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峡

更新时间:2023-08-30 20:57

《青阳峡》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作品。全诗三段,第一段从峡行叙起。第二段记青阳峡景。第三段自陇坂说到青阳,乃借众山以形其突兀。

作品原文

青阳峡

塞外苦厌山,南行道弥恶。

冈峦相经亘,云水气参错。

林迥硖角来,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奋怒向我落。

仰看日车侧,俯恐坤轴弱。

魑魅啸有风,霜霰浩漠漠。

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

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廓。

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莫。

点评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分三段,首段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第一段从峡行叙起。经亘,山叠难行。参错,水迷难度。所谓道弥恶也。

第二段记青阳峡景。硖角,从旁横射者。壁面,当前劈峙者。奋怒,崩石危险也。碍日车,石势耸欹。陷地轴,石形重大。魑魅啸,石傍阴惨。霜霰多,石上凝寒也。

第三段自陇坂说到青阳,乃借众山以形其突兀。陇坂之上,西见吴岳,东压莲峰,北掩崆峒,已极宇宙大观。若欲侔此壮观,意谓寥廓之地隐伏难见矣。今到青阳,其突兀之状犹若逐人而来,始叹冥漠之境不可穷尽也。旧注以壮观指青峡,突兀指巨石,未合诗意。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

谓前险已尽,至此,依然相随来也(“突兀”句下)。

《唐诗归》:

钟云:“来”字是峡中真景(“林迥”句下)。钟云:“弱”字形容危险,妙绝(“俯恐”句下)!钟云:“趁人”二字形其急也,身历始知(“突兀”句下)。

杜臆》:

“林迥峡角来”、石“怒向我落”,一经公笔,顽石俱活。“魑魅啸有风”,险语怕人,

唐宋诗醇》:

力凿隘艰。彼地山川,非此不称。后人刻意摹之,过于险怪,非杜之过也。

唐诗别裁》:

借他山以形其突兀(“昨忆”二句下)。

杜诗镜铨》:

写景奇壮。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