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更新时间:2023-08-30 19:23

《雷雨》是2011年王学彣所著的一篇散文,该作者还著有《朵尔山上的遐想》、《中学日记》等。

作品原文

午后的太阳像火一样烘烤着大地,小鸟不在歌唱,躲进林子深处,去寻找一丝凉意,叶片也垂头不语,不停的蒸发使他卷成一团。这就是烈日下的大地,一切生机似乎停止了呼吸,静静的等待,等待暴风雨的来临。

汗不停的流淌,似乎要汇集江河,流入大海。这时太阳悄悄钻进云层,收起他那耀眼的光芒,挥手向我们告别。风起了,他被烘烤得直冒火,恶狠狠的掀起一堆堆的草垛,抱住村口的大梧桐不停的摇晃。顿时风沙四起,尘土、叶片、杂草、断枝漫天起舞,须然跳的很美丽,可人们无法窥视她的舞姿,泪水已润红了双眼,是激动,还是苦涩?

逃吧!跑吧!到处一片忙乱。老牛的昂叫声,小孩的摔碗声,哭声、叫喊声,像千只蜜蜂在耳边嗡嗡直响。

一道金光划破昏暗的天空,轰隆隆的雷声震醒了沉睡大地,回过神来的人们颤颤发抖,是害怕,还是恐慌?每个人都释然出不同的神态,而我却在回忆是否有对不起父母,是否最近糟蹋过粮食?哪怕是一粒米饭掉到任何角落,我也会很自觉的寻找它,并把它悄悄的放进猪食盆里,这是一种自我安慰,怕良心受到谴责。雷电怒吼着一次次告诫大家不能违背天理、良心,而每当雷电来临时大家都在自我检查。

这或许是与生俱来的害怕,或许是传统文化的熏陶,祖祖辈辈在这样检查自己,它指引人们分辨是非,为还是不为。孩提的时代,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胆怯,生命的脆弱让人一次次的恐慌,索性躲进被窝,盼望雷雨早点过去。然而我没有害怕,也许不知道什么是怕,傻傻的蹲在墙角下,四周很暗,暗得看不到父母微笑,闪电撕开了黑暗的门帘,让我看到了父母的脸,他们是那样的镇定和慈祥。一道道的金光从天而将,厮打着,怒吼着,夹杂着粗狂的雨声。

雹子东窜西撞,它敲开了小屋的天窗,瓦片四分五裂像爆米花炸开了锅,咚!咚!咚!一滴滴毫无羞涩的硬闯了进来,落进锅里、盆里、火坑里,呼噜噜直叫喊。叫喊声越来越稠密,地上已经留下了一个接一个的印记,水开始流淌,一直流到我的小脚丫前。屋漏水了,大人们忙个不停,锅、盆、桶全都上了战场,为了减小湿的面积,连我的小花碗也被生拉死拽去守护一处高地,那就是我的小被窝,由于寡不敌众,我的睡枕变成了弹丸之地,最后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个晚上我就躺在这片潮湿而冰冷的废墟上,回想刚才发生的一幕。

父母已经很累,而我一点都帮不上忙,我只有不在支声,酣睡才能让父母得到平静,我只能这样,也只有这样才不怕良心受到谴责,幼小的心灵被插上了良心的路标。

怒吼开始变得温柔起来,清脆的声音透过窗纸,盘旋在我的耳旁。那是一种熟悉的旋律,舒展着美丽般的少女情怀,一声声稚嫩的笑声欢呼着,那是多么的祥和与恬静。雨滴也收起他那粗矿的声音,一声不响的候着,闪电早已离去,留下一片漆黑的夜晚,风还在吹,他没有忘记手中的号角,时刻准备吹醒躺在废墟上的我,告诉我雷雨的天空最美丽、雷雨的声音最动人,而这一切都悄然钻进我的梦里。这一切都变得虚幻缥缈,仿佛我也冲锋在阵地上,光着脚丫的我不再害怕沙子的滚烫,手里没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更没有飞机和舰艇,连一盏照明灯也没有,几乎是黑灯瞎火的乱窜,这是战斗还是逃亡?不,我从来没有退缩过,直到战士的鲜血汇集成河,流淌到我的眼前,鲜血染红了我的小脚丫。须然没有先进的武器,而我还有一批忠实的朋友,锅儿、盆儿、碗儿,载满了两箩筐,和我一起上战场。敌人的炮火很猛烈,迫使我一次次退了下来,不幸,我被炸偏了身子,倒在冲锋的阵地上,硝烟慢慢散去,滚烫的沙子也开始变得冰冷,我不敢挣扎,不敢呻吟,静静的躺在那片废墟上,等待着,等待冲锋的号角再次吹起。

作者简介

王学彣,汉族,贵州毕节人,中国青年作家。曾任《新筑媒》杂志编辑,北京海上明珠签约作家、中国青少年文艺特约记者等,现为绿城文学艺术院特聘作家。1998年开始创作校园诗集《映山红》,先后发表了《雷雨》、《朵尔山上的遐想》等数十篇作品。主要作品有《乌龟的眼泪》、《雷雨》、《朵尔山上的遐想》、《中学日记》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