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10:41
青岛市茂腔剧团建团于1950年,前身是青岛金光茂腔剧团,1958年青岛金光茂腔剧团调至胶县,更名为胶县茂腔剧团,1986年改建为“青岛市茂腔剧团”并加挂“胶州秧歌艺术团”的牌子。剧团现有演职人员56人,主要承担胶州茂腔、秧歌的传承和发展等任务,每年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400余场次。
胶州市文广新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很多地方把剧团等文艺团体推向市场的时候,胶州反其道而行之,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公益性,主动承担起更多的政府责任,从人、财、物各方面支持剧团发展。2005年,将剧团人员工资由财政差额拨付改为全额拨付。2007年开始,胶州财政每年为剧团拨款200多万元。2009年还为剧团购买了流动舞台车、演出客车。在职业学校专门成立茂腔艺术班,为剧团培养人才。政府还专门出台政策,奖励剧团创作优秀剧目。
在当下某些传统艺术被沦为“小众化”文艺时,茂腔剧团却绽放出令人惊喜的强大生命力,优秀作品连年不断。胶州秧歌《喜洋洋》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届中国农民文艺会演”,获得“金穗杯”最高奖项。此外,《西京》选段和《赵美蓉观灯》选段,被推荐参加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大赛,双双荣获 “中国戏曲红梅花”称号。2003年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6月,胶州秧歌、茂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市先后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秧歌之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