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6 23:54
雁塔晨钟是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城南荐福寺内的景区。
2011年荐福寺内进行局部修缮时,在晨钟旁立牌“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由陕西省青年书法家殷天题写。
清代每天清晨荐福寺寺内的僧人会定时敲钟,清脆悠扬的钟声响彻西安古城上空,数十里内都可听到。钟声清亮,塔影秀丽,在古城中别有一番韵味。清亮的钟声从塔院深处传来。空灵的钟声把人带到悠远的境地。因此小雁塔及其古钟即“雁塔晨钟”被列为“关中八景”之一。
小雁塔旁的钟楼内保存一口金代古钟。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渭河河底。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发现这口巨钟,“遂以巨车载之移置于上都大荐福寺,悬于殿右”(《咸宁长安两县续志》),挂在小雁塔旁的钟楼内。民国时期,此钟被“某军驻寺时毁裂”,使“雁塔晨钟”绝响多年。1993年西安市小雁塔文管所主持焊修了裂痕。1998年又重新铸了一口新钟供游人敲击。
荐福寺内这口金代大铁钟是公元1192年(金章宗明昌三年)铸造的,钟通高3.55米,至肩顶部高3米整,钮为蒲牢(神兽),高55厘米,口径2.45米,口沿周长7.65米,重约8000公斤。钟表铸字成六格方款,有阳文共计1000多字。首款铸有“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16字。次为礼部牒次官吏衔名五行,再下数行文曰:“鄜州鄜城县,阳务村铸钟。大维大金国岁次明昌三年壬子二月癸卯初一日嘉戊记。陕西京兆府路乾州武亭界崇教禅院先主持祖师僧,先师僧照翻屋舍圣像,铸金都会首住持沙门僧。下刻破地狱真言宝楼阁真言大明神咒。”铸文记载了该钟由武功崇教禅院主持委托在陕西富县一个叫阳务村的地方铸造而成。
“雁塔钟声”非仅清代康熙年间重修塔寺偶得铁钟之后,早在唐代小雁塔建成时,便有此声此景了。传说当年义净释经为早起礼佛、译经,向寺中主持建议“每日清晨击钟”。
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cheng hong,形容钟鼓之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是对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义净惜时精神的赞颂。
有民间流传,据说如果有人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的名字和所在地写在一张黄笺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人称“神钟”。
相关知识
荐福寺创建于唐代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初名献福寺,是唐高宗逝后百日,唐睿宗李旦为其父“献福”而建立的佛教寺院,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名为荐福寺。
小雁塔(荐福寺佛塔)修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公元707-710),塔形秀丽,挺拔玲珑,与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同是唐代长安城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性建筑。因规模较小,故称小雁塔,是唐朝精美的建筑艺术遗产。
2007年1月1日零时,十三声钟声之后,小雁塔迎来了它的1300岁喜诞。这十三声钟声是由西安市文物局从十三个有代表性行业中选出的十三位代表共同持杵敲响的,钟鸣十三下象征小雁塔走过的1300个风雨春秋。
雁塔晨钟,最早被清代文人朱集义誉为“关中八景”之一:“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朱集义的这首诗描绘了钟声的洪亮,雁塔的巍峨。关中八景中,雁塔晨钟是唯一以声音而取胜的一景。雁塔大钟铸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原是悬挂于武功崇教寺内的一口梵钟,后因渭河改道,寺庙冲毁,钟也失落到了水中,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位村妇在河边捶打衣服时听到河底发出的震鸣声,赶忙报告官府,发现居然是一口巨大的铁钟,这口钟重8000公斤,高3.5米、口沿直径2.45米,康熙皇帝命人把这口钟放置于荐福寺中,从此,小雁塔的钟声连绵不断,成为一景。
而后来,雁塔晨钟又被称为神钟,为什么呢?原来,清朝末年,有一位妇女来小雁塔所在的荐福寺求香拜佛,她的丈夫戍守边疆多年未归,杳无音信生死未卜,方丈让她把心愿写于黄表纸上,将其作法后贴于大钟上,然后命这名妇女击钟,三日之后她的丈夫果真回到家中。消息传开,远近的人们都来祈福敲钟,神钟之名便由此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当文物工作者对钟实施保护处理时,看到钟上下一层一层贴满了黄表纸,文物工作者的心中充满了泪水,可以想见过去是怎样一个战乱纷仍民不聊生的岁月。
今天,在这和平的年代里,十三个行业的十三位代表共同持杵敲响了雁塔晨钟,祈祷世界和平,祈祷国泰民安,祈祷西安腾飞发展,祈祷老人长寿,祈祷孩子天天快乐、天天向上,祈祷小雁塔千年万年不倒,永远笑傲蓝天。
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起初叫荐福寺塔,因为此塔比大雁塔小,故称小雁塔。塔身为密檐式方形砖结构,初建时为15级,后受地震破坏,塔顶震坍,塔身破裂,剩下13级,现在看到的是1965年弥合裂缝以后的小雁塔。该塔基座呈方形,塔底层每面长11.83米,通高43米。小雁塔塔身没有采用柱梁、斗拱等装饰表面,而以塔身的宽度由下而上地收敛,第五、第六层较宽,六层以上急剧收刹,形成圆和挺秀的轮廓线。小雁塔由一块块的方砖砌制,而形成了整体的浑圆,取得了较好的建筑艺术效果,整个塔形显得凝重秀丽,给人以苗条、俊俏、舒展的美感,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
唐代的密檐塔多数不能登临,而小雁塔内,从底部到塔顶是一个空筒,有楼梯单旋可攀援至顶。史料记载,小雁塔修造时,专请江南律宗大师道岸设计监修,曾经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及唐代建筑艺术的鉴真此时正跟随道岸大师学习建筑艺术,亲眼目睹了道岸大师建造长安小雁塔的整个过程。小雁塔的北门楣上还线刻有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图,线条流畅,衣袂翩然,其风格造型明显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小雁塔的修建费用全部由皇宫里的人出钱集资所为,虽前后不到三年,修筑质量很高,讲究磨砖对缝,被誉为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典范,比小雁塔晚一百多年的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就是仿照它来修建的。
古都西安已进入新的一年,2007年,我们眼下的这片神圣的故土,我们眼前高耸的巍巍雁塔,迎来了它的1300年华诞。
1300年前,这里是万众瞩目的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荐福寺的名字和武则天、唐高宗、义净大师联系在一起,而笑傲南天的小雁塔折射出大唐王朝的恢弘气度。小雁塔俯览了强国盛世的盛衰变迁,小雁塔感受了博大高远的唐人情怀,小雁塔承载了伟大时代的理想追求,小雁塔更保存了唐代建筑的原始风貌,是全国保存至今难能可贵的原态古塔。
当绚丽的晨曦、朝霞映衬出挺拔而秀美的塔影,当唤醒千年古都的宏大钟声在这里敲响时,光、影、声交织成了脍炙人口的绝美景观“雁塔晨钟”。雁塔晨钟记录了斗转星移、如烟往事,催赶着岁月进入了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