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6 11:02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Qingdao Medical College of Qingdao University)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是负责青岛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二级办学机构,中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
青岛大学医学部(原青岛医学院)医学教育与青岛城市相伴而生,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909年成立的青岛高等专门学堂,也称德华高等专门学堂。1946年成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山东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青岛医学院,是我国创建最早的36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院本部设在黄台路10号,在校学生为760名。1966年至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迁址北镇办学,1976年迁回青岛,留一部分师资和设备办北镇分院(现为滨州医学院)。粉碎“四人帮”后,学院于1977年招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五年制本科生308名。1993年,青岛医学院与当时的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青岛大学。2015年12月,青岛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单位调整,成立青岛大学医学部。2020年10月,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大学市校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2024年5月,青岛大学校长魏志强调研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指导工作。2024年9月取消“青岛大学医学部”名称,统一使用“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名称。
青岛大学医学部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基础医学教学示范中心和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青岛大学办学110余年来,医学教育始终坚持“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要”,秉承 “明德 博学 守正 出奇”的校训精神,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伴相随。 2020年临床医学在国家专业认证中获批有效期 7 年,成为山东省内获评有效年限最长的医学院校。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设有5个学院和4个学系,开办7个本科专业。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专任教师401人,教授95人,临床教师124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聘院士6人,长江学者6人,国家杰青8人,国家优青3人,国家千人6人,中科院百人1人,中组部专家2人,万人计划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一级学会副理事长4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5人。近年来,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2人、中国医师奖1人、中国好医生1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最美教师2人。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3个,博士专业学位领域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6个,硕士专业学位领域3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进入全球排名前1.36‰。
截至2023年12月,学院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附属医院详细信息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22个研究院和1个生物医学中心、1个国际眼科研究中心。
医学部设有脑科学与疾病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创新药物研究院、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研究院、代谢病研究院、肿瘤精准医学研究院、神经再生与康复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院、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院、慢病研究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院、生殖医学研究院、维可迈康复医学研究院、生物医药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共15个研究院和1个生物医学中心。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3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8项;发表医学相关学科高水平学术论文11381篇;获得专利2047项;获批国自然基金473项,获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1项,到账经费4.3亿余元。
2016年至2020年5月获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医学相关学科SCI高端学术论文5484篇,高被引论文28篇,专利360项,国自然基金365项,获批国家重点、重大项目15项,到账经费2亿余元。创办痛风领域唯一全英文期刊《Gout and Hyperuricemia》和全国唯一的《精准医学杂志》,《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精准医学杂志》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