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8 17:03
《震中在人心》是李鸣生创作的长篇摄影报告文学,2009年4月首次出版,2018年12月出版修订本。
《震中在人心》用“幕”(章)、镜头(节)、特写(节)的方式结构全篇,关注汶川大地震中抢险救灾的军人、身心受伤的孩子、精神失常的灾民,深刻揭示了大地震对于人心的震撼与重创,讲述了大地震如何粉碎、历炼、重铸人心、人性、人情和人品的诸多感人故事。
汶川大地震爆发后,李鸣生三次进入灾区,住灾篷、爬深山、进坟场、入医院,行程上万公里,经历了十多次山洪暴发和上百次大小余震,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走访了数十个城镇、乡村、学校及上百位灾民和救援者,抢拍下近万张照片。他还深入深山,与灾民同吃、同住、同交流,而后创作报告文学《震中在人心》。
《震中在人心》折射出军队的崇高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颂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人性的伟大光辉。第二幕“面对亲人的‘战争’”中写军务股长曹建中带着没经验的新兵挪动尸体时,尸水喷到他的脸上,遇难者的亲属们吓得退避三舍,当他把尸体包裹好抬出废墟,遇难者祖孙三代几十个人全部跪在他和战士们面前。这样的描述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影响和震撼,恰到好处讲述了军人们在救灾现场的救灾情形,客观的视角不乏热情歌颂。
在《震中在人心》的书写中,李鸣生并没有用报告文学常见的“客观化”“冷静化”的文字,反而用颇为“个人化”的叙事方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融进文字里,把握了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他在书写灾难时,一方面并没有正面地用大篇幅去写抗震救灾,而只是把灾难作为背景处理,把重点放在了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他也没有把自己当“作家”,而是成为灾难现场中真实的人,对自己的立场、情感、观点、思想毫无掩饰。
获奖记录
2010年10月,《震中在人心》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2011年5月,《震中在人心》获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奖。
《震中在人心》于2009年4月首次出版,次月发表于《中国作家·纪实》2009年第5期,2018年12月出版修订本。
李鸣生(1954年—2022年12月17日),四川简阳人,毕业于解放艺术学院文学系。创作出版《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远征三万六》《走出地球村》《中国“长征号”》《千古一梦》《发射将军》《震中在人心》《绝地重生》《后地震时代》等,出版《李鸣生文集》1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