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

更新时间:2023-12-10 18:48

雷子,当代诗人。本名殷效庚,1975年2月1日生于河南焦作,1991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至1992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军政训练。文学评论发表在《成言艺术》(网刊)、《中华读书报》、《译林》期刊杂志上。

个人简介

雷子,1991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至1992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接受为期一年的军政训练。1992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正式开始学习生涯,所学文学专业,师从孙玉石、温儒敏、王岳川、钱理群等知名教授。在北大期间,思想颇为活跃,于1993年5月同时加入北大五四文学社和学海社,时任学海社副社长,于翌年代表北大领取“505”学术贡献奖。加入北大五四文学社后,受欧美现当代诗人启发,尤其受兰波、马拉美、荷尔德林、帕斯捷尔纳克等诗人影响,风格尝试由具象写实突进到超现实主义中,其代表诗作《海洋六首》获得1994年北大未名湖诗会三等奖。在校期间,有作品发表在《语文报》、《大学生》、《顾城弃城》等报刊书籍中。

1997年返乡工作,2000年开始接触网络写作。工作期间仍不放弃对诗歌技艺的探索,坚持长期不辍的精神实验。其中于2004年旅居云南写作一年,写下大量现代派诗歌,并受奥地利现代派诗人里尔克的启发,写下《定时祈祷文》37首。有文学评论发表在《成言艺术》(网刊)、《中华读书报》、《译林》期刊杂志上,是相对活跃的网络写作诗人和个人诗歌探索者。有大量诗歌发表在网络,并因个人独到的见解与视角而颇受关注。

写作情况

自1992年进入北大并受同侪影响开始诗歌写作以来,雷子的诗歌写作一直受到现代主义诗人的显著影响,他对海子、西川、艾略特、佛罗斯特、金斯堡等中外诗人的持续关注与研习,构成了逐渐形成的词语意象的独特性、跳跃性与抽象性,以及由个人精神世界探索带来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对于汉诗,雷子选取古代文人豁达澄明、无欲无求的精神世界作为自己写作的参照体系,同时持续对困扰现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文化现象进行解构和剖析,并由此建立起自己的“二元语言结构”体系,在他最出色的作品中,诗歌的音乐性和美感是流动的,触手可及的,充分体现出诗歌的艺术气息与精神色彩。

作品

对白塔的一次写生

天空像一张蓝帆布做的白纸,

瞬间便被捅破了

像印满着斑点的墙壁

倾泻并压过来

压在每个人的肩膀上,

像久已被遗忘或忽略的沉重

哪个裂痕

又把我们揪起并填补

电话里渴望友情

或性爱,四月的寂静下午

每一件美好的事物

或风干

或被毒化,

像稻草人的眼睛.

永无止境,像寂静的天空

飞过的一簇鸟群,用一枝笔

描写性爱,

或者一个小学生在寂寞课堂里

难以播弄的光阴.

景物依然矗立威峨于峰颠,

并纹丝不动,它没有眼睛,

并不在乎时代的象征

或纪念物上人们频频抬起的眉毛.

它甚至不需要影子,

因为它从不挪动.

那么一定是它自身的形式

造就了它洁白而崇高的命运,

在正午它挺立,

并傲视城市下爽快湿滑的

豪雨.

正像它洁白而挺拔的脊背,

正对着马路对面

硕大的银行,两种影子交织

并不干扰

甚至有一种无声的沉默

或者说是谴责,

我们同时受着火的制约或者惩诫,

但以两种形式.

两种真理,一种是信仰的正午,

一种是诡谲的午夜十二点,

两种树叶的驳纹

并不妨碍一列火车

通过城市鱼的眼睛.

在行人的面孔里,在闪烁的表情中

每个人都渴望温暖,

尽管并不缺乏寂寞.

在这样的夜晚,有一个人用石头

排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

命运模型,城堡里的水

溢出并通向皮革马里翁

接受斋戒.

又一个下午,一个无意中闯入白塔

视线的陌生人,用孩童般的

眼睛,寻找着厄洛斯的余烬

或者信仰的现代形式

在一个特定的瞬间,他仿佛

又回到了巴山的夜里,一个母亲

缠线织毛衣的下午,一只手

它的纹路像一束急促的脚步

打开并凝结,青色,黑色,

蓝色,灰黑色,黑蓝色,

灰白色,像一桶永远宁静并致远的

水,百合呈现

它最初幸福的颜色,白塔——

只不过是城市的一个影子

像飞鸟编织的圣者书

或者箴言的神仙图卷,

在一次大火之后,它用新生

告诉人们,对于城市

它更是一种需要久久

铭记和忆及的缅怀,或者说尊敬

如时代永远明亮

和燃烧的洁白炽热的月夜。

1992年的火红色鸡冠花

——一封寄自美国的明信片

纯属巧合,秋天。我揣着一本词典。

背着帆布书包就这么孤单一个人站在这里。

黑色的山坡上的黎明,看起来还很幼稚,

词典里还夹着一封寄自远方的求爱信。

天气晴朗,可这个地方最近老是下雨。

原谅我这个小鼻子男人的笨拙吧。出于嫉妒,

那些文字也掩盖不住浓厚的乡土口音。

白云象是无家可归的孤魂。

天空在大声的擤着鼻涕。

我的海员的爱情还远不可及,

我的幸福多像毒化我的胃部的

粉红色的糖块,无奈的连个地址也未留下。

下楼梯的裸女——对杜尚的一次写生

“点,点上一枝烟”,

一个少女的眼睛在无可奈何的转动。

严谨而警惕的绅士,

放下了刀中的鱼盘。

面包和纸牌

在光灯下彻底放大

其轮廓与底部的手掌

面积摊开,

有地图般偌大。

报纸在一点一点消解

本来人们无所不能的想象力。

视觉跟着文字

做黄昏最后的颤动。

“不如去原野上散散风!”

吉拉德娜提议,

这时,楼梯上的搁板上

却一点一点的挪动,一种茫然的巨响。

像石林中的瀑布,像一阵被放大的时间

穿行在晶体中不断被打破或

穿孔的微渺时光散步者

在洞屑与石化宇宙中留下的一点痕迹

声音无处不在,并不断希冀在征服时间

的旅程中焕发出

夏日一般的光芒,

一簇篮子

顶住穹隆的黑暗结构

然后一束兰花

在黑暗中撒下一簇

火,

这火明亮而又栩栩动人,

沿着古老的形式

甬道,

通向另一个陌生的清晨

那里的一个画家

用琵琶唱出秋天的款曲

石头,月亮,河流

饥饿,渔夫,面包

最高真理在画家的布架上

展现

梦娜.丽莎的陌生

印象派的裸女,

一束天光,印证着

巴黎到柏林的

跃进式庄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