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抚养

更新时间:2023-09-28 11:26

隔代抚养是近年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但是由于老人对于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养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骄横、任性的性格,甚至出现更极端的性格和行为。

问题凸显

“隔代抚养”只是培育,没有教育。教育学家孙云晓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在我国70%的“隔代抚养”都不成功,老人对于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养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骄横、任性的性格,长此以往,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管教抵抗,并与之产生疏远,从而出现了“独一代”不管“独二代”的尴尬局面。

原因分析

“隔代抚养”问题日渐凸显,原因不外有三:第一,城里的年轻父母忙于事业,乡下的年轻人则常年外出打工,只能把孩子留给父母;其次,有些年轻人根本不会抚养孩子,因为他们都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第三,高离婚率背景下,“隔代抚养”成为一种必然。

心理隐患

隔代抚养一般会导致以下几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首先,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严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小孩讲大人话的普遍现象,很多就与隔代抚养有关联。

第二,由于老年人体力不支、行动不便,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这样长期与孩子呆在一个或几个固定的地方玩耍。极有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使孩子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相反极可能养成孩子孤僻、沉默寡言的习性。这样使孩子长大后,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为模式化,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怪异的想法与言行。耳濡目染,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心理、行为、人格的偏离。

第四,老年人抚养孩子,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养成依赖心理、抗挫力差。这使孩子在成长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

问题改进

“隔代抚养”既是当下社会转型期的产物,又是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折射。墨子说过,“人性如素丝,染于黄则黄,染于苍则苍。”真正爱孩子,要重养更重教,从以身垂范的教育做起。抚养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本身也是家长走向成熟的体现。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成长变化快,容易出现叛逆,需要家长的及时引导和沟通,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年迈的祖辈往往跟不上孩子的变化,不能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抚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