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2 20:14

难 (拼音:nán、nàn、nuó )是汉字通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难有繁体字做“難”。“難”始见于西周晚期金文。形声字,从隹,堇声,形旁隹为禽鸟之象,表示难的本义与鸟有关。结构在战国时出现不少,但后代没有得到传承。后又发展成了几种异体,但多数字最后到楷书作难,成为正体。简化字“难”始见于《薛仁贵跨海东征白袍记》及《兵科抄书》,本义是鸟,罕见用例。假借于不容易,困难。读nàn时,本义指茂盛。《朱熹集传》中说“难,盛貌。”这里的“难”读nuó,指变乱。

字源演变

此字是难的繁体字。其结构不甚明了。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甲组作图1;随后开始逐渐分化。春秋时期作甲组图2;此类文字是承自于西周金文。随后到战国了战国时期,开始演变,作甲组图3、4、5;随后开始演变成正体,发展成楷书,这是第一类。而战国时期文字有一类是从西周演变过来的,甲组作图6;此字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但结构规整,战国时期此字也开始慢慢演变,逐渐变得结构较简单,甲组作图7、8;随后演变到《说文》的篆体文字,甲组作图12;直至演变成楷书。这是第二类。第三类从西周演变过来的是《说文》中的篆体文字,甲组作图9;逐渐到了战国时期的文字,甲组作图10;此时文字与此时期的其他文字不一样,结构复杂且扁平。甲组图11构型是相对比较宽大的,直至发展到了楷体。

综上所述,金文三例,甲组图 1;由隹、堇二字构成。从隹,示其为鸟禽类。从堇,声符,注明音读。甲组图2、3并从堇省声。战国文字三例,甲组图4、图5承自甲组金文图2;甲组图8从堇声。篆文从鸟、堇声。楷书已定体。在六书中属于形声。规范字作难。

《说文》正篆字头作乙组图1,形声字,从鸟,堇声。难为《说文》重文或体。二字之别,仅在形旁作隹或鸟。隹、鸟古本形、音、义并近的一字分化,故作此作彼于表义无妨。隶变后楷书作𪄿。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鸟部》 那干切

鸟也。从鸟堇声。𩁘𪇠或从隹。

说文解字注

𪄿鸟也。今为难易字、而本义隐矣。从鸟。堇声。那干切。十四部。按堇声在十三部。合韵也。𪄿或从隹。今难易字皆作此。

广韵

nan [ nɑn˧ ]‖[ n̥ʰaːn ]

那干切,平寒泥 ‖暵声元1部

难,艰也。不易称也。又木难,珠名,其色黄,生东夷,曹植《乐府诗》曰:“珊瑚闲木难。”又姓,百济人。

《说文》作𪇼,鸟也。本又作𩁢。那干切。又奴汗切。四。

nand [ nɑn˦˩ ]‖[ naːns ]

奴案切,去翰泥 ‖暵声元1部

难,患也。又奴丹切。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字部》

古文:𩁢𩁬𩀙𩁣𩁲𩁩𩀏𩁤《广韵》《韵会》那干切。《集韵》那肝切。𠀤音䕿。《说文》:鸟也。本作𪄿。

又《玉篇》:不易之称也。《书·臯陶谟》:惟帝其难之。《咸有一德》:其难其愼。

又珠名。《曹植·美人行》:珊瑚闲木难。注:《南越志》曰:木难,金翅鸟沫所成碧色珠也。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难从党。见《姓苑》。

又《集韵》《韵会》囊何切。《正韵》奴何切。𠀤同傩。《集韵》:难,却除凶恶也。《周礼·春官·占梦》:遂令始难欧疫。《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礼·月令》:季春,命国难。又:季冬命有司大难。

又《诗·小雅》:其叶有难。传:难然盛貌。《释文》:乃多反。

又《集韵》乃可切,音娜。同橠。详木部橠字注。

又《广韵》奴案切。《集韵》《韵会》《正韵》乃旦切,𠀤音㬮。《广韵》:患也。《易·否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礼·曲礼》:临难毋苟免。《周礼·地官·调人》:掌司萬民之难,而谐和之。注:难,相与为仇讎。

又诘辨也。《唐史·韦处厚传》:张平叔议糶盐,韦处厚发十难以诘之。

又《书·舜典》:惇德允元而难任人。传:难,拒也。《释文》:乃旦反。

又《公羊·隐八年》我入邴传:其言入何难也。注:难,辞也。《释文》:乃旦反,一音如字。

又《孟子》:於禽兽又何难焉。注:难,责也。 又人名。《左传·文元年》:难也收子。《释文》:乃多反,一音如字。

又叶音臡。《汲冢周书》:旁队外权,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难。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难”字为左右结构,左边为“又”字,在第二笔一点写完,然后在正左方开始“隹”的书写。最后一笔一横结束书写。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