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日山

更新时间:2024-10-15 15:07

障日山,原名奕山,位于山东胶东半岛诸城市境内。海拔461.4米,占地3.8平方公里。以山高障日而名。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名胜”称绝于世;北宋苏轼游览障日山,见“其状类峨眉”而在《卢山五咏》留下“莫名叫障日,唤作小峨眉”诗句,遂有密州“小峨眉山”之称。

景区简介

障日山自然景观则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名胜”五绝被世人所称道。由于地壳运动,塑造了肖人肖物、形象逼真的360个奇景,孕育了100多处大型走廊式裂隙岩崖、岩洞、游人为之叫绝;由此衍生的各类美妙、动人的传说引人入胜;更有金龟探海、天柱山岳、九鲤溪瀑、福遥列岛、茶园翠湖、石门锁钥、东坡古井、神鞭裂岩等八大景区和“太平天国”所留下的红崖古战场;据载:障日山香火最鼎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共建有五寺、二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庵,当时僧尼、道士达二千多人,真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现名胜古迹大多存在,每逢“清明”和节假日,到山下祭祀扫墓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历史介绍

传说一:相传此处本无山,二郎神赶群山西行,有一山见诸城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便停下不走了,气得二郎神狠狠地抽了3鞭,留下了3道沟壑。当地人因此山东面上午(10点以前)终年不见日光,故名为“障日山”,亦称“障日岭”、“奕山”。《水经注》云:密水有二源,西源于奕山,亦名障日山。

传说二:远古时期,二郎神用扁担担着两座山,追着太阳赶路,走到障日山下,两座山因为迷恋这里的景色,趁二郎神弯腰坐下歇息时,一座从前面滑下来,另一座从后面掉下来,形成了竹山和卢山。

北宋苏轼游览障日山,见山型小巧而多丘壑,见“其状类峨眉”勾起了这位“蜀客思归之兴也”,便情不自禁地吟出“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名叫障日,唤作小峨眉”这首题为《障日峰》的诗。故又称“障日山”为“障日峰”或“小峨眉山”。山左有村名“峨嵋村”。熙宁八年(1075年)他在《出城送客不及步至溪上二首》中,曾有“东望峨眉小,卢山翠作堆”的诗句。苏轼离开诸城10年后经过诸城,在《次韵徐积》一诗中写道“海人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若说峨眉眼前是,何处故乡不堪回”,以抒发他对障日峰的眷恋之情。

地理环境

障日山山表草木繁茂、溪水清澈、云雾缭绕,植被以马尾松、柞树、刺槐为主,覆盖率95%以上。

景点介绍

1、 东坡泉:宋代大文豪苏轼(苏东坡)任密州知州时游小峨眉山曾用该泉沏茶,东坡泉由此而得名。

2、 龙井:据传该井曾有金龙现身,喷云吐雾谓之:“龙井”。

3、 石门:原先有两巨石在山路两侧,犹如进山之门,庙里的和尚、道士在此也安过门,后南侧巨石倒塌。称巨石为:“石门”。

4、 石鼓:位于上山路北侧,形状像鼓,敲之声亦如鼓。

5、 老虎洞:据传,该山曾有老虎出没,老虎藏身之处即为此洞。

6、 红崖:原名鹁鸽崖,太平天国后期捻军在此山作战,双方血流成河,染红了悬崖,后来人们成为红崖。

7、 咕颠石:一巨石,呈倒锥形,人站在石上或轻推此石,晃动不止,但不歪倒,大风吹时亦能晃动。

8、 金顶:又名神龟探海,是小峨嵋的极顶,巨石前探、险峻壮观。下有一洞,像张大嘴,能容纳数人。

9、白云洞:位于山后半山腰处,洞外宽敞平坦,有石级和台阶;洞口呈拱型,洞内潮湿幽深,越往内又黑又窄。

10、黑云洞:位于山后东部山脚处,又黑又狭窄,是一条大的缝隙,阴森、清冷、恐怖、神秘。

开发规划

2001年8月,桃园乡引进北京大家地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障日山进行综合性旅游开发,至2006年注入开发资金1.2亿元,新建障日山庄会议中心、东坡书院、龙井坊、儿童乐园、动物园、漾月湖、日月阁、洗浴中心、多功能娱乐厅、文化广场、戏楼、赏阳楼、正门牌楼、综合餐厅、商务办公中心等景点设施30余处。

参观信息

障日山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

诸城202路,到岳阳村站下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