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陌村

更新时间:2024-09-19 22:30

雍陌村,以郑姓先祖郑子纲的号得名,隶属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村域面积约8.2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雍陌村北今罗三妹山脚下,已有先民生息繁衍。

北宋时,雍陌已立村。

随着古金斗湾不断淤浅成陆,雍陌村先民活动范围也由村北高地不断向南扩展。明代之前,村址尚在今中山温泉宾馆溜冰场处。

明代后,村址南迁至现址。因开村始祖姓洪,初名洪化村。

宋末元初,更名为雍陌村,属香山县丰乐乡。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属谷字都。

清道光七年(1827年),属谷都。

清光绪六年(1880年),属谷镇。

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五区。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中山县第五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第五区东桂乡。

1953年,属第二区。

1955年,属平岚区。

1957年,属三乡乡。

1958年,属三乡公社三乡耕作区。

1961年,属三乡区三乡公社。

1967年,属三乡公社。

1984年,属中山市三乡区,称雍陌乡。

1986年至今,属三乡镇,称雍陌村(行政村,1989年—1998年称雍陌管理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雍陌村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东北部,五桂山脉飞云岭系列南侧,北有翠山公路紧靠,距中山市区约20千米,东面距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入口2千米,距珠海地界亦只有两千米,距三乡镇人民政府约3.8千米。北与五桂山街道桂南村交界,东邻塘敢村,南接前陇村和泉眼村,总面积约8.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雍陌村位于三乡镇东北部的古金斗湾冲积平原北缘,地势北高南低,村北欲头山海拔308.1米,为全村最高点。东西约2000米,南北纵深约4000米,有山脉、高地、河道、溪流、人工河、林带。土地面积约6000亩,大体可分为旱作地、冲积地和沉积地。欹头山以西为罗三妹山,向东而走,组成飞云洞山列,前洋河发源于此。

水文

前洋河自北向南,流经雍陌村西侧,在村南东转再向南,汇入茅湾涌。村落沿五桂山飞云洞山列南侧,呈东西走向宽带状分布。村中曾有蕉坑仔、横石坑两座水库。

气候灾害

雍陌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炎热、潮湿,自然灾害主要有低温阴雨和霜冻、干旱、台风、寒露风、霜降风、暴雨和洪涝。

村落特色

空间布局

雍陌村仍有大量的村民居住,雍陌村居民聚居点分为公路上西堡居民点、中堡居民点、东堡居民点、14村民小组欧氏居民点、12村民小组雍陌圩居民点、公路下文阁一带居民点。西堡是雍陌村最大居民点,以郑氏、黄氏族人为主导,亦有少数人口的姓氏居民散居其中;中堡是雍陌村人口最密集的居民点,以郑氏、黄氏族人为主导,间有其他少数人口族人散居于此;东堡是雍陌村三堡中人口较少的居民点,主要是郑氏族人聚居,亦有其他少数人口族人散居其中;14队村民小组斗门欧氏族人居民点地方较少,居民点内为欧氏族人聚居;雍陌圩场居民点内大多是12村民小组各姓氏居民,其中亦有中、西堡郑氏、黄氏族人居住;公路下文阁一带居民点中村民基本是13、15村民小组的多姓氏居民。

雍陌村有郑氏民居建筑群、清代古民居、祠堂等极具岭南建筑特色的古旧建筑34间,其中祠堂6座、庙宇5座。主要街巷为雍陌上街、雍陌下街,除上、下街建设外,村内大小横街直巷,大多由卵石、大小不一麻石,混沙土建成。

经济社会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3403人。其中:男性1590人,女性1813人;80岁以上126人,最年长者100岁(女);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约20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工作约180人,实际在村居住户籍人口约322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540人,澳门同胞40人,台湾同胞42人。祖籍该村的华侨华人约970人,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中美洲地区。村民有郑、黄、欧、谭、李、陈、周、邓、张、梁等28姓,均为汉族。

经济

雍陌村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蔬菜、番薯、芋头、花生、木薯、马铃薯、甘蔗、柑橘、冬小麦等作物,塘鱼养殖和畜牧业为辅。1980年,该村成为三乡镇的塘鱼养殖基地,养殖品种除鲢、鳙、鲩、鲮外,还有鲤、鲫、塘鲺、罗非鱼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三鸟”和耕牛为主。

因地处山坡,植被繁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雍陌村创办农林试验场,但因土质问题而失败。现有生态林3400亩。民国时期曾出现以粮食加工(碾米)为主的近代小型工业。改革开放后,工业、第三产业等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村集体先后建起厂房4万余平方米,引进港资、台资企业40余家。由企业家霍英东、何鸿桑等人投资兴建,岭南派建筑大师莫伯治设计,邓小平亲笔题名的中山温泉宾馆,于1980年12月28日正式营业,为国内第一家合资经营酒店。1984年8月25日,中国国内首个高尔夫球场在该村建成开业。由中山温泉宾馆带动发展的房地产业也为该村额外增加了收入。

村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个体经营收入、物业出租收入、集体经济分红为主。

主要景点

雍陌村传统民居多为广府民居,也有南洋风格建筑,现存500多座,较著名的有郑观应故居、西堡郑氏家族宅居古建筑群、郑家大院、黄家大屋和旧洋楼等。

郑观应故居

郑观应故居,又名秀峰家塾,硬山顶砖瓦木结构,屋门前镶匾,有灰雕、墙画;室内保存有木雕篓空神楼、神台、人物、花鸟、狮子等,具有清代岭南雕刻艺术特色。现保存完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

村中现存宗祠10座,其中郑姓宗祠8座,为雍陌郑公祠、西栅郑公祠、潜庵郑公祠、鼓冈郑公祠、东轩郑公祠、纯一郑公祠、云庄郑公祠、鉴泉郑公祠;黄氏宗祠2座,为鹤洲祖祠、侣樵祖祠。村内宗祠均作祭祀场所使用。

雍陌郑公祠,坐落于雍陌村上街北,原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建筑整体为砖瓦木结构,有前厅、中堂、后寝三进,为郑氏族人纪念九世祖郑雍陌所建,村民俗称“老祠堂”。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建,2008年重修,外墙用蚝壳为材料。1958年“大跃进”时期,中堂、后进全部被拆除,前厅亦拆除三分之一。祠堂正门一侧有高出地面的平台,称钓鱼台。台两侧原立有一对横头石狮,后不知去向。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钦差大臣林则徐携两广总督邓廷桢往澳门巡阅,途经雍陌为暴雨所阻,下榻雍陌公祠厢房,留宿一晚。

西栅郑公祠、潜庵郑公祠、鼓冈郑公祠、东轩郑公祠,分别为郑氏族人为纪念郑雍陌长子、二子、三子、五子而建。

鹤洲黄公祠,黄氏族人为纪念九世祖黄元吉(号鹤洲)于清代建立,位于中堡中和里,分别于民国初年、2009年重建。侣樵祖祠,黄氏族人为纪念清代迁入雍陌村的始迁祖黄云翔(号侣樵)而建,初建时为普通样式,后祠堂前兴建郑氏鉴泉祖祠,黄氏族人于是在原宗祠上加盖一层,两层的祠堂在雍陌村绝无仅有。1949年后曾用作粮仓、民兵部与村委办公点,现空置。

村中原有家祠积厚堂(晓溪家祠),建于清末,为郑晓溪兄弟纪念家族历代祖先所建,乃雍陌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祠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民国时期,郑晓溪借出家祠供雍陌小学作校舍,后除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被入侵日军征用作厨房外,家祠一直为雍陌小学校址。1981年雍陌小学重建,校舍全部被拆,积厚堂不复存在。

庙宇

雍陌村中有南阳祖庙、天皇祖庙、罗仙姑庙、圣堂祖庙、黄佛祖祠、佛祖殿、永寿寺、宝聚庵和隆胜庵等庙宇。

南阳祖庙,位于雍陌村大街东端,供奉诸葛亮,始建年份不详,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19世纪后期(2次)、1990年重修。现保存完好,供村民拜祭。天皇祖庙坐落在雍陌村中堡北面村边,始建时间不详,上溯至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已有天王堂。明万历六年(1578年),天皇祖庙已经建成,并铸有生铁大钟,“大跃进”时期被拆卸。

永寿寺,原坐落于雍陌圩,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由香山县副将张维和县中名士郑交泰倡议建造,现已不复存在。2009年,雍陌村委会向相关部门申请重建永寿寺,已获批准,仍在筹建中。

隆胜庵,位于南阳祖庙后方、宝聚庵旁,始建于清末,改革开放后庵堂正厅倒塌,2000年重修。宝聚庵,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位于南阳祖庙后方,至今保存尚好。

雍陌上街

雍陌上街,位于南阳祖庙西侧,是岐澳古道南干道重要组成部分,原为石板大街,贯穿村东西两头,长约1000米。始建于宋代,清同治八年(1869年),郑观应以其父母(郑启华和刘、陈两夫人)名义捐资重修。光绪三十年(1904年)乡人刻石纪念,现两块石碑分别立于雍陌上街东、西两端。2001年,经村委会多次召集村民商讨征求意见,决定改造为水泥路面。自此,石板街不复存在。

罗三妹山

罗三妹山,原名锣鼓山,又名罗仙姑山。位于中山温泉北面,海拔98.8米,因孝女罗三妹的传说而得名。传说罗三妹自幼尖去父亲且家境贫寒,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罗三妹十分孝顺,侍奉无倦,后来母亲病逝,她悲痛欲绝,十多天粒米未进,哀伤而死。为纪念这位孝女,人们将山命名为罗三妹山。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广东,登罗三妹山,至罗仙姑庙,留下言喻深远的“不走回头路”名言。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清光绪《香山县志续编》及《郑氏雍陌房祖谱牒》记载:宋末元初,惠州路通判郑菊叟六世孙郑鼎实入赘洪化村,为雍陌郑姓始迁祖。郑鼎实曾孙郑子纲(字秉常,号雍陌)为人孝悌、行善积德,名声响誉一时,逝后,乡人感其贤,以甘号冠村名,称雍陌村。

历史人物

郑文瑞(1812年—1893年),郑观应父亲,因乐善好施及力助各省赈务,多次受清廷表彰。

郑廷江(1838年—1892年),郑观应同宗叔父,被封为通议大夫,19世纪50年代在英商上海新德洋行担任买办。

郑观应(1842年—1921年),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代表作《盛世危言》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等领域。经清政府获准,郑文瑞、郑观应的事迹被载入《广东省志》和《香山县志》。

郑锦(1883年—1959年),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家、画家,中国画坛一代宗师,是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创校人兼首任校长。画作《娉婷》入选日本文部省美术展,是中国画家的作品第一次被选入日本级别最高的美术展览。

郑天锡(1884年—1970年),中国近代法学家、外交家,曾任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常任次长、政务次长、国际法庭常设法官、国民政府驻英国全权大使,著有《国际私法中关于确定契约能力的法规》《东方与西方》等。

郑景康(1904年—1978年),摄影艺术家,中共革命新闻摄影事业的开创人之一,也是摄影教育家.曾经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拍摄肖像照。

郑克鲁(1939年—),郑观应曾孙,法语翻译家,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茶花女》《悲惨世界》《基督山恩仇记》等法国著作1700万字,个人论著2000万字,结集出版成《郑克鲁文集》38卷。

传统民俗

春节(农历一月初一日):春节期间,除了常见的过节习俗外,雍陌村还流传下来具有地方特色的过年民俗,许多村民家庭都有在年初一吃斋菜素食的习惯。据说这种习惯源于前人的古训,年初一不杀生,不吃荤,可避免一年之厄运。早饭后,给长辈和至亲拜年,参加村里举办的新年文体活动。中午,家庭主妇制作“豆捞”拜神,然后给家人食用,取其“有捞、好捞”的意头。

年初七俗称“人日”:即人的生日。许多人家习惯蒸萝卜糕,或者炒白糕作早餐或午膳。

清明节是三乡地区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外的雍陌村人清明节必回乡祭祖。各族宗亲分别到村北沙头角山等山地祭拜祖先,然后隆重聚餐。

村民有农历七月初七用村北山边井水泡制冬瓜水的习俗。这种冬瓜水被认为有消暑、治疗大热之症的功效。据传,用“七月七水”浸制出的冬瓜水能经久不腐。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是老人节,当日,家人向老人祝贺长命百岁,年青人三五成群出游登高望远。晚,大多数家庭准备九样大菜(九大簋),一来祝贺老人健康长寿,另一目的是向历代先人追悼补偿祭祀,原因是每个家庭都有先人去世,由于日常农事繁杂,先人生辰忌日未能及时祭祀,家人深感不安,后来,村民乘九月初九日农闲时节,又是老人节,作九大簋祝贺老人,又祭祀先人,补回平日过失,久而久之,成为雍陌村民的一种风俗。

非遗项目

三乡木偶戏,是中山市三乡镇一种传统的民间戏剧,在清道光末年(1850年),由湛江木偶戏艺人郑开源引入到三乡镇乌石村的雷剧木偶发展而来,是以木偶为主要演出道具,模仿粤剧戏班的全套演出,并配套音乐、配音、雕刻、偶像装饰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民间各类频繁的祭祀活动以及富余的农民劳动力,催生对木偶神功戏的需求。三乡木偶戏的表演者最初以农民为主,农闲时学习木偶戏,在祭祀节令时到在本村及周边四乡为“神诞”演神功戏或在“耍菩萨出会景”时参加巡演。

北宋期间,郑氏族人从福建南迁香山三乡后,三乡老郑均按福建俗例以茶相敬,并制作点心茶果供品茶者享用。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是来自福建的茶果饮食习俗,后与本地风俗相结合,成为了独特的三乡茶果饮食习俗。三乡茶果是当地乡村农家都能制作的传统食品,也是人们逢年过节、馈赠亲朋的必备礼物。三乡茶果的品种有白水饺、芋头糕、萝卜糕、角仔、叶仔、豆捞等。时至今日,三乡人仍然保留吃濑粉、糕点的习俗。由于现代饮食日趋多样化,三乡茶果饮食习俗面临冲击,三乡茶果的饮食习俗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淡忘,其制作手艺的传承更是后继乏人,曾一度处于濒危状态。但随着当地政府对茶果饮食习俗保护的重视度的提高,通过结合传统节日,开设茶果制作研习班等一系列茶果制作体验活动,以及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线上线下(包括茶果主题明信片,老字号茶果店的宣传)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重新热爱茶果饮食文化,主动学习茶果制作技艺,加入到该项非遗传承中来。

罗三妹的传说是流传在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及周边地区的民间故事。自明代诞生以来,一直流传至今。罗三妹的传说承载着当地村民对孝道美德的颂扬而得以代代相传,同时,罗三妹的传说与雍陌村中流传的牛仔王与温泉的传说、欹头山神牛的传说、黄佛祖传说等民间故事,伴随村民长年往返岐澳古道谋生的足迹,也传播至香港澳门等地。雍陌村是的华侨之乡,因此罗三妹的传说等民间故事也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维系乡情的一条重要纽带

村志族谱

雍陌村中收藏有郑氏族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编修的25卷本《郑雍陌祖房谱》,内有蒋介石林森孙科王宠惠陈公博蒋作宾等人题字。郑雍陌家族曾定下家规,后人称之为《郑雍陌祖房家规》,内有“子孙当勤以光宗族,如学业不成亦当为农为商,是守本分”等内容。2012年,雍陌村撰修《雍陌村志》。2014年,制定《雍陌村自治章程》。

方言

雍陌村通用闽方言三乡话。

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