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1-30 09:28
①指地方幽静。②比喻文字雅隽。
yǐn xiù 隐秀
①指地方幽静。②比喻文字雅隽。
1.幽雅秀丽。2.含蓄和警策。3.隐秘谨慎﹐不显露。
1.幽雅秀丽。 南朝 宋 颜延之 《颜府君家传铭》:“ 青州 隐秀,爰始奠居。” 王国维 《人间词话删稿》二二:“近人词如《复堂词》之深婉,《彊村词》之隐秀,皆在 半塘老人 上。”
2.含蓄和警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范文澜 注:“重旨者,辞约而义富,含味无穷。 陆士衡云‘文外曲致’,此隐之谓也。独拔者,即 士衡 所云‘一篇之警策也’。” 周振甫 注:“秀:秀出,高出,指警句。隐:指含蓄。”
3.隐秘谨慎,不显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娘呵,你做的隐秀者,我道你做下来了。”《封神演义》第八回:“况逃灾避祸,须要隐秀些方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时老汉便做个媒人,等令正嫁了出去,寂寂里将财礼送与足下,方为隐秀,不伤体面。”
“隐秀”的“隐”是含蓄,不仅包括对内容的要求,也包括对形式方面的要求。“秀”是独拔、突出。本篇讲“隐”和“秀”这两种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及其相互关系。
全篇(连同补文)分三部分:一、讲“隐”、“秀”的含义及其各自所具有的特点。二、讲“隐”与“秀”的关系。三、提出对“隐”、“秀”的要求:要“自然会妙”,反对“雕削取巧”。
本篇所论,涉及到文学艺术的一些基本特征,也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惜《隐秀》有残缺,残缺部分大约是明人补的,本篇补文部分下加圈点以示区别。选自《刘勰·文心雕龙·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