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9 15:00
雷巴齐斯龙(属名:Rebbachisaurus)是种蜥脚下目恐龙。
中文名称( chinese)→ 雷巴齐斯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拉丁文学名( name)→
发音( pronounced)→ re-bash-eh-sawr-us
含义( meaning)→ 雷巴齐斯[一小岛名]
目( order )→
亚目( suborder)→
类(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脚类
Eusauropoda 真蜥脚类
Neosauropoda 新蜥脚类
Diplodocimorpha 梁龙形类
科( family)→ Rebbachisauridae 雷巴齐斯龙科
亚科( subfamily)→ Rebbachisaurinae 雷巴齐斯龙亚科
属( genus)→ Rebbachisaurus 雷巴齐斯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R. garasbae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r. tessonei=limaysaurus tessonei
时代( period)→ 白垩纪早期 albian to early cenomanian
分布( found in)→ 摩洛哥
发现地层( stratum)→ ...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体长( length)→ 长20米
推测体重( mass)→ ...
发现者( discoverer)→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sereno,beck,dutheil,larsson,lyon,moussa,sadler,sidor,varricchio,g. p. wilson & j. a. wilson,1999
属于梁龙超科的雷巴齐斯龙科,身长可达约 20米,生存于晚白垩纪,约9900万年前。雷巴齐斯龙是种巨大的四足草食性恐龙,拥有小型头部、长颈部、以及类似鞭状的尾巴。雷巴齐斯龙与其他蜥脚类恐龙的差别在于高、脊棱背部。有些科学家认为雷巴齐斯龙的脊椎上可能有帆状物或鳍状物。在南美洲发现的蜥脚类恐龙雷尤守龙,几乎与雷巴齐斯龙相同,这个发现支持了早白垩纪时期,非洲与南美洲之间存在者陆桥的理论,远比过去所普遍认为的两个大陆分裂时间还晚。
雷巴齐斯龙是蜥脚类恐龙家族的梁龙超科的一个属,约14米(46英尺)[ 1 ] 20米(66英尺)长,[ 2 ]和7吨(7.7吨)的重量,[ 1 ],生活在晚白垩纪早期–非洲约9900万年前。这个巨大的四条腿的草食动物有一个小脑袋,长长的、优雅的脖子和鞭状的尾巴。雷巴齐斯龙区别于其他蜥脚类动物的异常高大,脊背。雷尤守龙的发现,南美洲的蜥脚类来雷巴齐斯龙几乎完全相同,支持仍然有土地连接非洲和南美洲之间在早白垩世的理论,很长时间后普遍认为两大洲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