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

更新时间:2021-07-30 21:14

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 (波兰语:Jan Karol Chodkiewicz,1560年/1561年—1621年9月24日),立陶宛大盖特曼,16至17世纪初波兰立陶宛联邦军事将领。

人物生平

出身贵族

霍德凯维奇出生于立陶宛大公国维尔纽斯的贵族家庭。从1573年起,他就读于维尔纽斯耶稣会学院和维尔纽斯大学。1586年至1589年,霍德凯维奇与他的兄弟亚历山大一起前往德意志,在英戈尔施塔特大学学习。他在返回波兰立陶宛联邦前,曾前往帕多瓦观游。

初入军旅

回国不久,霍德凯维奇便加入联邦军队作战,拥有50至100人的“步兵军团”(Rota)。1596年,他参加镇压了谢韦林·纳利瓦伊科(Severyn Nalyvaiko)领导的乌克兰哥萨克起义,积累了军事经验。1599年,被任命为萨莫吉希亚的starost。

1600年,霍德凯维奇随联邦大盖特曼扬·扎莫厄斯基在瓦拉几亚对奥斯曼帝国作战,在10月15日的Ploiești战役中声名鹊起。同年被授予立陶宛前线盖特曼(大盖特曼的副手)的职位。

1601年,霍德凯维奇奉命加入联邦对阵瑞典王国利沃尼亚战争,在7月的科肯豪森战役中指挥右翼的立陶宛军击败瑞典人。1602年,因扎莫厄斯基辞职返回波兰,由霍德凯维奇暂代其指挥军队。在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瓦萨及瑟姆(议会)均不支持的情况下,仍在里加成功驱逐南曼兰公爵。1604年,霍德凯维奇率军占领多帕特(今爱沙尼亚塔尔图),并击溃了维森施坦的瑞典人。

名震一时

1605年9月27日,霍德凯维奇自行筹措资金,率领2500名翼骑兵及1300名步兵,在里加附近的吉尔霍尔姆(今拉脱维亚萨拉斯皮尔斯),迎战有1.2至1.4万人的瑞典军(其中3000名骑兵)。霍德凯维奇率领波兰翼骑兵进行长途的机动作战,随后巧妙地把瑞典步兵和骑兵分离开来,先将其骑兵歼灭再攻其步兵,短时间内将敌军一举击溃。占有3倍优势的瑞典军阵亡高达8000人,而波军伤亡仅300人。此战奠定了他在欧洲军事史上的地位。战后,罗马教皇保罗五世、欧洲大部分的天主教国家,甚至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和波斯沙阿阿巴斯一世都向其致信祝贺。凭借战功,霍德凯维奇获得了立陶宛大盖特曼的头衔,成为立陶宛军队的总指挥。

两线作战

1606年,克拉科夫总督泽布日多夫斯基等贵族为反抗王权,起兵反叛。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召回霍德凯维奇,命他与联邦大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共同镇压这次叛乱。1607年7月6日至7日,霍德凯维奇在古楚夫(Guzów)战役中,指挥了联邦军队的右翼击败了起义者,随后,他又挥军平息了立陶宛的动乱,与拉齐维乌家族的叛乱者Janusz Radziwiłł交战,直到其于1608年与齐格蒙特三世和解。

1609年,不甘失败的瑞典国王卡尔九世再次发兵入侵利沃尼亚,并与俄国沙皇瓦西里四世组建防御联盟。霍德凯维奇前往抵御。他解除了里加之围,夺回派尔努要塞,又临时组建了一支小型舰队,在三月底的萨利海战(Battle of Salis)中打败了瑞典海军,失去了萨利海港,瑞典人再也无法输送补给进攻里加了。10月6日,霍德凯维奇又在达戈维日瓦设伏击败了一支瑞典军队,在损失轻微的情况下歼灭了近千人。

对俄战事

1609年,俄波战争重启。霍德凯维奇作为立陶宛贵族的代表,一开始极力反对战争,但在协商后,他还是被派往袭击莫斯科。

霍德凯维奇首先在斯摩棱斯克普斯科夫附近行动,而波兰立陶宛军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如1611年攻占斯摩棱斯克。若乌凯夫斯基等人甚至计划建立波兰-立陶宛-莫斯科联邦。霍德凯维奇奉命向莫斯科进发,但因瑟姆未支付军饷,导致军队发生哗变。1611年秋,霍德凯维奇与俄军进行数次作战,但战果不大,只得撤回斯摩棱斯克。对战事的持悲观态度的霍德凯维奇,再次与齐格蒙特三世产生矛盾,并于1613年在瑟姆议院中批评了这场战争。

1613年至1615年期间,霍德凯维奇主要活跃于斯摩棱斯克地区,保卫联邦军队取得的成果,并负责处理立陶宛内部的动乱。直到1616年王子瓦迪斯瓦夫(即后来的瓦迪斯瓦夫四世,在此前被俄国的贵族集团“七波雅尔“选为沙皇,但因齐格蒙特不现实的提议触怒俄国,俄国人重选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具体参见词条俄罗斯空位时期)亲自率军抵达,对俄战争才转入进攻阶段。虽然联邦军队名义上由瓦迪斯瓦夫指挥,但实际的统帅却是霍德凯维奇。在他的指挥下,联邦军于1617年10月11日攻占了多罗戈布日要塞。1618年12月,霍德凯维奇围攻莫扎伊斯克,但未能成功。同年12月11日,波兰立陶宛与俄国签订《德乌利诺合约》,这一阶段的俄波战争结束。

自1616年起,霍德凯维奇任维尔诺省省长。

病逝前线

1620年10月7日,奥斯曼帝国在摩尔多瓦普鲁特河附近的楚措拉战役中击败波兰立陶宛干涉军,并杀死了若乌凯夫斯基。1621年,奥斯曼苏丹奥斯曼二世趁胜率领12至15万人的军队抵达波兰边境。霍德凯维奇组成2万至3.5万人的部队(瓦迪斯瓦夫王子亦率1万人加入),与其哥萨克支持者渡过德涅斯特河,于8月24日抵达南部边境霍奇姆(今乌克兰霍京)要塞,即刻加强该地的防御,截断奥斯曼人的进攻路线。9月2日起,奥斯曼军队开始了对霍奇姆的围困,在霍德凯维奇的领导下,联邦军成功阻挡了奥斯曼人超过一个月,直到冬季来临。

就在围攻即将结束之际,早已精疲力竭,重病缠身的霍德凯维奇于9月24日病逝在霍奇姆要塞。他死后,所部军队仍旧成功地抵御了奥斯曼人最后的进攻,直到《霍奇姆和约》的签订。10月24日,霍德凯维奇被葬在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1622年6月,经其遗孀安排,改葬于奥斯特罗赫(今属乌克兰)。1627年,再次迁葬于奥斯特罗赫的一个新教堂。赫梅尔尼茨基起义期间,为免遭破坏,其遗体一度被迁出该地,1654年后仍迁回,于1722年被重新安葬在奥斯特罗赫。

主要影响

霍德凯维奇与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同为齐格蒙特三世时期波兰立陶宛联邦最重要的军事统帅,其军事活动主要有:

历史评价

1937年,波兰历史学家Wanda Dobrowolska在她为霍德凯维奇撰写的传记中认为,霍德凯维奇以其作为战略家和组织者的才能而闻名,他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并且是一位高效的指挥官。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霍德凯维奇“曾在对瑞典和土耳其的战争中取得辉煌胜利”。

轶事典故

霍德凯维奇并不愿过多地参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政治,尽管他位居高位且极为富有,在联邦内部有很大的影响力。他的兴趣主要在战争中,大多数时间都在为了军事计划的制定、军队规模的扩充而努力,并与那些企图限制他作战计划的贵族及瑟姆(议会)议员斗争。

霍德凯维奇生前,以其巨额财富赞助、修复或建造了许多防御工事、城市、教堂和修道院,如:1609年在克雷廷加的伯纳丁修道院;1620年在Krozy的圣母升天教堂和耶稣会学院;在涅斯维日的圣约翰耶稣会教堂;在斯库达的圣彼得教堂、耶稣会学校等。

人际关系

(表格参考资料)

文学形象

与霍德凯维奇同时代的耶稣会教士彼得·斯卡加(Piotr Skarga)专门为他创作了一部宗教作品。

在Wacław Potocki、Julian Ursyn Niemcewicz和Zofia Kossak- Szczucka的作品中,霍德凯维奇通常被描绘为爱国者和军事天才。波兰17世纪作家瓦茨瓦夫·波托茨基(1621-1696)于1670年创作的长诗《霍奇姆之战》便是以霍德凯维奇1621年进行的霍奇姆战役为题材。亨利克·显克维支所著的历史小说《火与剑》亦有提及霍德凯维奇在吉尔霍尔姆取得的辉煌战绩。

后世纪念

霍德凯维奇死后,先被葬于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后迁葬奥斯特罗赫(均属今乌克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