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更新时间:2024-07-05 22:37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Qi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又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始建于1951年,2000年11月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实行大学领导下的二级研究院管理体制。

历史沿革

1951年5月,青海省农业试验场成立。1953年3月,试验场改称为青海省农业综合试验站。1958年2月,与 青海省林业试验站合并,改名为青海省农林科学研究所。1960年5月,青海省农林科学研究所扩建为青海省农林科学院。1980年7月,经青海省政府批准,由县级建制升格为厅(局)级建制。

2000年11月,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试行大学领导下的二级研究院管理体制,为副厅级建制,省教育厅主管,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局协管。继续保留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牌子,原机构设置保持不变,人员编制转为大学科研事业编制,事业经费预算由省财政核定基数戴帽下达。

2002年12月17日,青海省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青海大学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青编委〔2002〕94号),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下设行政职能部门4个,科研机构8个。重新核定定额补助事业编制291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20名。

2018年2月,被确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9年4月,农科院共有在职职工213人,离退休人员214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2人,硕士以上人员占比达57%,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达58%。

共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获批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4人获批青海省自然学科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并有青海省优秀专家4人,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5人,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团队2个。

柔性引进“昆仑学者”2人,并有教学科研团队23个,国家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4人,青海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4人。

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杜德志、王舰、迟德钊、张登山、马晓岗、刘玉皎。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获得者(1人):杜德志。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杜德志。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肖麓。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刘玉皎。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王舰、刘玉皎。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4月,农科院设有8个专业研究所,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个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4个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岗位、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研究开发中心、4项服务资质。

专业研究所(8个):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含旱地农业)、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藏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所。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青藏高原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西宁)分中心、国家春油菜改良分中心、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高原油菜马铃薯良种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7个):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西宁综合试验站、农业部西宁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西宁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青海科学观测实验站。

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马铃薯育种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青海高原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

设施设备

截至2017年2月,农科院建筑面积1.59万m2,院内试验基地620亩,实验室面积2200平方米。

拥有高速冷冻离心机、全自动凯式定氮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凯氏定氮分析仪、面筋测定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超临界CO2萃取仪、电穿孔电融合仪、凝胶电泳成像分析系统、基因枪荧光显微镜、荧光定量PCR仪、快速微型糊化粘度仪、蛋白质液相层析系统、纯水仪、恒温式土壤团粒分析仪、索氏提取、核磁共振、凝胶电泳成像分析系统、近红外分析仪等各类仪器设备710余台(套),价值约2100万元。

种质资源

截至2018年4月,农科院建有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总建筑面积1811.5m2,库区面积574m2。最大存放容量90万份,保存种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库体设计按可抗8级地震兼其它综合防灾功能设防,并设计有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辅助功能设施,其中A库:库温-18℃±2℃,相对湿度≤50%;B库:库温-4℃±2℃,相对湿度≤50%;C库:库温10℃-15℃,相对湿度≤50%,缓冲区40平方米,使青海复份库资源的保存方式和保存条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相一致。

截至2014年底,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保存了包括粮食、油料、纤维、糖料、蔬菜、牧草、绿肥、烟草和近缘野生种材料等220种作物,分属735种(亚种),共42.35万份种质资源。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4月,农科院累计取得科研成果633项,获国家、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励16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海省重大科技贡献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际合作奖1项。

春油菜、马铃薯、青稞、蚕豆等高原特色农作物先后育成品种120余个;同时开展了马铃薯种薯脱毒、水肥一体化、农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林木遗传育种、寒旱区生态保护等技术研究和攻关。

学术期刊

青海农林科技》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学会和青海省林学会共同主办的以农林业科学为主的连续性的综合性刊物,本刊创刊时间是1971年秋,原刊名为《农林科学试验》,1979年更名为《青海农林科技》,1992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1028/S,国际刊号ISSN1004-9967。

1995年《青海农林科技》获首届青海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2年荣获中国农学会、中国期刊协会农业期刊分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2003年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并再次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2006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农业期刊金犁奖。

1998年9月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9年《青海农林科技》改版增栏,充实内容,彩色印刷并加入中国期刊网。2000年获得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证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产品《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证书。2004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一直被《中国农业文摘》、《中国林业文摘》各分科收录。

人才培养

作物学一级学科是青海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包含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二级学科。

作物遗传育种:2003年教育部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开始招生,2011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生。截至2015年3月,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名,导师团队80余人。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06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07年开始招生;2011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生。截至2015年3月,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

农业资源与环境:2018年批准为硕士学位一级科学授权点,2019年开始招生。

文化传统

农科院精神:艰苦朴实无私奉献勇于进取科学严谨

艰苦朴实——艰苦朴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党沿袭至今的优良传统。要求职工立足本职工作,传承几代农科人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同甘共苦,以良好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

无私奉献——农业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农业、农村和农民,科研工作要依靠老百姓的农业实践来检验科研成果,所以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进千万家”的精神发扬光大,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勇于进取——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在数十年科研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和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上,攻坚克难,力争在全院科技创新基地(实验室)建设和科技创新手段、能力提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科学严谨——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要严谨求实而不墨守成规,以一颗敏锐与执着的心,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在科学前沿不懈探索,不断创新。

现任领导

常务副院长、副书记:金萍

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李培光

副院长:杜德志、王舰、迟德钊、刘玉皎

学术委员会主任:杜德志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登山、金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