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寺庙会

更新时间:2023-07-29 19:11

隆福寺庙位于北京市,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始建于明景泰一年(公元1452年),清雍正元年重修。殿内穹窿上的藻井,属于明、清两代建筑中最精美、最巧妙的孤例。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所以一建成便香火很旺,成为京师著名的大庙会,向有“诸市之冠”的称呼。因其坐落在东城,故人们称它为“东庙”,与护国寺对称。隆福寺的庙会,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据《大清一统志》载:“隆福寺,逢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古玩字画,风味小吃,花鸟鱼虫——,为诸市之冠。”

庙会历史

清初

清代,旧历每月逢一、二、九、十开庙(1930年起改用阳历)每月开庙十二天或十三天。每逢庙期,人流如海,士女云集。上至在附近王府居住的贵族、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人,下至贫苦市民和近郊农民都不约而同地到此赶庙。人们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品,吃到各种北京地方风味小吃,还可以观看北京的民间戏曲。据清代《北京竹枝词》说,全盛时期“一日能消百万钱”。

清末繁荣期

清嘉庆写于二十二年的《草珠一串》载:“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销百万钱,多少贵人闲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说明当时隆福寺庙会繁荣的光景。而真正的繁荣是在清末时期,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庙宇毁于火。烧毁天王殿后,迄未重修。庙中喇嘛将地皮按块租给摊商,收取地皮费,名为香钱。那时,庙会已改为逢每月一、二、九、十日开市。这个处在内城中心区,居民密集,最大的隆福寺庙会与西城护国寺庙会东西对应,被称为东庙与西庙,形成城区两大杂品市场。经营品种上至绸缎布匹,下至花鸟鱼虫,无所不有,当然小吃品种更是遍布庙会各个角落。但多数小吃摊商,还是集中在庙会西侧,这里有残存西配殿,一些卖茶汤、油炒面、豆汁、杏仁茶等流食的小座商在此还设有座位,桌上铺有洁白桌布,门脸上悬挂白布帘,这在当时的庙会上,卫生条件算是一流的了。可别小看这些小座商、摊商、推车和担担者,其中不乏精工细致,饶有风味品种。如扒糕、灌肠、炸丸子、羊霜肠、爆羊肚、驴打滚、吊炉烧饼、馄饨等等,以现今技术水平衡量,亦称上乘。不少老北京市民特意到庙会吃上一盘、豌豆黄、灌肠,以饱口福。

庙会结构

进山门后,中轴线上依次为:钟、鼓二楼、天王殿(韦陀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番僧不慎,毁于大火。

第二层殿建立在有三层汉白玉的栏杆围成的高台上,人们称之为“栏杆殿”。内供奉释迦牟尼等三世佛。

第三层殿为万善殿,供奉三大士——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左侧为藏经殿,据说当年藏有一百零八部藏经,比雍和宫藏经还多。

第四层殿是毗卢殿,供奉毗卢佛一尊,座上的每一莲瓣均刻一佛,谓之“万佛绕毗卢”。

第五层殿是金刚殿,供奉金刚护法佛铜像。

第六层殿是大法殿,即后楼。

庙会特色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市场货位排列是一进山门卖簸箕、笸箩、竹柳什物、炊事用具等山货。前殿内大部是卖古玩、珠宝的摊商。凡珍珠、玛瑙、翡翠、珊瑚、宝石、陶瓷、古铜、雕漆、珐□等一应俱全。二院以后则是卖日用百货、衣服鞋帽(包括估衣)、首饰、布匹、儿童玩具。其中著名的有:王麻子的刀剪;金象张的梳头篦子;钢刀刘的茶果刀;三合局的假发结。后院(塔院)则是小吃摊子和小戏棚子,中间夹杂有相面、算卦,卖野药的摊子。

小吃摊上卖的均是北京地方所特有的灌肠、扒糕、凉粉、茶汤、油茶之类。其中最著名的是本庙喇嘛郗德拉的豆汁,据说他的豆汁漂得净、发得好,所配卖的焦圈油果和芝麻酱烧饼也超过其它摊贩。庙夹道有鸟市。卖鸽子、鹌鹑、各种鸟禽、金鱼、蝈蝈、蟋蟀……种类繁多,应有尽有。清人杨静亭在《都门杂□》中说“细自鹪鹩大至鹤,买来除却凤凰无。”庙的四周,尤其是前后门临时摊贩和流动商贩赶档子的甚多,主要是卖吃食和儿童玩具。如:小枣的豌豆黄、“驴打滚儿”(豆面糕)、纸制小花篮、泥头纸身能自由伸缩的小长虫,春节期间与节年临时庙会相同,也有风车、大糖葫芦、空竹、扑扑登儿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