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21:09
青台仰韶文化遗址位于郑州荥阳市广武镇青台村东。遗址面积100万平方米。1922年瑞典人T.J.阿尔纳发现,1981、1982年郑州市博物馆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700平方米。出土房基30余座、陶窑7座、灰坑200余座、成年人墓葬180余座、儿童瓮棺500余座,同时出土了一大批相当珍贵的文化遗物。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台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广武镇青台村东,临近唐岗水库,遗址突出地面形成高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属仰韶文化遗址。青台遗址在史前遗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研究仰韶文化不可缺少的资料。
国家文物局1983年对青台仰韶文化遗址1981年发掘出土的二、三期木炭标本测定结果表明,二期文化遗存的年代距今(1983年)5330±120年,三期距今(1983年)5120±120年,属仰韶文化中、晚期文化遗存。
从文化类型看,青台仰韶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期一直延续到晚期的文化遗存,它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带有郑州地区特点的文化遗存。它的一期约相当于或稍早于庙底沟早期,二期约与秦王寨类型早期相近,三期则与秦王寨类型晚期相同。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者就发现了这片史前遗址。
民国年间,瑞典人T·J·阿尔纳曾在遗址南部发掘,其所著《河南石器时代之着色陶器》中有记载。
1934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郭宝钧和他的同行,对青台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掌握了大批第一手资料。可惜这批发掘资料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详细的整理和研究,即爆发了日本侵华战争。在战乱中,这批资料被研究者仓皇掩埋地下,但是战争结束后,这批埋藏地下的古遗物却谜一样地消失了。
1951年夏初,考古大师夏鼐率领中国考古界宿将王仲殊、安志敏、石兴邦等来到青台仰韶文化遗址进行调查,根据地面出土器物判断,这里是一处仰韶时代的文化遗存。尔后他们进行了发掘,取得重大的收获,并将发掘成果发表在1951年第2卷第9期的《科学通报》上。
1981年3月,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市博物馆成立青台仰韶文化遗址发掘队,由张松林为领队,进行了全面发掘。
1987年9月至1988年6月郑州市文物工作队与荥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青台仰韶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青台仰韶文化遗址所包含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发现有房基、窖穴、陶窑、墓葬等,随之出土的陶、石、骨、蚌、玉、角等类器物保存都比较完好。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器物进行分析,这片遗址距今约5000多年,应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存。
遗址可分为3期:一期陶器多为红色和灰色,彩陶数量较少,彩绘图案简单,仅见一种红色彩带,均施于钵和盆的口部,陶器造型有釜形鼎、罐、尖底瓶、盆、钵、碗等。二期陶鼎的样式增多,出现了盆形鼎、罐形鼎,腹部圆鼓,足多为鸭嘴状;尖底瓶腹部内收,口平内折;还出现了绳纹夹砂陶缸。三期陶器中多罐形鼎,鼎足除鸭嘴状外,还有圆柱状等;钵的形状不仅有了变化,同时出现了灰陶钵,盆腹变深,小平底;尖底瓶减少,为缸和大口尖底瓶取代。灰陶比例明显增多,占了主导地位。彩陶除二期使用的图案外,新出现了红衣黑彩的波浪纹、S纹、X纹等。
发掘出土30余座房基。一期坐南朝北,东西成排,共9间。其营造程序是,首先在生土上修整地平,再垫土夯实,抹一层砂礓粉末作地面,四周树立木柱,因未经烧烤,故出土时仅能看到排列密集的柱洞和残存的砂礓地面,柱洞内残存的木柱腐配白色粉末;火池位于房内中部,因经常烧火而成砖红色。二期是先修整地平,然后多层垫筑红烧土碎块和粘土,夯实后用砂礓粉末抹平地面,四周树立密集木柱,用草拌泥驿筑墙体,用大火烧烤成砖红色,使房子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既防潮又结实。门向朝东,火池位于房内近门处,靠门一侧有挡风墙。三期房基的建筑方法和程序与二期基本相同。
在青台仰韶文化遗址上,发现了距今5500年的丝织物残片,是人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丝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