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7 21:49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遗址面积约400万平方米。从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等单位经过43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是中国史前“都城要素最完备”城址。城址兴建与使用的主体年代距今4300-3900年。
陶寺古观象台是2003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山西尧都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模拟实测,从第二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秋分。古观象台遗址在今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镇境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2005年10月22-24日在北京举行了“陶寺城址大型特殊建筑功能及科学意义论证会”。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艺术与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5位天文学家基本肯定了该大型建筑为天文观测遗迹。但是考古学界仍有许多学者持怀疑态度。
整个遗迹包括外环道直径约60米,总面积约为1740平方米。台基直径约40米,总面积约1001平方米。台基大约可分三层。第一层台基基础位于台基正东,呈月牙芽形。生土半月台基芯被第一层台基的夯土版块所包护。第二层台基基础呈半环状,东、西两端接在城墙Q6上。第三层台基呈半圆形,由夯土挡土墙、夯土观测柱缝及台基芯构成。第三层台基芯以生土为主,还有部分夯土台芯、观测点等遗迹。
在现存的陶寺晚期的台基破坏界面上,发现了一道弧形夯土墙基础,人为挖出10道浅槽缝,形成11个夯土柱基础。夏至观测柱缝系统向东错位,设置到了第二层台基上。在最北观测柱D1与夏至观测南柱之间搭上一根门楣就成为一个面向东南、内宽1.8米的小门。估计此门专为“迎日门”。从观测点经“迎日门”向东看去,又可形成一条宽50厘米的观测缝。据此,陶寺IIFJT1上用于观测的柱缝系列共计13个柱子12道缝。经垂直向上复原,这12道缝分别对着崇峰(俗称塔儿山)的某处山头或山脊。其中主峰塔儿山在东5号缝内。
陶寺观测点夯土标志位于第三层生土台基芯中部,打破生土。该夯土遗迹共有四道同心圆。中心圆面直径25厘米,二圈同心圆直径42厘米,三圈直径直径约86厘米,外圈同心圆直径145厘米。解剖结果,陶寺观测点基础残深26厘米。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2003年,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记载。2009年6月21日,24节气中的夏至日,随着“陶寺史前天文台考古天文学研究”项目组利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表”复制品测量日影的成功,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宅芬模谎艄。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的记载,也进一步奠定了陶寺作为“帝尧古都”、作为“中国”的地位。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和天文学家的初步结论,该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