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7 00:47
青浦区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广场,原址设在青浦区城隍庙内,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青浦县博物馆。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青浦县改为青浦区,青浦县博物馆易名为青浦区博物馆。2004年12月,在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命名十八周年之际,青浦区博物馆迁址重建后的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解放初期,青浦县的文物及博物事业由青浦县文化馆管理。1958年10月1日,青浦县博物馆正式成立开馆。从此。青浦县有了专门的文物、博物机构。
1959年初,在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展出了青浦县的革命历史文物,作为博物馆的历史之部。
1960年,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指导下,开辟了自然之部,展出了青浦县自然、地理、物产的各种模型和标本。
改革开放以后,青浦县博物馆于1978年11月单独建制,并且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1980年,迁入青浦县城隍庙旧址办公。1982年,会同上海市文管会对重固福泉山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文物。
1984年,陈云同志为青浦县博物馆亲笔题写了馆名。1985年1月21日,青浦县博物馆隆重举行揭匾仪式,同时举办了福泉山出土文物展。
1986年,青浦县县博物馆拆除了原展览厅以及城隍庙后院的危房,新建了一座两层的仿古建筑,陈列厅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青浦县改为青浦区,青浦县博物馆易名为青浦区博物馆。
2004年12月,因为文物安全存放、充分展示的需要,青浦区博物馆迁址位于青浦区崧泽广场的新馆,并对外开放。
青浦区博物馆大楼建筑主体为五个相交的椭圆体,其外形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寓意整个青浦的地形风貌。大楼因五个椭圆而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中间部分为大堂,以8米高的大型石材浅浮雕《青龙赋》为主题背景,是为观众提供服务和休息的公共场地;东、南两翼是陈列区域,陈列面积3600平方米;西、北两翼共3600平方米,分别为办公、接待及临时展览区域。
青浦区博物馆大楼东、南两翼是青浦区博物馆的陈列区域。新馆打破了传统的文物陈列模式,以现代博物馆传播学的新理念为宗旨,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将文物陈列与场景复原、精美资料图片、多媒体辅助等手段相结合。
“申城水文化之魅”为东翼的展示主题,分上下两层。
该层共分“港湾遗韵”和“川流汇海”两大部分,以专题板块的形式,通过大量文物、史料、模型的展示和宋代青龙镇场景复原,真实反映了最早上海贸易港口青龙镇的繁华景象;简要叙述了明清青浦市镇经济和市井风情以及逐渐融汇于大上海的轨迹;通过介绍管道升、王昶、陈云等历代名人,反映了青浦自古以来人文鼎盛,人才辈出的状况。
该层共分“沧海桑田”、“水乡桥话”和“水乡人家”三大部分,以专题板块的形式,通过大量文物,史料和模型的展示,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详细介绍了上海水系变迁和青浦的历史沿革。多姿的桥文化和迷人的水乡风情,反映了申城悠远多彩的水乡文化。
“上海古文明之源”是南翼的展示主题,分上下两层。
该层共分“序言”、“六千年前的上海人”和“五千年前的上海人”三大部分,以崧泽文化为重点,通过复原最早上海人的生存环境、崧泽文化先民的生活场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出崧泽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二百余件,详细介绍了上海成陆过程。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上海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充分反映了上海的悠久历史。
该层共分“四千年前的上海人”、“三千年前的上海人”和“余韵曼衍”三大部分,以良渚文化为重点,通过复原福泉山、良渚文化祭祀和治玉场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出福泉山等遗址出土的玉、陶、石器等精美文物三百余件。
青浦区博物馆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还注意运用文物、方史资源,先后举办了“可爱的家乡”、“青浦人民抗日斗争史”、“青浦青年运动史”、“革命烈士生平事迹”、“香港回归展”、“澳门回归展”、“青浦辉煌五十年”等各种专题性的小型展览,宣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1995年被青浦县政府命名为“青浦县先进集体”。
1995-1997年,连续三年被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窗口单位”。
1997-1998年、1999-2000年、2001-2002年连续三个年度被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及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评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上海市农口系统先进单位”。
1990年,青浦县博物馆就被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3年,获得上海市文管会颁发的“上海市文博系统文物藏品管理奖”, 同年,在上海市文管会举办的“保护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宣传《文物保护法》的知识竞赛中,青浦区博物馆获得优胜奖。
全年开放
每天9:00-16:30
免费参观(特别展览除外)
沪青专线,上海体育馆四号线,沪朱专线,上朱线,沪青高速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