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13 12:53
雪雀属(学名:Montifringilla)雀形目、雀科下的一属,共有3个物种。模式种白斑翅雪雀体长达16.5-19厘米。它有棕色的上体、白色的下体和灰色的头部。有一块狭长的白色翼板。夏天,其直喙是黑色的,其喙的颜色亦会变黄。飞行时,它们显示出其有巨大白色翼板的黑色翅膀、以及有白色边缘黑色尾巴。
雪雀属(Montifringilla)由德国鸟类学家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布雷姆(Christian Ludwig Brehm)于1828年引入。该模式种随后被指定为白斑翅雪雀。该属的名称结合了拉丁词mons、montis“山”和fringilla“雀”。
从形态学,遗传学,生态学及地理学等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将雪雀属划分为三个亚属阶元:原雪雀属种间,棕颈雪雀(M .ruficollis)、棕背雪雀(M.blanfordi)与黑喉雪雀(M.davidiana)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白斑翅雪雀(M.nivalis)与褐翅雪雀(M.adamsi)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建议可将其各自提升到亚属这一阶元,雪雀亚属Montifringilla与地雀亚属Pyrgilauda。前者包括包括白斑翅雪雀与褐翅雪雀;后者棕颈雪雀、棕背雪雀、黑喉雪雀、与阿富汗雪雀、第三亚属仅有白腰雪雀(Onychostruthus taczanowskii)。
自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将之前的三个亚属均提升为属,雪雀属仅保留3个物种,即褐翅雪雀、西藏雪雀和白斑翅雪雀。
雪雀属三个物种均是高山和高原鸟类,栖息在海拔2500-4500米的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原地区,尤其喜欢多岩石的山地,也常出没于高山沟谷、高原上的房舍和居民点附近。
留鸟。常成对和成小群活动,秋、冬季节集群较大,有时多达百只以上。在山边悬崖和裸露的岩石上,相互间混群。甚不惧生。性活泼,耐严寒,冬季高山雪大时,也常向下部迁移,但季节性的垂直迁徙现象不明显。多在地上活动,奔跑迅速,行动敏捷。有时也飞翔,但不远飞和高飞,多贴地面低空飞行,飞不多远又落下。
以草籽、果实、种子、叶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繁殖季节主要以昆虫为食,包括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的幼虫,也吃蝗虫、甲虫、夜蛾、瓢虫、蚊子和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性食物。
雪雀的分布呈现明显的规律性,东西走向,基本贯穿整个亚欧大陆高山带。青藏高原是雪雀的分布中心,在这里有若干个亚种不同程度的重叠分布。在青藏高原隆起前,此地是低海拔的丘陵旱生植物草原,雪雀的原始种类有可能广泛分布于此处。青藏高原的隆起带来新的生存环境,雪雀的原始种类不得不面临新的生存压力,为适应新形成的气候条件,雪雀从原始种类中分化出一支来以适应新环境下的寒冷气候。在竞争压力的迫使下,雪雀向四处相似的生境扩散。
繁殖期5-8月。繁殖期间雌雄鸟甚为活跃,雄鸟常围绕着雌鸟鸣叫,并相互追逐。也有报告说在求偶期间,雄鸟还进行像百灵鸟一样精巧的炫耀飞行和在地上作求偶跳舞表演,同时还发出一种像击鼓似的歌唱声。成对或分散营巢繁殖,偶尔也有小群集中大一起营巢繁殖的。
营巢于悬崖和岩壁洞穴、废弃房屋墙洞和鼠兔废弃的洞穴中。巢由枯草茎叶构成,有时也杂有一些草根和废物,内垫有羊毛、鼠毛等兽毛和鸟类羽毛。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进行,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5枚,卵白色,大小为24.5毫米×16.4毫米。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