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05 08:24
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湿地属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隆宝镇境内。
由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管理。隆宝滩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4年,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黑颈鹤。保护区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约42千米,总面积为1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75.73平方千米,缓冲区16平方千米,实验区为8.27平方千米。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湿地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保护区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0.4℃,1月平均气温﹣11.1℃,7月平均气温9.3℃。年均降水量730毫米,多集中于6~8月。年均日照时数2300小时,11月至翌年4、5月为冰冻期。
2023年6月,青海隆宝滩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新闻发布会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举行。
保护区湿地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濒临通天河,四周环绕仓宗查依山、宁盖仁其崩巴山、亚钦亚琼、肖好拉加等高山。湿地为一片高山草甸沼泽区,平均海拔4100-4200米,面积45平方千米,由隆宝湖及益曲穿过沼泽区低洼地形成的5个淡水湖及众多小湖组成。隆宝湖水域面积约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6米,最深处为20米。益曲形成的湖群,水深约0.2-0.4米,其中最大的湖面积约2平方千米,湖群中有一小岛,长2000米,宽2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兴雅陇、协雄陇、波玛拉涌、格岗陇、涅大果尚、帮琼陇等7条河流为湿地主要补给水源。
隆宝湖区的水生植物、鱼类、兽类及昆虫资源丰富,为隆宝湖形成完整、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条件。
①植物资源。保护区内植被以高原苔草沼泽和沼泽草甸为主。共有高等植物30多种,其中水生植物有10多种,以轮藻、杉叶藻等为主;其余大部分为湿生草本植物,以蒿草、圆囊苔草、矮金莲花、水麦冬、长花野青茅、驴蹄草及金蜡梅等为优势种群。此外还有冬虫夏草等菌类16种。
②动物资源。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37种,以鸟类为主,有12目20科30种,其中留鸟9种,夏候鸟17种,冬候鸟1种,旅鸟2种,有1种居留型尚未确定,以斑头雁、黑颈鹤、角百灵、长嘴百灵为优势种群。兽类资源种类较少,仅有4目5科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种,包括黑颈鹤、黑鹳、胡秃鹫、白尾海雕、玉带海雕、雪豹;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0种,包括大天鹅(见天鹅)、高山兀鹫、短耳鸮、纵纹腹小鸮、斑头雁、藏雪鸡、秃鹫、猎隼、藏原羚、黄羊。此外区内还有昆虫类20种。
截至2023年6月,隆宝滩栖息有黑颈鹤、遗鸥、黑鹳、胡兀鹫和金雕5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隆宝滩保护区为黑颈鹤典型的高原繁殖地和生活区,为保护黑颈鹤栖息地,管理部门在核心区的湖岸边设立保护站。隆宝滩为三江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中的项目实施区之一。2005年政府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至2007年共完成退牧还草970平方千米,有效恢复了生态植被。
2023年2月2日,入选2022年新指定国际重要湿地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