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9 09:52
隽水河是崇阳、通城两县人民的母亲河、生命河,系长江中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通城县幕阜山北麓,源头在通城县马港镇高峰村境内,与汨水同源。横穿鄂南的崇阳、通城、赤壁、嘉鱼,在嘉鱼西北角隅注入长江,全长三百六十五里。“隽水”之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西汉时期,当时因隽水之名而设立的“下隽县”,直至隋开皇九年废止。距今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赤壁、嘉鱼的隽水河中下游段,据说因三国东吴大将屯兵河岸,整治河道、根除水患,为纪念其功德遂改名为“陆水”。故今隽水河定义通常仅限崇阳、通城县境内的上中游段,干流长约两百余里。
隽水河发源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通城县幕阜山北麓,源头在通城县马港镇高峰村境内。干流全长187公里,流域面积3947平方公里。由南向北纵贯通城、崇阳、赤壁,经嘉鱼县陆溪镇注入长江。隽水河流入蒲圻(今赤壁)境内改名陆水河,据说是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驻军屯田于此而得名。今隽水河定义是从通城高峰村源头,流经两县七乡,至崇阳洪下壶头峡,干流全长110公里。
自通城县马港镇高峰村隽水源头至通城县的隽水镇铁柱村,为隽水河南隽段。隽水河通城县内长43公里,年径流量2.44亿立方米。
从崇阳县的肖岭乡柏树村到崇阳县天城镇壶头峡,为隽水河北隽段。崇阳县境内约境内约67公里,年径流量15.7亿立方米。
隽水是通城、崇阳两县母亲河,生命河,沿隽水两岸为肥田沃土,隽崇人民世代在隽水两岸繁衍生息。
隽水河发源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通城县幕阜山北麓,源头在通城县马港镇,海拔731米高的高峰村,高峰村六组的一眼古井系隽水河的源头所在,四季泉水奔涌,泉边古树合抱,绿荫掩映。
隽水河在通城境内,与县内最宽支流菖蒲港分流后,河床虽急剧变窄,东段干流在马港镇至九岭村之间已渐趋山间小溪,弯过90度后进入百丈潭水库。从GPS上看,百丈潭北部仍有上延的溪流,在潭下村向南延伸到鄂湘边界——界头村。
在界头村的桥头屋,有隽水源的蛛丝马迹。在桥头屋下,几株古树环绕一个简单的四角亭,背依土山,供奉着当地“城隍老爷”,在一块镌刻的石碑上,根据当地城隍庙的重修碑序记载,界头的位置正是隽水正源的所在之地。该处大岔水库的蓄水位已经贴近湖底,裸露的山体为松散的花岗岩质,很容易渗水,这也是隽水河源头这么多泉眼的原因,通城、崇阳两地的地下水非常丰富,在崇阳境内就有100余处泉眼,在通城山间,这些泉眼几乎俯拾即是。在界头,人们不吃门前溪流的水,而吃从泉眼里渗出的泉水。这种方井周围被密封了,放上水泵,每家都可以喝到甘甜的泉水。
流经崇阳、通城两县的隽水河,发源于通城县马港镇界头,鄂、赣、湘三省交界的幕阜山系北麓。由南向北,蜿蜒110多公里后,于壶头峡进入赤壁市,改名陆水,拓展为57万平方公里的湖面,北注长江。通城县取“水道通,地势顺,直注武昌城”之意,在元代,崇阳、通城两县,干脆就呼之为“上隽、下隽”。 虽说是“直注武昌城”,但在地图上,隽水进入赤壁市后,于陆溪镇注入长江,北上武昌城,还有蜿蜒140公里的长江水道。
通城县隽水镇因母亲河--隽水穿镇而过而得名,自唐宪元和二年(807)设镇,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以来隽水镇是通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通城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熊亚平同志于2017年8月11日,在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调研隽水河 “河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并在百丈潭水电管理处召开了河长制工作督办会,研究部署下阶段全县河库长制工作。
熊亚平同志一行深入到隽水河隽水镇、五里镇、马港镇等河段和百丈潭水系,详细了解隽水河整治非法采砂、生态环境保护和百丈潭水源地保护建设情况。熊亚平同志要求,实施“河库长制”,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实施“河库长制”的重大意义,以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来做好河流、水库的水质和水环境保护工作。
一是要加大整治非法采砂力度。河道违法采砂洗砂,破坏性和危害性十分严重,已成为全社会强烈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怨点。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要把握原则,健全机制,强化保障,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二是要加大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力度。要把全县的中小河流治理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水利工作之一,科学规划,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次规划,逐年实施。
三是要加大城区水环境综合建设力度。对城区河道治理采取PPP模式融资,在确保安全行洪的前提下,综合治理河床、河堤、河岸,打造生态景观。
四是要加大河库水库维护管理力度。各级“河长”、“库长”是河流、水库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树牢 “抓一方发展、保一方碧水”的责任意识,全力做好河道水库的维护管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既要挂帅,更要出征。要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所管河段、水库的基本情况,掌握所管河段、水库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措施。
五是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要以源头为重点抓防治,只有从源头治理,才会有源头活水。要坚持从源头上发力、从治污上破题,实现整治污染与转型升级互动、发展与保护双赢;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水库水质污染整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水库水质;要加强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农家乐污染等农业污染源治理,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该淘汰的要淘汰,该关停的要关停。
六是要加大河库长工作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河库长工作,号召人民群众积极支持与自觉参与,切切实实让通城的河流更畅、库水更清、堤岸更绿、景观更美。强化对落实河库长制和护好绿水青山的宣传,每个乡镇、每条河都要建立标识牌,通过宣传教育群众,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位于崇阳县的隽北大道。
位于通城县的隽西大道。
“《隽水天城》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崇阳文化工作进步碰撞出来的产物,崇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代表性的如一个成语(水滴石穿)、两部长诗(《钟九闹漕》和《双合莲》)、一面鼓(商代铜鼓);自然文化发展的氛围,产生了历史与现实的环境,文化艺术与崇阳自然山水相结合,具备了打造《隽水天城》这样一台高水准的地方民俗歌舞戏的基础;大气候趋生了《隽水天城》,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后,加快了文化创作生产的力度,历届县委、县政府重视文化工作,崇阳文化打造了很多品牌,《隽水天城》与之形成了文化产品的集成。”23日,记者在省城武汉采访崇阳县文体广局局长王向阳时,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隽水天城》产生的大背景、大气候。
一湾隽水河,一道回头岭,一条茶马道,一座古天城……秀丽多姿的山山水水,蕴涵着丰富多彩的风土民情。所有这一切,为打造舞台艺术精品崇阳民俗歌舞戏《隽水天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另一方面,把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搬上舞台,让它活在广大民众的心里,使“文化惠民”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才是对优秀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弘扬。然而,要把这些土生土长的散金碎玉般的民俗文化资源,
进行必要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时尚解读,整合、加工成精美的舞台艺术作品,
让现代观众在继承弘扬优秀
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愉悦,并且从中吸取热爱家乡、建设家
乡的精神动力。
《隽水天城》是由中共崇阳县委、县政府主持编排的一个大型民俗歌舞戏。该剧全场共一个半小时,由《序曲:滴水穿石》、《上篇:隽水》、《下篇:天城》和《尾声:吉祥烛光》四个部分组成。它将传统戏剧与现代歌舞相结合,以青年男女隽妹、天哥单纯的爱情为主线,通过恋人间的等待与坚守,
诠释了贯穿全剧的成语“水滴石穿”,展现了当代崇阳人的面貌。全剧将富有崇阳地方特色的商代铜鼓、提琴戏、崇阳方言(崇阳话)等诸多地方元素融入剧情中,在歌舞中充分体现了崇阳的民俗特色,传承优秀民俗文化,展现崇阳人民执着坚韧的精神品质。
“隽水河”是通城和崇阳两县的母亲河,虽然比沿海城市臭气熏天的河流要干净得多,跟20年前的“隽水河”比可谓是天壤之别。近年来,随着以工业化为主导产业的块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部分民众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河沙开采,给隽水河河床,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环境污染特别是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加。
在隽水河畔住了多载的老人说:“记得年轻的时候,隽水河的溪水非常清澈,鱼儿成群,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展了,隽水河的水却不再那般清澈了,已经很难抓得到鱼儿了”。
保护母亲河,这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同时也需要加强全体通城人民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在以“通城信息网”为交流平台的通城热血青年们的共同努力下,创作了《亲亲隽水河》这首歌,目的是为了呼吁两县人民爱护母亲河,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隽水河流域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维护优美的自然风光,这对通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隽水河是通城、崇阳两县人民的母亲河,因水质清亮、甘甜而得名。而近年来工业污染日益严重,为了呼吁两县人民爱护母亲河,在以“逍遥子”为首的通城热血青年们的鼓励下,创作了《亲亲隽水河》这首歌。
歌唱语言:通城方言
词 曲:罗 杰
编 配:胡波涛
演 唱:刘秀球
1=G 4/4 72拍/每分钟哎哟喂,依呀依呀咧
弯弯纽纽个隽水河叮吧清嘞
哎哟喂,依呀依呀咧
想死个人嗰隽水河分外亲啰
草绿天蓝金闪闪的沙滩野菜花儿黄
蝉鸣蛙唱唧喳喳的鸟儿潺潺流水响
摘一片荷叶捧一掬河水喝了个透心凉
赤脚踏上沙滩鸟语花香萦绕心情多舒畅
背上行囊依依难舍告别了爹和娘
为了心中的理想从此去流浪
黄河奔放,长江浩荡
还是忘不了隽水河畔童年的时光
盼归的游子哟心里装着隽水河
蹓蹓清洁的河床看看护河的爹娘
哎哟喂,依呀依呀咧
弯弯扭扭个隽水河叮吧清嘞
哎哟喂,依呀依呀咧
想死个人嗰隽水河分外亲啰
由逍遥子(卢祥华)出资并总策划,罗杰担任词曲创作,曾参与“水木年华”专辑制作的通城籍音乐人胡波涛担任音乐制作,特邀广州军区一线艺人通城籍歌手刘秀球倾情献唱。 通城人打造通城第一首出版级地方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