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08
虎纹蛙,是无尾目叉舌蛙科虎纹蛙属的两栖类动物,俗名田鸡、水鸡、青鸡、虾蟆。虎纹蛙雌雄蛙体大小不一,一般雌蛙体长大于雄蛙体。背部有长短不一且不规则的肤棱,间散有小疣粒。虎纹蛙背面皮肤粗糙,呈黄绿色或灰棕色,散布不规则的深绿褐色斑纹,四肢具有明显的横纹,形似虎纹,故得名”。
雄蛙体长66–98毫米,雌蛙体长87–121毫米,体重可达250克左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端钝尖,吻部长度约为眼径的1.5至2倍;吻棱钝,颊部向外倾斜,鼻孔略近吻端或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大于眼间距而小于上眼睑宽。鼓膜明显,约为眼径的3/4,上颌齿锐利犁骨齿(两栖类口腔腭部的犁骨上着生的小齿)极强,自内鼻孔内侧前缘向中线集中,后端不相遇,舌后端缺刻深,下颌前侧方有两个骨质齿状突,恰与上颌的两个凹陷相吻合。
前肢短指短,第一、第三指几乎等长,第四指短于第一、第三指而长于第二指。指端钝尖,第二、第三指指侧具缘膜,关节下瘤明显指间无蹼,内掌突略显,无外掌突。后肢较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左、右跟部相遇,少数略重叠,胫长不及体长之半,有内跗褶趾。末端钝尖,关节下瘤小趾间全蹼,第一、第五趾游离侧缘膜发达,外侧蹠间蹼达蹠基部内蹠突窄长,具游离刃,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粗糙,无背侧褶背部有长短不一、分布不很规则的纵行肤棱,多者可达10多行上眼睑也有肤棱,顺眼睑作弧形排列肤棱间及体侧散有小疣粒胫部疣粒常排成纵行,跗外侧及蹠底部有细颗粒颞褶明显头侧、口缘及腹面的皮肤光滑。
蛙体背面粗糙,背部有长短不一、多断续排列成纵行的肤棱,其间散有小疣粒,胫部纵行肤棱明显;头侧、手、足背面和体腹面光滑。背面多为黄绿色或灰棕色,散有不规则的深绿褐色斑纹;四肢横纹明显;体和四肢腹面肉色,咽、胸部有棕色斑,胸后和腹部略带浅蓝色,呈现有斑或无斑现象。
雄蛙前肢粗壮,第一指内侧有肥厚的灰色婚垫,垫上密布细小的颗粒,具一对咽侧下外声囊,声囊内壁黑色有雄性线。少数成体存在变异情况,蛙体背脊中线有一条浅色纵行脊纹。
卵粒连成小片状,漂浮于水面,每片有卵十余粒至数十粒。卵径1.8毫米左右,动物极深棕色或灰棕色,植物极乳白色卵外包以3层胶膜。
第30-32期蝌蚪全长平均44.8毫米,头体长15.0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98.7%,头体较宽扁。生活时,头体背绿褐色杂有黑色小点,眼下及口角两侧有金黄色的斑点,尾肌及上尾鳍有细黑斑腹面灰白色。一个后肢长2毫米者,头体长13毫米,尾长26毫米,尾长约为头体长之两倍尾肌发达,鳍褶较高,尾末端细尖。吻钝圆鼻孔略近于眼,眼大,位于头背侧出水管开口于体左侧肛管开口于尾基腹面右侧口位于吻腹面。结构较为特殊:口之周围有波浪状的唇乳突,下唇的比上唇的明显唇齿每行由两列小齿组成,唇齿式(两栖纲无尾目蝌蚪唇齿的行数及排列方式的表达式)为Ⅱ:2+2/3+3:Ⅱ或Ⅱ:3+3/4+4:Ⅱ。角质颌极发达,上颌中央有一锯齿状的尖锐突起,恰与下颌中央的凹陷相吻合,下颌两侧内上方各有一个角质锥状突起。一个前肢刚伸出的变态期蝌蚪,头体长20毫米,尾长3毫米唇齿和角质颌均已脱落,唇乳突尚存。一个刚完成变态的幼蛙,体长23毫米,已出现成体的主要特征。
蝌蚪口腔顶部结构:鼻前场中部有一具色素的角质突起,无鼻前嵴内鼻孔横置略斜,其前壁缘上各有鼻前乳突2枚,后壁缘上各有鼻瓣突2枚,弱小。鼻后场中央有1扁平乳突场,前部两侧各有1枚粗长乳突,伸向前中部中嵴呈三角形,边缘是细小疱粒侧嵴乳突细长口腔顶场“U”形,无顶场乳突,有分散稀疏的小疱粒,场后侧嵴长,疱粒排列稀疏顶侧无乳突。腺体带宽厚,其宽约为20个窝宽背腭帆连续,有密集的腺窝,有中缺刻。
蝌蚪口腔底部结构:舌前乳突3对,呈锥状无舌前嵴舌原基圆形,其后部有舌乳突2枚无口腔底场嵴口腔底场两侧各有短小乳突7-8枚场内布满小疱粒口腔囊横置,向后弯曲,囊前有小疱粒,腹腭帆窄厚,连续,略成波浪状,具中缺刻,后缘无突起,有骨针支持。口腔底场后端和腹腭帆有分泌窝左、右鳃篮斜置,宽远大于长,每侧篮内各有3个鳃室,中室的长度约为底场长度的2/5。
虎纹蛙主要生活在海拔20–1120m的山区、平原、丘陵地带有水的地方,稻田、沟渠、池塘、水库、沼泽地等都是虎纹蛙的宜居之地。虎纹蛙蛙穴深约30厘米,在黄昏后几个小时内活动最为频繁,尤其是阵雨的傍晚更加兴奋。虎纹蛙未经人工驯化,野性强,怕干扰,一受惊吓乱跑乱跳。在人们围观时不摄食,在喧闹的环境下不抱对、不产卵、不射精。
虎纹蛙原产于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地。在中国栖息繁衍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最北可达江苏盐城一带,包括河南(固始、商城、桐柏、罗山、新县大别山)、陕西(岚皋大巴山)、安徽(宿松、宣城、青阳、宁国、九华山以及淮河以南各地)、江苏(盐城、南京、苏州、溧阳、江都)、上海、浙江(温州、杭州、宁波、龙泉、缙云、天台、金华、镇海、临安、余杭、奉化、温岭、洞头岛)、江西(九江、萍乡、广丰、铅山、全南九连山)、湖南(长沙、衡山、宜章、岳阳、浏阳、宁乡、大庸、沅陵、城步、新宁、炎陵、江永、平江)、福建(永泰、诏安、厦门、南靖、莆田、福州、南平、顺昌、邵武、武夷山、长汀、沙县、福鼎、漳州)等地。
虎纹蛙为肉食性动物,蝌蚪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幼蛙、成蛙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摄食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甚至幼小的鸟类和哺乳类,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主。虎纹蛙食量大,一次摄食可达体重的十分之一以上。虎纹蛙的食量随季节变化而改变,一般 6- 9 月水温在 20~30℃时,食量最大,生长最快,水温低时,摄食量逐渐减少,水温超过 30℃以上时,食量也逐渐减少。虎纹蛙有很强的耐饥饿能力,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相当长时间不至于饿死,但会停止生长。
在获取食物方面,虎纹蛙与其他种类的蛙不同,成年虎纹蛙不仅能捕捉像蝗虫、蝶蛾等活动的动物为食,而且它能够直接发现和摄食静止的食物。不过,它对摄食静止的食物是有选择性的,对那些有泥腥味的食物它比较偏爱,如蚯蚓、螺肉、鱼肉等。
虎纹蛙是变温动物,体表温度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在自然条件下,虎纹蛙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0~30℃。水温上升至35℃以上时,易引起死亡。冬季温度降至15℃以下时则不摄食进入冬眠。翌年春天气温上升到 16℃左右时才苏醒结束冬眠。冬眠地点温度在8~10℃。
湿度是虎纹蛙生存、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蝌蚪离不开水,幼蛙和成蛙的皮肤没有保护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很小,作为蛙的呼吸辅助器官的皮肤,仅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护体表的湿度是不够的,因此虎纹蛙常在水中生活,使皮肤保持湿润。
虎纹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平时喜欢在向阳、有阴的草丛中栖息。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虎纹蛙性成熟较快,一般雌蛙体长 8cm左右。体重 60g 左右已达性成熟,雄蛙体重40~50g 即达性成熟。虎纹蛙生长速度较快,在生态环境比较适宜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四个月左右可成长为成体蛙。从卵到变态成蛙,需要一个月左右,之后再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成长,虎纹蛙的平均个体就可达到100克以上,大者可达150克。
在自然条件下,虎纹蛙的繁殖与气候、温度有密切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繁殖期在4- 9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连续多日,虎纹蛙就会开始自然抱对产卵。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虎纹蛙一般不抱对、不产卵。虎纹蛙的产卵量一般与雌蛙的年龄、个体大小,营养丰歉均有直接关系。正常情况下,个体大产卵量多,但虎纹蛙的怀卵量与产卵量比牛蛙、美国青蛙少,通常 150g左右雌蛙一次产2000~2500粒;200g左右的雌蛙产2500~3000粒。
供水条件
水是虎纹蛙的主要生活环境,水源、水质、水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虎纹蛙的生存、生长、繁衍以及生产效果。虎纹蛙的卵在水中孵化,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因此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不得低于3mg/ L。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直接从空气中得到氧气,但其皮肤仍有辅助的呼吸作用。水中的溶氧量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冬眠时,主要靠皮肤在水中的呼吸作用,所以溶氧量要求也不得低于3mg/L。水域pH以中性或偏微碱性为宜,即pH为7~8。虎纹蛙对盐度的忍耐性很差,一般盐度不高于2%,水源以江、河、湖、库、塘最为理想。
饲料条件
饲料是养殖生产的物质基础,饲料要充足,供应要方便,营养要全面。虎纹蛙是喜食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养蛙场必须具备提供动物性饲料的条件及来源,如城镇肉类或食品加工厂附近,或有活饵料培育基地,或有人工配合饲料供应较为便利的地方。
环境条件
虎纹蛙喜欢在温暖、潮湿、安静的环境中生活,蛙场应选择平坦开阔的荒滩、洼地上,东西方向稍向东南倾斜,这种方向光照条件好,易构成冬暖夏凉的环境,有利于虎纹蛙的生殖生长。凡靠近工厂、铁路等声音嘈杂、震动严重、人群活动频繁的地方不宜选建蛙场。
土质条件
建蛙场以粘质土壤为宜,以利保水、空气流通和有机物分解快。
其他条件
蛙场需要经常排灌、增氧、饲料加工及照明,因此必须建在电力供应有保障的地方。此外,还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不仅方便饲料和产品运转及销售,还方便加强日常管理。
蛙池可一池多用,长方形,一条边长为3米为宜,面积10-60平方米(产卵池面积宜小些),池高度1米,用水泥空心砖切成,池壁的内底边高出池底25-30厘米,宽20-25厘米,形似田埂。池底一端略高10-15厘米,形成坡度,用尼龙薄膜铺好,保持最大水深15-30厘米。蛙池为平面布置,两边池,中间路,蛙池外搭建大棚,用于越冬保温和避暑降温。蛙池安装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行水位调控,确保水位按需调控,管口用20-30目聚乙烯网封住。
种蛙的选择
选择体表光滑、皮肤富有黏液、生长快、活力强、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为种蛙。雌种蛙要腹部膨大,柔软并富有弹性;雄种蛙要咽喉部黑斑明显、婚姻垫发达。
虎纹蛙性成熟较快,一般雌蛙体长8cm左右、体重60g左右已达性成熟,雄蛙体重40- 50g 即达性成熟。但人工繁殖雌蛙最好选择2-4龄、体重150-200g,雄蛙2-3龄、体重120-180g作为种蛙。
雄蛙咽侧腹面有一对外声囊,雌蛙没有,是鉴别雄雌蛙最明显的标志。生殖季节雄蛙第一指基部有肿大而明显的婚垫,雌蛙没有,此二特征可以鉴别雌雄种蛙。配比:要视产卵群体的大小,通常池小产卵蛙群体小,雌、雄配比以1∶1为宜, 群体较大时则雌雄配比为1.5-2∶1。因群体小雄蛙少难于抱对产卵,而群体大雌蛙不可能在同一时期内产卵,而雄蛙排精后在,较短时间内又可产生大量精子,所以适量减少雄蛙比例并不影响抱对产卵、排精及正常的受精率,同时又可减少雄蛙为争夺雌蛙而影响正常抱对。
种蛙培育
种蛙池在投入使用10-15天宜清污消毒除害处理,放养密度为20-30只/平方米。种蛙池经常换注新水,调节池中水位,适量投放生石灰等药物,保持适宜水质。
种蛙雌雄分开投入培育池,经2-3天适应后开始摄食,坚持“四定”原则投放膨化颗粒饲料,日投量为种蛙体重的5-10%,每天1-2次。产卵前15天搭配鲜活饲料喂养,蚯蚓、黄粉虫、鱼块等鲜活饲料占日投量40-50%,并搭配适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以提高体质与产卵率、孵化率。
产卵孵化
4月中旬左右,待水温稳定在23℃左右,产卵池提前用高锰酸钾消毒,3-5天后,用60目网过滤进水,调节好水质,保持水位20-25厘米,布入经消毒的石松草束或棕片为卵巢。16:00-17:00将性成熟较好的种蛙放入池中,雌雄比1:1,放养密度为0.5只/平方米,一般在第2天4:00-10:00产卵。翌日10小时左右将种蛙与卵块分离,避免受精卵损失。
池内受精卵密度为4000-7000粒/平方米,采用微流水孵化方式或静水孵化,防止阳光直射和暴雨冲刷,一般在2-3天内孵出,孵化率为90%左右。
蝌蚪培育
培育池在刚孵化或投入蝌蚪10天前停止换水,泼洒适量发过酵的尿液等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蝌蚪放养密度前期为800尾/平方米,中期400尾/平方米,后期150尾/平方米。刚孵化出蝌蚪一般在3-4天后开始吃饲,开始时投喂全价粉料,用量为蝌蚪体重的5-8%,早、中、晚各1次。水温稳定在23-30℃时,25天左右蝌蚪接近变态,此时在池中移植少量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控制在1/3左右。当长出后肢,尾部被吸收萎缩时,投饲量要根据吃饲情况逐步减少至蝌蚪体重的1-3%。
蝌蚪培育期间,一般10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加进新水10厘米,保持水深25-30厘米。15-20天用强氯精或生石灰全池泼酒预防,并定期在饲料中掺杂中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配套预防。蝌蚪要进行定期大小分级,稀疏密度,分池饲养。蝌蚪培育期一般需要1-2次分级,20-40天培育。
幼蛙及成蛙养殖
规格4-5克/只的幼蛙放养密度80-120只/平方米,新换养殖池在投放前要做好池塘消毒除害和幼蛙体表消毒工作。养殖期间,投专用蛙类颗料饲料,投饲量占蛙体重的4%-6%,每天早、中、晚各1次,并搭配适量鲜活饲料、维生素与微量元素。随着个体生长,全价颗粒饲料逐步加大直径,规格达到50克/只左右,改为早晚各一次。
每天早、晚二次巡池,观察池内水温状况,如水温高于 30℃应立即采用换水降温的措施。幼蛙特别喜欢在浅水滩边的草丛中活动,又喜欢潮湿,因此应经常在池边陆地草丛中浇一些水,保持幼蛙活动区的湿度。幼蛙主要用肺呼吸,对水体溶氧量的要求不如蝌蚪那么严格,但幼蛙食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物多,水质极易恶化,需要及时清除粪便与残料,保持水质清新稳定,做好防病害防逃管理,同时在高温季节做好降温防暑。一般每2-3天加灌注新水10-15厘米,每星期清除粪便3-4次,及时清除残料。高温季节,每15天左右用强氯精或生石灰全池泼酒,在饲料中加大蒜等中草药预防。
虎蚊蛙有大蛙吃小蛙的恶习,应严格按大小不同分级放养。幼蛙一般可分为三级饲养,即刚变态5g左右为一级,饲养至10~15g为二级,16~20g为三级,最后个体达30~50g后转入成蛙池饲养。一般从幼蛙到100克商品蛙需要2个月左右饲养,一批次产量1200-1600千克/667平方米。
越冬池建设
越冬池外采用保温塑料薄膜大棚,棚内建设越冬池,池四周与底盖均用隔热泡沫板铺盖,高度0.8-1.0米,面积为5-30平方米,保持池水深10-15厘米。用锅炉等设备加热池水与室温,稳定水温20-25℃。
越冬放养与管理
越冬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消毒除害和蛙体表消毒,放养密度一般为50-100只/平方米。越冬期间午后3小时左右投饲1次,投料量随温度的升高以及蛙的生长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日投饲量为蛙体重的2%-3%。平时要经常巡查越冬池,严防敌害的侵袭,做好消毒预防,定期更换池水,清除粪便、残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水质清新。
虎纹蛙病害防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中西药结合原则。首先,对池水定期更换与消毒;其次,适时在饲料中搀杂中药预防,添加维生素与微量营养元素,保持营养平衡。再次,加强巡逻检查,杜绝病原体入侵,并能及时发现,消除隐患。虎纹蛙常见病及防治方法如下。
红腿病
病原与症状:病原主要是乙酸钙不动杆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幼蛙、成蛙都能得此病。病蛙精神不振,活动迟钝,停止摄食,后腿和趾都充血并出现浮肿感,前肢充血,体表腹面及颌下皮肤出现红色斑点,严重时全部肌肉呈红色以致溃烂,还可感染舌、口腔、肝脾、肾、肠等组织,使其坏死出血,临死前病蛙常出现呕吐和拉血便等现象。
预防:类蛙池在放蛙、放蝌蚪前一定要用生石灰、漂白粉、塘立清等药物清池消毒;防止养殖密度过大,放养量一定要适宜;保持水质清新,蛙池要勤换水;在放养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蛙体受伤,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第7~10天用1mg/kg的漂白粉液全池泼洒一遍;经常用10mg/kg漂白粉液洗刷饲料台,或阳光曝晒2天。
治疗:及时隔离,将病蛙捞出放入40万单位青霉素溶液的生理盐水中药浴5分钟,每天2次,连续3天;内服增效磺胺,体重50g以下的幼蛙每天每只1/4片,体重50~100g1/2 片,100g以上1片,拌饵连喂6天,第1天药量加倍。
烂鳃病
病原与症状:病原体为屈挠菌。蝌蚪患病后鳃丝发白、腐烂,造成蝌蚪呼吸困难,游动迟缓,浮于水面,严重时成批死亡。
预防:蝌蚪池使用前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塘立清彻底清池消毒。
治疗:用20mL/kg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用1mL/kg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饲料中加入5%蛙康,每天投喂2次,连续3天;100kg饲料中加入50g土霉素,每天投喂2次,连续3天。
肠胃炎
病原与症状:病原体为气单胞菌或双链球菌。蝌蚪、幼蛙、成蛙均能发生此病。主要原因是蛙池池水污染, 蛙摄食了腐败变质的食物。蝌蚪主要是摄食过多不易消化的饲料而得病。幼、成蛙发病率高。此病多发在春夏和夏秋之交,死亡率较高。发病初期病蛙焦躁不安,东爬西窜,有时在水中打转,离群独游,继而瘫软无力, 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消化道充血,腹部膨大并有红斑,肛门红肿外突。
预防:在放养蝌蚪、幼蛙、成蛙前,对各养殖池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塘立清等彻底清池消毒。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每隔10~15天交替使用生石灰 (10~15mL/kg) 和漂白粉 (2~3mL/kg) 进行池水消毒和调节pH。也可用2mg/kg五倍子全池遍洒。在发病季节添喂2%蛙康或2%穿心莲的药饵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可用促胃散或酵母片,每只蛙每次半片,日服2次,每3天为一疗程;用20%磺胺脒溶液浸泡病蛙24小时也有较好疗效;每只病蛙注射1万~2万国际单位的链霉素,每天一次,连续2天。
白内障
主要症状:常年可见,夏季易暴发,幼蛙发生较多,主要症状:病蛙双眼有一层白膜,呈“白内障”状,解剖可见肝呈紫黑或紫红肿大,胆汁呈淡绿色。病因主要为水质污染,营养不平衡,细菌感染所致。
治疗方法:改良水质,0.5×10-6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在每千克饲料中拌入40000IU庆大霉素,并在平时经常在饲料中添加鱼肝油或维生素E等。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4年)——无危(LC)。
列入中国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1989年,列为《中国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同时也是唯一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蛙类。
1996年,列入《中国红皮书》。
1997年,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濒危等级。
2003年,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中。
2004年,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物种等级。
2015年5月20日,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濒危(EN)。
2021年12月,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三批《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虎纹蛙是食用蛙类中的精品, 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 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葡萄糖、肝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其肉质洁白细嫩, 味道鲜美。
虎纹蛙皮质坚厚, 柔软光滑, 富有弹性, 花纹绚丽多彩, 可作为上等皮革的原料, 制成皮鞋、皮包、手套、弹性领带等。蛙皮还可提炼皮胶, 用来作珠宝、钻石等优质黏胶。去皮除肉后的剩余部分, 并可加工成为优质的动物性饲料。
虎纹蛙主要以农业害虫为食, 很少捕食益虫, 是农作物的天然“植保员”, 是保护庄稼免受昆虫危害的优秀“卫士”。