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6 13:43
《霍氏周易正解》是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作者是霍斐然、徐韶杉。
《霍氏周易正解》自孔子释易后第一次逐字逐句解释《易经》经文;《霍氏周易正解》第一次提出《易经》所建立的框架模式小成图;《霍氏周易正解》第一次揭示出古老的归藏大法是破解《易经》思维方法中最捷径之法;《霍氏周易正解》第一次以象数推演文王八卦图的来源;《霍氏周易正解》第一次提出《易经》六十四卦序与天文二十八宿之间的关系。本书对《易经》的解释是以古代天文学为背景,在“天垂象”基础之上,对《易经》框架结构、思维方式及其推演作了细致诠释,破除了人们对《易经》的神秘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学以致用,宏扬民族文化,启迪人们的心智。
周易正解(上经、下经)
周易系辞传正解(上篇、下篇)
周易说卦正解
周易序卦正解
周易杂卦正解
附录
后记
中华民族在世界的东方繁衍生息,于数十万年之问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乐文化。大约在一万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社会,于是“龙的文明”出现于东方。“龙的文明”是一种原生态的道学文明,发源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宗教,以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女性崇拜、祖先崇拜为特点。因其“图腾崇拜”,故能汇诸部落之图腾而成为一龙图腾,乾坤“未离其类”,“故称龙焉”。因其“自然崇拜”,故能“道法自然”,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因其“生殖崇拜”,故能生生不已,化化长存,新新不停,穷通变久,而成易道。因其“女性崇拜”,故能守中致和,以柔克刚,知荣守辱,以弱胜强,日“慈”、日“俭”、日“不改为天下先”。因其“祖先崇拜”,故能天人合德,悠久无疆,“子孙以祭祀不绝”。夏、商、周三代时期,洪水滔天,先民于治水之际而父权上升,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至周代父系氏族阶级社会的原始儒学文明遂代道学文明而兴。周公制礼作乐,进行了一次原始宗教革命,将原始道学的自然礼乐文化演变为儒学有贵贱差等的政治礼乐文化,“祖先崇拜”被强化为父权家长制的家庭统治。易道亦由《连山》而《归藏》,而《周易》,作为中国诸子百家文学的源头保存下来。
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五千年之久,此五千年传统文化之学术谓之国学,欲治国学必先研究先民遗留下的原始经典。这些元典有五部,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此外,《尚书》为中国政治学的元典,《诗经》为中国文学的元典,《礼记》为中国伦理学和社会民俗学的元典,《春秋》为中国历史学的元典。据云,中国的元典除此五经之外,尚有源自先民原始宗教活动的《乐经》,今已失传,致使古代先民之礼乐文化资料残缺,此乃中华文明的一大损失。盖《乐经》当为巫祝之歌舞、乐器、气法、咒术、吟唱、宣泄、仿声、表情之理论著述,传说西王母善啸,师旷、驺衍春天乐可使天地为之感应。然《乐经》之旨,要在一个“和”字,这种“和谐”的要旨已被《道德经》和《论语》所继承。《道德经》乃道学文化的元典,《论语》乃儒学文化的元典。所谓元典,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某一领域原创性思维的典籍。在中华文明史上,近二千多年来影响社会人心最大的书有三本,即《易经》、《道德经》、《论语》。诸子百家之学皆源于《易》,故易道在国学中的地位,岂可小觑也哉!
初学《周易》如看天书,不知所云。并立志寻找出古代佚书来解释清楚,翻阅近百本之后,对《周易》的理解更加糊涂,也并未找到一本能说清楚的易学书。
后通过张其成老师认识重庆霍斐然老师,便提及此想法,霍老回复“已思考三十年之久”。在我催促之下,霍老日夜提笔,至二○○四年已再稿。
霍老治学严谨,深得南京大学天文学主任卢央教授赏识,二老谈天说地有近二十年之久。
作为二老的弟子,收益颇多。霍老对易学的思考,卢老的博学,让我有机会对中国文化加深理解,也促成我编撰此书。
本书虽自圆其说,但不失其真。也想抛砖引玉,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将其完善。
文王八卦形成图解(徐韶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