不仅确定了这座宫中重要高台建筑的位置,也应证了北魏宫城中的重要殿址一直沿用魏晋旧制的记载。
这座台内修筑有圆形藏冰井窖的高台建筑基址,位于勘探到的北魏也即魏晋洛阳宫的北半部一座完整小宫院内西北角。关于这座宫院,在《洛阳伽蓝记》中有详细记述:“瑶光寺,世宗宣武皇帝所立,在阊阖城门御道北,东去千秋门二里。千秋门内道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由宫城勘探图可知,此阊阖城门御道显然就是横穿北魏宫城中部的东西大道。而千秋门根据文献记载就是正对大城阊阖门的宫城西门,该大道横穿的宫城西墙缺口无疑就是此宫门位置所在,而且距离也与记载相符合。这座完整小宫院正处在宫城千秋门内这条大道的北侧,无疑就应该是北魏称为后宫的寝宫禁苑西游园(或称西林园)。陵云台位于其中正符合相关记载。
来自 钱国祥《由阊阖门谈汉魏洛阳城宫城形制》
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木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
译文:陵云台楼台精巧,建造之前先称过所有木材的轻重,使四面所用木材的重量相等,然后才筑台,因此四面重量不差分毫。楼台虽然高峻,常随风摇摆,可是始终不可能倒塌。魏明帝登上陵云台,害怕它情况危险,另外用大木头支撑着它,楼台随即就倒塌了。舆论认为是重心偏向一边的缘故。
《魏志》“文帝黄初元年十二月,初营洛阳宫。戊午,幸洛阳。二年,筑陵云台。”
《三国志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于陵云台曲中施帷,见九亲妇女,帝临宣曲观,呼怀、信使入帷共饮酒。”
《洛阳记》杨龙骧“陵云台高二十三丈,登之见孟津也。”
《晋书 华廙传》“帝后又登陵云台 ,望见廙苜蓿园,阡陌甚整,依然感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