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4 09:21
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1935年1月28日凌晨5时,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参谋长刘伯承分别率领红三、红五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勋祺一部发起攻击,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将郭勋祺的阵地突破,夺得了青杠坡上银盘顶、寒棚坳等制高点。不料,因敌军援兵来袭,红军战士们寡不敌众,转眼间变成了川军的反攻。在此紧急关头,军委急令干部团支援红三、红五军团,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干部团团长陈赓和政委宋任穷临危受命,率领部下投入激烈的肉搏战中,缓和了对红军极为不利的局势,大批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得以从险境中逃脱出来。但由于敌人凭借有利地形拼死顽抗,双方的伤亡都较为惨重,2000余名红军将士献身于青杠坡战役中。此时,又得到情报,敌人强大的“围剿”兵团正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毛泽东果敢地下令撤出土城战役。战后红军放弃了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为西渡赤水,揭开了四渡赤水的伟大序幕。青杠坡战役以给川军郭勋祺部重创,是红军军事战略上化被动为主动,是红军军事战略上化被动为主动,最终转败为胜的分水岭。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根据敌情变化,决定撤离遵义,北上渡过长江,去与红四方面军回合。未曾料到,在习水县青杠坡与前来围堵的川军打了一场伤亡惨烈,但意义重大的战役。
青杠坡是大娄山的一条支脉,似“葫芦”型,山势陡峭,中间有一个约两平方公里的狭长坝子,是土城镇(今习水县土城镇)通往习水县城的交通要道,乃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下旬,得知红军到达土城的国民党四川军阀,也尾追红军至土城以东地区,并盘踞在青杠坡周围的山顶上,依着山势构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临时工事,企图在此围歼中央红军。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得此情报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土城战役,发出了“坚决打好这一仗,保卫党中央”的号召。军委打算集中优势兵力在青杠坡打一个漂亮仗,为一路被国民党军阀围追堵截,被迫实施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加油鼓劲,以达到振奋军心的目的。
红军进攻的目标,是青杠坡上的一座古庙永安寺。这里驻守着外号郭猫儿的川军郭勋祺率领的一个营。郭猫儿在四川话中,带有奸诈狡猾的含义。他率领的军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人数众多(1万余人),且郭勋祺本人还曾经是共产党人,与陈毅等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有过交往,对共产党的情况比较熟悉,指挥也较为有方,是川军中的“模范师”。
土城青杠坡之战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成败关系着全军的士气。在此紧急关头,朱德向毛泽东提出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的建议,毛泽东没有答应。着急的朱总司令帽子一甩,大声地说:“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足惜!”见毛泽东依旧坚持不同意,朱德态度软了下来,宽慰毛泽东到:“敌人是打不中朱德的,你放心吧!”由于敌情并非毛泽东最初断定的样子,林彪率领的部队突进赤水受挫的消息又传来,思量再三的毛泽东只好安排朱总司令奔赴前线。
1月28日凌晨5时,土城战役正式打响。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参谋长刘伯承分别率领红三、红五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勋祺一部发起攻击,大大鼓舞了广大红军战士的士气。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奋力拼杀将郭勋祺的阵地突破。郭勋祺的部队军心开始动摇,红军赢得了一时的战略主动,夺得了青杠坡上银盘顶、寒棚坳等制高点。不料,因敌军援兵来袭,红军战士们寡不敌众,又被敌人从制高点上逼退下来。川军抢占制高点后,步步向土城逼近,直逼红军军委指挥部的前沿。红军的总攻,转眼间变成了川军的反攻,指挥部的后方,即是滔滔的赤水河。这就意味着红军如果不能成功阻挡敌人的进攻,就会陷入背水作战的危险境地。在此紧急关头,军委急令干部团支援红三、红五军团,再次向敌人发起进攻。干部团团长陈赓和政委宋任穷临危受命,率领部下投入激烈的肉搏战中。
陈赓干部团的冲锋,缓和了对红军极为不利的局势,大批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将领得以从险境中逃脱出来。但由于敌人凭借有利地形拼死顽抗,双方的伤亡都较为惨重,2000余名红军将士献身于青杠坡战役中。
临近中午时分,敌人越打越多,越战越强。此时,又得到情报,敌人强大的“围剿”兵团正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毛泽东和他的部下这才意识到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战斗,如果继续打下去等到大批敌军援兵来袭,红军将置身于全军覆没的危险境地。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毛泽东,勇敢地承认并及时的修正了自身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果敢地下令撤出土城战役,从土城渡河西进,变被动为主动,保存实力另谋新的战机。
红军放弃了北渡长江的计划,改为西渡赤水,到云南的古蔺、叙永一带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由此,揭开了四渡赤水的伟大序幕。红军部队陆续开进云南之后,暂时脱离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危险境地。青杠坡战役以给川军郭勋祺部重创,但红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宣告结束。这场绝境逢生的战役尽管没有取得胜利,但却逼出了一渡赤水,出其不意地甩开了尾追之敌,是红军军事战略上化被动为主动,最终转败为胜的分水岭。
中国工农红军在青杠坡打响了四渡赤水战役的第一枪,拉开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军参战人数三万余人,伤亡三千多人,红一军团二师第五团政委赵云龙阵亡,红一军团二师第四团政委杨成武、第六团政委王集成、第十团团长姚喆、政委杨勇、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营长张震等相继负伤。从这个葫芦形山谷中,走出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邓小平;共和国三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刘少奇、杨尚昆;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五任国防部长:彭德怀、林彪、叶剑英、耿彪、张爱萍;七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以及陈云、董必武、林伯渠、胡耀邦等共和国元勋,528名共和国开国将军。
青杠坡战斗是力量对比上的以少胜多,武器装备上的以弱胜强,不利局势上的转危为安,是军事指挥艺术上的最高境界。青杠坡战斗,进一步提高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中的威望,加强了他在党和军队中的凝聚力、影响力;青杠坡战斗,丰富了我们党领导和指挥军事斗争的实践经验,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提供了实践基础;青杠坡战斗,使一大批党的优秀领导者、红军优秀指战员身经百战、茁壮成长,后来都成为红军长征胜利、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胜利的中坚力量。这一战斗,无论是对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进行的革命斗争,还是对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它所铸就的历史丰碑,都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不断夺取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不竭动力。
为了保护青杠坡战斗遗址,习水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在青杠坡战斗的主阵地官坟嘴兴建红军烈士纪念碑,建设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2000年重建了纪念碑,并完成了台阶、护栏等附属设施。2002年8月,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在青杠坡战斗中负伤并在战地医院永安寺疗过伤的张震上将题写了“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碑名。2006年习水县人民政府又投资800多万元对红军烈士陵园、红军烈士纪念碑、道路、停车场进行了修缮,修建了进入陵园的大型浮雕。2013年以来先后新建了红军缅怀广场、文化碑廊、红军烈士墓、《铁血忠魂》主题雕塑、厕所、步道、提水站以及景观绿化等。
与此同时,从2000年开始先后修建了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老馆和新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青杠坡红军战地医院陈列馆(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陈列馆)等建筑。经过35年的不懈努力,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馆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总投资已超过3亿元。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已成为“国防大学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精品景点,成为川、黔、渝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区,年接待游客逾百万人次,2011年列入贵州省省级红军烈士陵园和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4年经遵义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正科级的“习水县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管理所(四渡赤水纪念馆)”,负责青杠坡战斗遗址的管理保护工作。该地已成为“国防大学现地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革命建筑物保护单位,是贵州、重庆、四川甚至全国的长征文化教育的核心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