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7 11:03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贵州黔东南雷公山兽类鸟类及两栖类重要栖息地入选。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ˊ~108°24ˊ,北纬26°15ˊ~26°32ˊ。
保护区北起台江县的南刀寨,南至雷山县的开屯、高岳山,西抵雷山乌尧、乌东、猫鼻岭一线,东达台江县乌迷寨、剑河县大坪山、榕江县小丹江一线,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15公里,形状不规则,总面积47300公顷,其中雷山县占总面积的75%,台江县、剑河县和榕江县分别占总面积的8.9%、8.5%和7.6%。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东部江南台隆主体部分的雪峰迭台拱,地层由下江群浅变质的海相碎屑岩组成。岩性主要为灰色板岩、粉砂质板岩、夹变余砂岩和变余凝灰岩;下部有千枚状钙质板岩和团块状大理岩;中上部有大量复理石韵律发育良好的凝灰岩。这类岩石的塑性极强,抗压强度及弹性模数较小,易于风化,难以产生裂隙,在地貌上形成缓坡、丘陵。然而经过区域变质作用之后,风化裂隙带发育良好,浅层地下水极为丰富,利于绿色植物生长发育。
雷公山复式背斜组成区域构造的主体,轴向呈北北东向,由若干次级背斜及向斜组成,自东向西有雷公坪向斜及新寨背斜等。雷公山地形高耸,山势脉络清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山脊自东北向西南呈“S”形状延伸,主峰海拔2178.8米,主脊带山峰一般大于1800米,两侧山岭海拔一般小于1500米。位于雷公山东侧的小丹江谷地海拔650米,是本区最低的地带。该区河流强烈切割,地形高差一般大于1000米。
雨量充沛、降水日和云雾日较多,日照少。年均温因海拔高度而异.山麓为14—16℃、山腰为11.7℃、山顶为9.2℃,年均温14.3℃,1月均温3.6℃。7月均温23.5℃,大于等于10℃的天数为197天,无霜期230天以上,有结冰现象,结冰期约20天;年降水量1400—16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黔东南地区的重要水源区,有数十条溪流由此流出,汇集成巴拉河、五迷河、太拥河、平江河、排调河等,成为清水江、都柳河的主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土壤垂直带明显,自山麓至山顶分布有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和山地灌丛草甸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质地良好,土体湿润,土壤有机质含量达5%以上,土壤肥力水平高,适宜于各种林木的生长。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区划为三个分区:
核心区:核心区位于保护区的中部。核心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研究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同时也是中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林和保护、科学研究和繁殖培育基地;它也是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基因库,有19种植物和26种动物属国家级保护对象,特别是秃杉属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孑遗种,爬行类动物资源丰富全国著称;它还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极为明显的分水岭,也是源于此地的清水江、都柳江的主要补给源。区域范围:由雀鸟村至新寨、干茶西、熊迁坡、九眼塘、木樟坳顶、雀鸟坳顶、雷公山、野得坡、冷竹山、白当、桥水溪口、大毛坡、七里冲。面积17334.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6%。
缓冲区:缓冲区是核心区与实验区的过渡地带,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扩大和延伸被保护物种的生长和活动区域。其主要特征是:主要保护对象分布较多,自然生态系统较完整,以原生生态系统为主,也有少量次生生态系统存在。其范围是:由白虾至别正非、陡寨、石灰河、长水平、野躲牛、三湾、屋角、双溪、凉风洞、新寨。面积9504.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1%。
实验区:实验区是保护区内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地区,自然生态系统不完整,次生生态系统已占较大比例。其主要功能是对核心区起到更大的缓冲作用和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纽带作用。面积20461.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3.3%。
植物已经鉴定的共有1390种,分属273科679属。其中,种子植物825种,蕨类249种,苔藓112种,真菌203种。保护区共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异形玉叶金花、白辛树、秃杉、马尾树、水青树、金佛山兰、鹅掌楸、福建柏、十齿花、香果树、半风荷、柔毛油杉、翠柏、木瓜红等列入国家一、二级濒危、珍稀重点保护植物20种。特别是重点保护对象—秃杉,起源古老,仅在中国云南的怒江、澜沧江流域,湖北的利川和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有分布。雷公山的秃杉林群落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原生性较强,现尚保存完好的秃杉天然林有35片,面积约15公顷,最大一片面积约2公顷,是中亚热带唯一的天然秃杉林的研究基地。
已经鉴定的共有518种,分属39目132科。其中:鸟类121种,兽类54种,两栖类36种,爬行类56种,鱼类29种,昆虫类202种。另有蚊相29种,分属4个属。特别是爬行动物物种非常丰富,占贵州爬行动物总种数的52.8%。保护区内共有豹、白颈长尾雉、大鲵、鸳鸯、猕猴、穿山甲、黑熊等23种一、二级保护动物。另外,还有两栖类尾斑瘰螈、棘指角蟾和雷山髭蟾3个新种。尾斑瘰螈为贵州特有种,仅雷公山和梵净山有分布,雷山髭蟾为雷公山特有种,仅发现于雷公山。
穿衣树:雷公山海拔1600米以上生长着玉兰、杜鹃等树,因常年低温,空气湿润,古树枝上长满了一些黑色的毛,称之为穿衣树。
苗皇城:在雷公山苗族人相传中,雷公山东北侧海拔1850米的雷公坪曾建有皇城一座,住户上千,名叫“展细雨”王国。至今,在这宽达400亩的高山坪地上,还常掘出瓦砾、陶具、铁器及屋基等;在方圆百十里的原始森林中或荒岭边、山谷旁,有古坟古墓几百座。清雍乾义军首领张报九,咸同义军首领张秀眉、杨大六也曾以此为根据地,反清抗暴。
八卦林:在雷公山黑水塘一带,人进入此境,犹如走进八卦阵,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知回路,罕有人迹,即使是当地的山民猎户也少有人进入。
猴啸谷:雷公山多猴,雷毛公路约32公里处有岩石猴子岩,常有群猴栖穴,称为猴啸谷。
千角场:在雷公山黄羊主峰北侧下约十里有一深谷,相传为张秀眉、杨大六18年抗清义举,在被清军围剿时的最后大元帅府第中藏兵上万,建有粮仓、兵库等。义军在与清军决一死战前,曾在此携家眷跳铜鼓,鼓有12面,戴500对银角,故有“千角场”之称,跳鼓三天三夜后,将铜鼓土埋,印玺等一干珍品藏之洞中交将洞品炸塌,砍伐树梯,最后突围。百年后的今天,曾有村民挖得铜鼓一面,并发现藏谷洞穴,得炭化灰谷若干担。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中亚热带森林植被资源比较丰富的重要地区之一。这些森林有些虽然受到一些人为的干扰和破坏,但它的群落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空间结构、群落动态以及它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中的功能等方面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并具有珍稀种、孑遗种与特有种三者兼备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始面貌,是难得的科研教学基地。
此外,由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特殊,特别是由于森林植被的大面积覆盖,不但对黔东南地区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环境改善及生态平衡的维持起着支柱的作用,而且是清水江、都柳江两江流域水量的补充和调节的源泉,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水资源的重要维持者。
保护区内可以合理利用的自然资源,较为突出的还有水资源。水质优良,无污染,水力资源丰富。气候的垂直分异,可用来配置各类经济植物的种植。此外,本区有中草药625种,有些可以扩大栽培。加之山势雄伟、瀑布多级、山花遍野、森林苍翠,苗族风情浓郁和历史遗迹,具有旅游价值。
2022年3月,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意外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冠鹃隼,黑冠鹃隼的出现,使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更新至61种。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现下设7个科室、5个管理站、1个实验场、4个林业派出所、3个检查站。全局人员编制156人,其中保护区92人,实验场64人。在职职工97人,其中保护区74人,实验场23人。文化结构:大专以上文化33人,占34%,中专41人,占42.3%。中级职称9人,占职工人数的9.3%;初级职称25人,占职工人数的25.8%。现建有职工宿舍和办公楼10326平方米,专家接待室830平方米,动物驯养场一个1000平方米。为保护区开展科研等工作创造了条件。
2020年11月,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2年11月,入选贵州省2022年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