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7 20:22
过去在讨论中,有“雷州文化”、“雷阳文化”、“高雷文化”等众多备选提法,“雷州文化”无疑是比较合适的提法,由于雷州半岛从唐代起就由雷州府管理,而雷州府的管理区域和建制与如今的湛江市相当,所以,称之为“雷州文化”理由比较充分。
但是,由于过去三雷之一的海康县改名为雷州市,从而干扰了人们的视线,其他地区的人有可能误以为“雷州文化”与已无关从而另有想法。
司徒尚纪教授的上述定义解决纷争,统一认识做出了贡献。
这一定义说明,“雷州文化”是“雷州半岛地方文化”的简称,如果大家都在这个层面上理解和使用“雷州文化”的概念,就会使人的认识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
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独树一帜。
雷州市是广东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雷州半岛中腹,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扼琼州海峡之咽喉,乃古代“海上丝路”之要津,素有“岭南名郡”、“天南重地”之称。
在数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雷州半岛的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以及湛江市区和廉江市、吴川市的部分地区,逐渐形成独特的以闽语雷州话为通用语言的区域文化(即“雷州文化”),雷州城是雷州文化的核心区域。
雷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繁衍生息,自元鼎六年 (公元前111年)置徐闻县治、合浦郡治始,长期为县、郡、州、军、路、府、市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岛及环北部湾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雷州话(Leizhou dialect ),即称雷语 , 海内外雷人同胞的共同母语。属闽语系一支,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东省西南部 、广西东南部 以及海外的东南亚、欧美华人华侨聚集地区。
雷州话通行范围很广 ,是雷州半岛及周边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使用语言。今湛江市属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县、麻章区、东海岛、廉江市南部、桂东南等地都通行雷州话,国内人口覆盖800多万,海外人口约150万,为广东省四大方言之一。
来自不同地区、民族或民系的文化,长期在雷州半岛上交流、碰撞、整合,大约在明代,主要以雷州话(亦称黎话,但不是海南黎族使用属壮侗语族的黎语)形成为标志,表明雷州文化作为福佬文化一个亚文化产生。
明人王士性指出:“廉州中国穷处,其俗有四民:曰客户,居城廓,解汉音,业商贾(指客家人);二曰东人,杂处乡村,解闽语,业耕种(来自闽语区之人);三曰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种为活(指黎族人);四曰蛋人,舟居穴处,仅同水族,亦解汉语,以采海为生(指水上居民)”。此处所说廉州包含今雷州半岛。
清代雷州话进一步成熟,外地人已听不懂这种方言。乾隆张渠《粤东闻见录》指出:“高廉雷琼之间,益侏难解。官司听讼,恒任隶役传达。至于吏、礼户库,往往呼此而彼应,即胥役亦不能辨。幸近奉功令,士人应试,皆先学习官音,庶臻同文之盛云”。当然,雷州风俗、饮食、宗教等也在此前后定型,表明雷州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文化体系脱羽成熟,也是多个文化要素历经长期整合的结果。
千百年来,雷州人民自觉丰富生活情趣,形成富有雷州特色的民间风俗。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包含了宗教、艺术、体育等内容,涉及生产、饮食、祭祀、娱乐多个方面。雷州民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独树一帜。主要包括雷歌、雷剧、姑娘歌、雷州音乐、闹元宵、雷州傩舞、井尾坡民俗节、风筝节、十三腔、舞鹰雄、雷州飘色、人龙舞、下火海、滚筋床、穿令箭、目连舞、头禄花灯、蜈蚣舞、高跷龙舞等。
此为关于岭南族名最早记载,其中“里”为岭南各族主体,雷州半岛时属交趾部,自属土著里人分布区。魏晋以后,雷州半岛属合浦郡地,亦为俚人区域。隋唐时期俚人发展为大规模部落联盟,高凉冼氏“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冼夫人势力覆盖粤西南、海南等地。不过,隋唐已有俚僚往往合称。
其时雷州还是“瑶、壮、侗、僚与黎杂处之地”,但他们多是从俚僚中分化出来的,有一部分相继走上汉化道路。古代黎族不限于海南岛,雷州半岛也是其居地。后来他们部分汉化,部分迁居海南。俚僚文化在雷州半岛留下深深的痕迹,在各个文化层面上表现出来;又因为俚僚文化是雷州半岛最早的历史文化,所以也是底层文化,成为以后雷州文化最基本构物之一。
雷州三面临海,其海洋地理环境与资源遂成为最富海洋文化特性的闽潮人移居和开发的对象。唐代,已有“徙闽南之民于合州”之说。宋以后,移居雷州的闽潮人更多,幷发展为当地居民的主体,这有大量家乘、族谱记载。明清迁居雷州闽潮人不减于前。明清时应募至雷州半岛开垦的闽潮人更不在少数。闽潮移民所带来闽潮文化在雷州空间占用和流布,整合雷州文化一部分。可以说,闽潮文化是雷州文化一个最重要来源,从雷州居民后来归属于福佬系看来,这诚不为过。
秦汉中原封建势力进入雷州半岛,设立郡县,中原汉文化开始在当地扎根生长。
汉代兴盛一时的徐闻、合浦港,即为汉文化在当地传播的强大基地。其中徐闻港地望不出雷州半岛,无论今徐闻还是海康都有大量汉墓,仅徐闻就有290多座,出土“万岁”瓦当、卷云纹瓦、陶板瓦、灰坑、井、柱洞、宜宫砖、钱纹砖等建筑遗存遗址,以及铁、铜器、五铢钱、龟钮铜印、各种陶器等,显示今徐闻县西南五里镇二桥、仕尾一带大有可能为古徐闻县城或港口,中原建筑文化在当地传播无可置疑。
在与海康邻近的徐闻沿海,也发现不少汉代文物,其文化风格与在广州、澄海、五华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或相似,既受南越文化,也受中原汉文化影响,有非同寻常的渊源关系。至中原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精神文化等,也先后传播至雷州各地,渐渐成为当地文化主宰。例如刘宋时徐闻著名大户阮谦之,其祖父东晋时举家迁入徐闻,数十年后到阮谦之时,已发展为当地豪绅大户,成为封建文化在徐闻的代表人物。
经唐代俚人大规模汉化或他迁,到宋代以降,中原汉文化渐渐成为雷州主流文化。虽然闽潮文化这时也伴随移民高潮传入,但它代表的是民间文化,自不能与拥有强劲文化势能的官方文化,即中原汉文化相比。随着封建统治的加强,中原汉文化日益牢固地占领各个文化阵地,也是雷州文化主体。
雷州半岛向称“天南重地”,为中国大陆最南地理区域,与海南岛一样,古代是封建王朝贬谪罪臣或途经之地。这些流落边疆的政治或文化人,多致力于传播中原文化,推动当地文化发展。这种由流寓人物在边陲地区传播的汉文化,后被称为“开疆文化”。它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以流寓人物为载体,以自己活动改变当地落后文化,有助于边疆地区开发和进步。当然历史上进军边疆所带来文化传播,也可列入“开疆文化”范畴。
汉代以来,雷州半岛已为中原政治势力所及或南下所经之地,从汉两伏波到后来统一岭南战争,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中原文化在雷州传播。历史上有过许多文化名人,如唐宋时即有7位宰相贬雷或途经逗留,官阶以下者更不胜其数。雷州西湖十贤祠所祀奉的10位大贤,即寇准、李纲、赵鼎、李光、王岩叟、苏轼、苏辙、任伯雨、秦观、胡铨等即为他们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当地兴教化,办水利,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培养人才,贡献匪浅。如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坐贬徐闻典史,为一个未入流小吏。他见百姓穷困,官吏横行,应从教育入手,以正吏治民风,他创办贵生书院,升座讲学,座无虚席。这些贬官逐客到来,恰如群星殒落夜空一样,照亮了文化荒凉雷州大地。其流风所及,仍未泯灭。保留雷州十贤祠,真武堂、苏公亭、寇公亭、莱公井、徐闻贵生书院等即为开疆文化在雷州历史见证,它们深蕴的文化内涵已融合进雷州文化之中。
雷州半岛海岸线曲折绵长,港湾众多,又有徐闻以及附近合浦古港;紧靠历史早期中原南下北部湾的湘桂走廊这条水陆交通线;而雷州半岛上台地广布,容易通过,海陆交通方便,海上丝绸之路对它影响甚大,海外文化得以参与雷州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徐闻出土汉代舶来水晶、琉璃、玛瑙、琥珀;徐闻和遂溪出土南朝波斯银币、银盒、银手镯等饰物,高州良德出土唐代昆仑奴女人头像;明清时期发掘的荷兰铜炮、越南铜钱、日本瓷器、银圆、欧洲青花瓷器等,它们早期的以波斯为主,也有来自东南亚和南亚,后期的包括西班牙、日本、荷兰、英国等,这些器物所代表的海外文化都在雷州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无论是土著俚人,还是入居闽潮人,都视海洋为他们经济生命线,以耕海为生活一个主要来源,也是雷州海洋文化最基本一个层次。在雷州半岛新石器或秦汉文化遗址中,都有不少石和陶制网坠,如海康英利镇兰圆岭、海母乡英楼岭、廉江河唇镇鸭岭、吴川梅菉镇、梧山岭、塘尾镇南蛇岭,三村港镇大兜岭、遂溪江洪镇鲤鱼墩、黄略镇礼部村、洋青镇罗马坛等遗址,除了捕鱼工具还有大量蚬螺、鱼骨等,显示土著居民从远古时代起就与海洋有不解之缘。宋代以来,大片河海滩涂被开垦而成为新的粮仓。如雷州湾和南渡河出海口一带,地势低洼,海潮侵袭,长期处于沉睡状态。宋代闽潮移民到来,修成南北大堤和灌渠,引淡冲洗,经数代努力,大片斥卤化为沃壤,遍地荆棒变成稻梁。到明代,雷州东西两洋成为雷州半岛最大粮仓,耕海同时向农业土地利用方向转变。
故万历《雷州府志》说雷城附近“宋始筑岸防海,以开阡陌”。则此前,鱼盐生产是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形式;此后,其地位也没有降低,志称雷州地区“山民务家圃以尽地力,海人谋鱼盐以养身家”。如电白一带海岸“渔箔横列,以海为田”,当地人“渔佃为生”,即用竹制“渔箔”围滩涂,使鱼类养殖、储存、捕捞三者达到完善空间组合,有效利用水体、滩涂和饵料,使渔业生产工场化和规范化,取得精养密放效果。这种方式类似网箱养鱼,为一项先进技术,其经济效益大于海洋捕捞,故时有“白米鲜鱼电白街”诗句。
在热带海洋环境下由多个源头文化融汇、整合而成雷州文化,像地层古生物一样,由底层俚僚文化、中层闽潮文化、表层中原汉文化构成,在岭南文化共同文化特质下,具有独特文化风格。如上述,俚僚文化在原始崇拜、民间信仰、风俗活动、地名等颇具特色;闽潮文化则以海洋文化特质见长;中原汉文化则反映在历史政治、经济制度、儒家伦理、道德、礼仪范式等方面。半岛的地理形势,使雷州文化具有海岛型文化的某些特征,如相对封闭性和海洋文化较发达等。
在这一点上,雷州文化与海南文化特质基本相同或相似,在许多方面可以沟通,故在岭南文化分区上,同属福佬文化区、琼雷文化亚区。但两地之间毕竟有小异,一是琼州海峡分隔,它们到底是两个地理单元;二是海岛和半岛对外交往不尽相同,雷州半岛与大陆关系比海南密切。
反映在文化特质上,雷州有大陆少有石狗崇拜和比海南更强悍民风。雷州地理纵深有限,缺乏大面积山区,历史后期,文化也比较均质。从这个意义上说,雷州文化相对独立性有可能成为一个单独文化区,在岭南文化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南越文化的辉煌。秦朝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从雷州开始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先河。唐宗宋祖时,大量汉人南迁,谪官贬焕宦的流入,商贾骚人的涌进,中原文化在这片红土地中扎根结果,使雷州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独放异彩。
雷州更是古时候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千多年的海上丝路,从根本上影响了广东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是两千多年的海上丝路,赋予了广东有别于内陆的海洋文明的特质;是两千多年的海上丝路,塑造了广东人敢为天先、重伤务实、开放兼容的精神品格;是两千多年的海上丝路,把广东再次推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而雷州半岛为此提供了天然的港口,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徐闻县城出发,往偏西南方向走10多里,便是雷州半岛最南端的胺尾湾。湾东的岬角是大陆通往海南岛的粤海铁路火车轮渡码头,码头西侧的五里乡二桥、南湾、仕尾附近的港湾,即为公认的海上丝路最早始发港-徐闻古港。
雷州市人文景观荟萃,历史名人文化厚重。历史上外来名人显赫,本土名宦雅士涌现。
西汉邳离侯路博德、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伏波将军,先后挥师南下屯兵雷州,平息叛乱,功垂史册,雷民感恩,筑“伏波祠”以纪其功。
唐代名宦李邕和宋代名臣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后被贬到雷州或贬经雷州,带来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授了中原正音。这些历史名人在雷州继承、糅合和创造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敬贤如师的雷州人民先后建立起了十贤祠、苏公亭、寇公祠、真武堂等以示纪念。
本土历史名人主要有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宋代广东唯一的名画家白玉蟾,明代有“包丞再生”之称的周德成,编修《雷州府志》的冯彬,户部员外郎林文亨,明末清初越南河仙城的开拓者、其史绩被载入《世界通史》和《大南实录》的著名华侨领袖莫玖,清代曾任福建古田知县、台湾令、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台湾厦门道、偏沅巡抚、闽浙总督的天下清官陈瑸。
乾嘉年间精通考据、语言、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的近代著名科学家“汉学广东第一人”陈昌齐,擅长诗督、能文能武、善政循吏王梦龄,还有文人学士吴应铨、蔡宠、李晋熙、冯彬、莫天赋、王定九、丁宗洛等,他们都是翰苑中的佼佼者。明末至清代,雷州学子有22名考中进士。
以清官陈为首的雷州历史名人文化正在乡土文化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中不断深化,社会效应良好。陈文玉、陈瑸、陈昌齐入选南粤先贤馆。
雷州人善商有着悠久历史,汉徐闻、合浦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已与东南亚诸国直接交易。志称徐闻“汉置左右候官,在徐闻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直至唐代仍有“欲拔贫,诣徐闻”之谚。海上商业贸易不失为当地经济支柱。
雷州窑业也久负盛名,隋唐窑址就不少,宋元雷州陶瓷业相当兴旺,遂溪、廉江、海康等地均有大窑址,且多分布在海运方便的河岸、海边,产量大,非当地所能消费,于是大部分外销东南亚各地。海上丝绸之路或称陶瓷之路成为雷州海洋文化一个强大载体。
宋元以来入居雷州闽潮商人,为雷州文化注入更多海洋文化成分。宋代雷州城居民富甲一方,不但因为附近农产丰饶,而且依靠与闽浙、海外贸易。宋代海康港出口货物有“谷、米、牛、酒、黄鱼”。
北宋时诗人秦观贬雷州,诗中有“粤女市无常,所至辄成区,一日三四迁,处处皆虾鱼”之句。南宋李纲贬海南,暂住雷州,也说当地“山果海鲜多不识,却须传与北人夸“。
雷州海产品多得不可胜数。明清时潮商“恃重资往各乡买糖,……租舶艚船装所货糖包,由海道上苏州、天津……,贩棉花、色布四邑,下通雷琼等府,一往一来获息几倍”。澄海等地所需粮食,“向借商民领照赴洋及高雷等处买回澄,以贾民食。
明代吴川梅菉港“生齿盈万”,清代被称为“小佛山”,会馆汇集,福建商人在那里专设“漳州街”,成为“岭西一大都会”。徐闻海安港,潮州、珠江三角洲各州县、广西、澳门、湖北等商人云集,各式商号荟萃的海安街,长一里多,为琼雷各地商品集散市场。
遂溪赤坎港,各地商船猬集,设有闽、浙、湖广会馆,商贾繁华不减梅绿。
今湛江市区尚有“福建村”、“福建街”等地名,过去内设有潮州会馆,民主路内有闽浙会馆,徐闻县民生路有广府会馆、潮州会馆等,展示闽、湖、广(州)商人在雷州半岛活动盛况。
雷州歌是记载着雷州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雷州歌的基本内容就体现出雷州半岛的地理风貌以及雷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劳动生产、家庭生活、爱情婚恋、历史人文、伦理道德、风土习俗、娱乐戏谑、丧白喜庆、政治时事等等。反映雷州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州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雷州歌的主题思想也不断升华。蕴藏在雷州半岛的民歌资源非常丰富,这大批雷州歌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雷州歌的基本特征:结构严谨,平仄协调,韵律优美。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末字押雷州音韵,二、四句的第四字是阳平声,这就是雷州歌格律。这种格律接近七绝,唱起来朗朗上口。其腔调自由,喜怒哀乐随心所欲自由唱,如亲人死了,以歌代哭;女子出嫁,姐妹夜里集中,以歌诉情陪嫁唱等。雷州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语叫做“一条歌唱到城”,即赶集时沿途接连不断地唱歌,直唱到城镇。这种自由腔调开口即唱,才使雷州歌得以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雷州半岛,不论是文人雅士或野夫村佬,也不论是年迈老翁或村姑牧童,人人都爱唱雷州歌,创作雷州歌。特别是历朝历代雷州的骚人墨客,硕学名流。如官至闽浙总督的陈、身为朝中翰林院编修的陈昌齐、名登进士的安徽休宁县知县洪泮洙、举人黄清雅、丁宗闽、贡生黄景星、陈伯常、梁成久、洪翰及一大批口头创作人才,他们都热心参与创作和赛歌(主要是口头)活动,才使雷州歌代代繁衍生息,传承下来。雷州歌的出现一直伴随和记载着雷州的历史,成为一部雷州人诞生、迁徙、劳动、生活的口传历史。雷州歌的对唱歌衍生了“姑娘”歌,“姑娘”歌中的劝世歌又衍生出雷剧,因此雷州歌在雷州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雷州歌是南国艺苑中的一株奇葩,是雷州人民的智慧体现。要了解雷州的历史,熟悉雷州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环境,在雷州歌中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其大量作品是研究和认识雷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2008年6月,雷州歌被公示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姑娘歌是雷州民间曲艺之一,是以雷州歌为蓝本的一种说唱艺术。女演员称“歌姑娘”,男演员称“歌童”,旧称“相角”为辅,即兴而歌,边歌边舞,陋口对答,谈天说地,口若悬河。观众亦可上台对歌,谓之“闹台”。后来,雷州姑娘歌由民间组织进行比赛,据民国《海康县续志》记载,雷州姑娘歌登台比赛已有559年的历史,还在雷州城乡长唱不衰。
雷剧源自雷州歌,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包括雷州歌剧)。由雷歌演变为雷剧已有800多年历史。雷州古有演戏前开设“闹(捞)姑娘”以助演歌戏前场面的热烈,这种习俗1950年前仍很盛行,形成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1964年,雷州大班歌改名雷剧,雷州人仍称“雷剧”为“歌班”。姑娘歌是雷州民间曲艺之一,是以雷歌为蓝本从“自歌唱”发展为“为人歌唱”的一种说唱艺术。雷剧多次赴省进京演出,雷歌、雷剧、雷州姑娘歌曾荣获国家、省级多项大奖。2011年6月,雷剧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珍、黎明)
雷州海洋文化深厚历史积淀,也见于精神文化层面,其中海神崇拜又居独特地位。因半岛海陆相接地理环境,海陆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自然现象增加了人们对茫茫大海的神秘感,一方面由此产生海神崇拜,另一方面是闽潮人带来妈祖(天妃、天后)崇拜。
海神庙宇遍及各地。据方志统计,妈祖庙在电白有5座,吴川有8座,位居南海神、冼太夫人、龙母庙之上,在人们心中地位甚高。雷州城南有雷州最大天后庙。今湛江东方街原名“天后街”,以旧有天后庙得名。
雷州本盛祀冼夫人,庙宇林立,妈祖传入,也有请进庙宇幷祀,称“宣封庙”,在今湛江市南郊即有一座。湛江硇洲岛为航海冲要,有明正德元年(1506年)修天后庙,代有重构,为当地名庙。
徐闻海安港有明代修妈祖宫,另在化州、廉江、茂名,信宜等地同样有大小不一天后庙,香火甚旺,信仰至笃。这些地区民居对联多曰:“源从闽海,泽及莆田”,电白旧俗人死曰“回福建”。
有关天后显灵记载不绝于书,光绪《电白县志》说:“圣女水神,江淮河汉多显灵,不独吾电也”。又宣统《海康县志》云:“仕宦之过琼,商贾之海运,必祷于庙”。每逢天后诞日(一般为农历三月二十三),各地都有游神、演戏活动,届时万人空巷。另外还崇拜三婆神,作为天妃之姐,农历三月二十二为诞,祀祭活动也很热烈。这反映了天后作为勇敢、无畏、正义化身,涉波履险,济世救人,热心公益事业,正是雷州人敢于开拓、进取海洋文化品格的表现。
雷州人亲海,除了崇拜天后,也祀奉汉代开拓岭南有功之臣伏波。雷州有不少关于马(援)、路(博德)两伏波传说。海康、徐闻、化州、吴川等地均有伏波庙。徐闻伏波庙建在讨网村,时间最早。苏东坡经此,写了《徐闻伏波庙祀》,云:“海上有伏波祠,凡渡海者,必卜焉。曰某日可渡,必吉,而后敢渡”。雷州城内有伏波祠,传始建于东汉,现今规模最大,为人仰止。伏波被尊为海神,也是雷州海洋文化一种折射。
最具雷州半岛风格的过年民俗则属“年例”了,过年例甚至比过春节还要隆重。年例基本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农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联合一起举行。年例以敬神、游神、摆钟、祭礼社稷等形式为主,其间,各村轮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穿插各种民间艺术展演如人龙舞、傩舞、上刀山、过火塘等。
不同的乡村,民俗日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农历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以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村庄是在农历二月份举行。每条村庄都按自己的巡游日期,固定不变,风雨无阻。闹元宵还有花灯展赏,雷剧上演等,可以说每条村的年例都是各显神通,节目丰富让人目不暇接。现在,传统民俗巡游的影响逐渐加大,一年一度的“闹元宵年例”,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却一定会赶回来团聚,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属古扬州之地,历史上有“扬越之南”“骆越”之称。古代的骆越族即为后来的俚、峒、獠、黎等族的祖先。骆越族有一支以狗为图腾的部落,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图腾作为崇拜物。雷州古为汉越族群杂处之地,汉、越民族的融合,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习俗在雷州得以传承,并逐步添加了汉文化的内容。南朝时雷祖陈文玉的诞降——“狗耳呈祥”的传说,使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达到高潮。唐宋元明时期,先后有大量的中原汉族与闽南人迁居雷州,他们带来的原居地“镇邪符法”,与石狗图腾崇拜相结合,使雷州石狗从部落图腾发展为守护神灵与吉祥物,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雷州石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在现存的石狗文物中,大量石狗均伴有铜钱、八卦、石鼓等附加雕刻,有些石雕基座上还有“石敢当”“敕右敢当”“泰山石敢当”“皇” “麒麟在此”等汉字。雷州人认为石狗能镇魔驱妖、祛邪消灾,能司风雨、赐财福、添丁寿、主功名、主正义等等。因此,雷州人有给小孩取名“呢狗”“狗仔”“狗生” “狗保”并让其戴“狗仔帽”、穿“狗弄衫”(类似马甲)的习俗,城乡还普遍在门口、巷口、村口、路口、井口、河口、庙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加以拜奉。
雷州市的石狗文物分布密聚,遗存丰富。全市已发现石狗近1万尊,雕刻年代从战国至现代,石质为玄武岩。雷州石狗是个庞大的“家族”,成员的脸谱各异,造型艺术林林总总,有卧相、蹲相、坐相,表现手法有写真、抽象、拟人、夸张等。大部分石刻均伴有铜钱、石鼓、八卦、帅印、乌蛇、绣球、船锚、渔网、小狗、领带、螺钿、辫子等附加雕刻及纹饰,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乡土气息。
雷州石狗习俗是一份厚重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人类学、宗教学价值。是一部浓缩了的雷州历史沿革、社会文化、民族民俗史书,是一笔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为了保护这一文化遗产,2004年文物部门除采取原生态保护外,还收集有代表性的石狗1000多尊作为馆藏。2004年4月,雷州石狗被列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近年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亚洲卫视、本港台、广东卫视,以及南方日报、广东文物、羊城晚报、岭南文史等媒体报道推介雷州石狗。先后出版《雷州半岛石狗文化》
《雷州石狗奇观》《雷川石狗》《雷州历史文化大观》等图书,对雷州石狗作了初步的挖掘研究。2005年4月,雷州石狗信仰已被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简珍、黎明)
古老的雷州大地孕育了“天下四绝”之首的“雷州换鼓”。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记载:“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雷州换鼓”是雷州先民古老的祭雷活动,是古雷州奇特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其景:众拜天雷、万民歌舞、鼓乐喧天、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奇观无比。这种祭雷、酬雷、颂雷的活动一直沿至清初,形成雷州换鼓文化。明清时代有记载,今已失传,但雷州民间仍保留着许多对雷神的崇拜和祭祀活动。
雷州先民以生活或传说中的信仰物为图腾,祈求庇护保佑,平安吉祥。图腾崇拜是雷州半岛最原始、最简朴的信仰行为,在民间广泛流传,主要有石狗图腾、牛图腾、龙图腾、鳄图腾、鸟图腾、生殖图腾、雷祖图腾、妈祖等崇拜。此外,雷州民间习俗还有对土地的崇拜,土地庙遍布城乡。对太阳的崇拜,小孩子都要拜“太阳公”;对月亮的崇拜,女孩子拜“月母”;对北斗星的崇拜,祭北斗;对海龙王的崇拜,祈求风调雨顺。
深色玄武岩地层,干热气候,形成雷州红土。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孕育、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称为红土文化。
它包含了物质和精神文化各个层次,既有可视又有可悟文化景观。雷州与海南一样,过去是槟榔、椰子、甘蔗等热作分布区。明清时徐闻“糖蔗得利,几与谷相半”。“雷(州)之乌糖,其行不远,白糖则远货苏州、天津等地”。雷州又是国内引进新作物基地之一,如花生“宋元间,……粤估(贾)从海上诸国得其种,高雷廉琼多种之,大牛车运之,以上海船而货于中国(原)”清末海康“城西坡地种落花生盈阡盈陌,用以榨油,运输出口”。
晚明又从海外引入番薯,雷州半岛是最先种植地区之一,吴川人林怀兰被认为是从越南引入番薯者之一,电白县还有番薯林公庙作为纪念。解放后,雷州引种橡胶、剑麻、咖啡、胡椒、油棕、菠萝等热作显示红土地利用一个新方向和热作文化景观的空间占用。在热带红土视野下,人们用黄牛运输,辗出殷红车路,过去穿葛、麻布衣或吉贝制作衣裳,戴油笠或大叶笠遮阳,穿木屐,吸烟用“大碌竹”工具,普遍以番薯粥为主食等,都是适应干热气候所构成红土文化风景线。
中山大学著名教授司徒尚纪所著的《雷州文化概论》日前已经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岭南文库》丛书中的一种,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布《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高度重视雷州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背景下出版的,是继《广府文化》、《客家风华》、《潮汕文化概说》出版之后的又一部岭南四大文化研究的专著。
该书内容翔实,论述全面系统,分为前言、绪论、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形成发展的地理环境、雷州文化和雷州民系的历史演进过程、雷州热带农业土地利用、雷州方言文化景观与分布、雷州发达的热带海洋文化、雷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雷州多元的宗教和民间信仰、雷州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雷州人才和流寓文化、雷州器艺与文学艺术、雷州文化的风格等章节。全书总共43万多字,还有很多附图,堪称是一本全面剖析雷州文化百科全书式的巨作。
2018年初,蔡平通过调研并查阅大量文献,将当今传世的湛江、茂名两市地方旧志书目整理出来,并制定了整理条例。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13位从事文献学、古代文学、历史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研究人员按照先雷州府部后高州府部的顺序,分头展开整理工作。整理稿初步完成后,由蔡平审稿,然后提交出版社。这套旧志整理成果定名为“粤西府县旧志丛书”,分别由凤凰出版社和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大家应该对此投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地方旧志整理变成一件大众关心并认可的事。”蔡平表示,整理地方旧志是一件泽被后世的事情,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都是功德无量的,“雷州文化作为历史底蕴最深厚、发展脉络清晰,影响也最为深远、最具代表性的湛江本土文化,发掘它、整理它、研究它、传承它,是每一个湛江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